习近平改革思想的安徽实践经验启示

2018-12-10 11:00杨根乔
江淮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经验启示习近平

杨根乔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安徽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定位和发展实际,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全面推动各领域的改革落实,迈出了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坚实步伐。安徽改革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进新时代安徽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探寻改革的内在规律,遵循改革的科学方法,凝聚改革的不竭力量,激发改革的动力活力。

关键词: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安徽改革;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8)05-0021-007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呼声和人民期望,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挑战、新起点、新任务、新问题,深刻阐释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形成了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自身定位和发展实际,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改革。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明确提出“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的目标和“五个扎实”的工作任务,进一步为安徽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安徽坚持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目标,制定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迈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坚实步伐。当前,安徽全面深化改革在多领域取得突破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主要指标增速和质量效益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同时在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关于改革发展的丰富认识,积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经验,向党中央和总书记交上了一份精彩的“安徽答卷”。

一、必须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安徽改革的实践表明,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坚定正确的改革方向,始终做到三个“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

高举旗帜把握总目标,明确改革方向引领。站在新时代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作为改革的根本遵循,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在胜利完成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对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确立了“一建设、三同步”的目标思路和阶段性安排,即“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和2020、2035、2050“三个同步”,提出了“5375”发展要略,绘制了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宏伟蓝图。面对新的战略目标,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把质量变革作为主体任务,把效率变革作为主线贯穿,把动力变革作为基础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斷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政治立场,凝聚改革方向共识。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立场,必然要求我们党做到人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必须凝聚人民共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让全党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这是改革必须坚持的政治立场,也是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要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加期待,对实现公平正义有更高追求,对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更加强烈。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立足这个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安徽发展阶段性特征,把握改革方向,站稳人民立场,把准改革脉搏,开好改革“药方”,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创新体制机制,补齐发展短板,最大限度地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与合力。

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强化改革方向保证。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必须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毫不动摇地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安徽改革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在各项工作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在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省委专门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同时,聚焦扎实学习和贯彻党章,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创新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教育、警示教育、“三查三问”,到按照“六破六立”的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五个纯粹”;从旗帜鲜明讲政治补“钙”铸“魂”强根基,到选贤用能正导向大抓基层固堡垒;从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到健全纪律的约束体系;从推进巡视强震慑权力监督全覆盖,到立正树牢政绩观深耕细作“责任田”,一条条敢于动真碰硬的举措陆续推出,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规范、政治文化积极健康、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为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必须探寻改革的内在规律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改革措施的配套性和协同性,不断探寻改革的内在规律。这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2]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要在系统总结安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揭示影响改革发展走向、改革方式方法选择、决定改革成效的那些关键因素以及它们之间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从而确保改革沿着正确道路不断推进,有效降低改革风险和成本,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成功。

抓住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改革攻坚,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重点要破字当头、迎难而上,牵住“牛鼻子”,有的放矢,在关键点上集中发力。这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统筹兼顾,又善于抓住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要把握改革攻坚主要领域,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抓住主要环节,达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抓好重大关键性基础性改革,唱好国家级改革试点重头戏,推动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更高起点推进改革,用更高标准抓好试点;聚焦构建发展新体制,打好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战,在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放管服”改革、农业农村改革、国资国企改革、财税金融改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3];注重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找突破口,突出抓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科学调整深层利益格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打好推进改革落实组合拳,着力完善改革落实机制,认真执行改革任务落实“三察三单”制度,确保改革目标落地见效。这些都为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有力支点,起到重要牵引和推动作用。

重视改革过程的科学化。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走过的改革之路,我们看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和强大动力。但并不是进行了改革就一定能取得应有的发展成效,只有科学的改革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是新一轮改革的特点。适应新一轮改革的特点和要求,在理论上要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实践中要坚持科学改革,通过科学的运筹,采用科学的方法实施改革。首先,要依法实施改革。改革作为重大的社会活动,与各项建设一样,必须纳入法治轨道进行,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为扎实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结合安徽实际,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高改革方案质量推进改革举措落地的意见》,建立健全提高改革方案质量工作机制和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强化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保障,规范改革的权限,防止有的改革不经集体研究、不经国家权力機关决定、按照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意志随意运作。其次,要配套实施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准确把握各项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统筹考虑涉及改革的条件和因素,加强政策举措之间的配套衔接,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集成能力。[4]

减少改革的社会成本。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成本。科学改革所追求的,不仅是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而且要努力减少改革的社会成本,使改革和发展少走弯路、长路和颠簸的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改革的实践表明,我们尽可能用小的代价,突破了利益格局的束缚,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以改革担当回答时代之问,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仍须努力用小的代价完成艰巨的改革任务。要严格方案制定程序,做实做细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论证评估、审核把关等关键环节,使改革方案符合改革目标;要坚持解决问题的改革导向,克服改革形式主义问题,避免改革空转,防止一些改革成为不负社会发展责任和没有社会进步意义的折腾;要善于继承以往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过去改革中形成的一些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有效制度、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防止那些体现一般规律的好的制度、做法和经验随着人员的更替被丢弃。

三、必须遵循改革的科学方法

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在创新创造中遵循科学方法,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

破立并举,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敢于“破”,更要善于“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与“立”互为前提和条件,统一于安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为渡过攻坚期、涉过深水区提供精神力量;必须实事求是,改革的目标、进度、方法等,都不能一厢情愿、脱离安徽实际,都要科学筹划、循序渐进。经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变革,安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改革征途上,既有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障碍,又有积存多年的体制机制弊端,还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固化藩篱与制约安徽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的重要指示,打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更要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好,更加尊重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更加讲究战略战术,降低改革成本,努力使改革综合效益最大化。一是思想要再解放,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指导安徽改革实践,强化“大改革大发展,小改革小发展,不改革难发展”的观念,在思想大解放中闯出改革新路子;二是改革要再攻坚,抓好全局性、标志性、引领性改革,在农村改革上走在前列,在综合医改上打造更多亮点,在推行“林长制”上创造有益经验,在全面从严治党上一把手抓巡视整改,擦亮安徽改革品牌;三是开放要再深化,深度融入国家“三大战略”,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点面结合,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一。改革是一场深刻全面的革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紧密联系,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甚至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改革任务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只有统筹兼顾,从全局上谋划,从整体上推进,从更高层次上协调和督促落实,改革才能攻坚克难。改革要整体推进,但不是齐头并进,而是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领域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对全面深化改革起着牵引和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创改”、农村综合改革、“3+2”清单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一批重要改革率先取得突破;综合医改、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生态补偿机制、河长制、林长制填补了制度空白;纪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十届省委实现巡视全覆盖、积极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而形成各领域改革协同发力、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5]

上下互动,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统一。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是辩证统一、互相促进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统筹设计,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仍然需要使用的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6]摸规律、获真知是顶层设计的认识前提,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提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良性互动,辩证统一,不可偏废,不可替代。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摸路探路,也要望路测路,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7]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定位和发展实际,把十九大确定的宏伟蓝图和目标任务转化为做好安徽工作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制定和完善《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一大目标和五大发展任务。同时,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主体框架要求,突出抓好新型城镇化、司法体制等16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在行政体制、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商事制度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8],坚持在基层一线大胆探索、取得经验,形成共识,通过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看得很准了再推开,避免出现无法弥补的颠覆性失误。

动静相宜,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方能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积极推进,社会稳定才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之所以能够有序推进改革、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高度重视促进社会和谐,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当前,安徽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新型工业大省地位初步确立,创新水平得到新提升,徽风皖韵文化魅力更加彰显,绿水青山优势进一步巩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9]应立足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坚定自觉地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努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全省经濟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智勇兼备,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统一。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是全面深化改革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胆子要大,说的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有开拓前进的胆量和勇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看准了的事情就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同时,又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相结合,就是既要有排险闯关、突破自我、敢为人先的胆识,又要有把握规律、循序渐进、锲而不舍的智慧。把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统一起来,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安徽推进改革始终遵循的重要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在改革实践中,无论是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巩固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成果,还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始终遵循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辩证统一,基层探索可以大胆,顶层设计必须谨慎;重点突破胆子要大,整体推进步子要稳;看准了的事胆子要大,具体操作步子要稳,切实做到改革攻坚,蹄疾步稳勇争先。[10]

四、必须凝聚改革的不竭力量

改革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凝聚改革的不竭力量。

坚守改革初心,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坚守改革初心,牢记改革“为了谁”,是改革从哪里出发、改什么以及怎么改的根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因此,坚守改革初心,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中不迷失、不偏航、不走样;围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确保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通过改革发展造福人民群众。[11]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的改革发展,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是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综合医改等改革,还是实施33项民生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织密民生保障网、把住安全警戒线、推进健康安徽建设等民生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时刻牢记改革初心,以更大力度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当前,安徽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奋力谱写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更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紧紧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制定安徽改革的战略方针、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实举措,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凝聚改革力量,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改革开放事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回顾安徽改革历史,从分田到户大包干“红手印”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红证书”,从大别山脱贫攻坚到科学岛科技创新,江淮大地每一次改革发展与进步都充分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12],要充分尊重人民所拥有的权利、所表达的意愿和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向人民问策,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立足新时代,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需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认真倾听人民呼声,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从而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改革决策。只有将改革的方案拿到群众中去实践和验证,使正确的意见和认识为群众所掌握,才能成为群众实践的思想武器,从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

评判改革成效,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改革开放是依靠亿万人民、为了亿万人民的宏伟事业,必须以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作为衡量和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这是小岗精神的实质之所在,也是新时代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的价值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谋划改革思路,制定与实施重大改革决策和举措,都坚持了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新时代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更应坚持评价和检验改革的人民标准,优先考虑、重点解决人民呼声最高、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个不掉队;全力织密民生“保障网”,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力筑牢安全“防火墙”,努力实现安全发展、稳定发展、和谐发展。[13]

五、必须以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改革呼唤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徽作为科技大省,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也是安徽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勇改革推动大创新,大创新促进真改革,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必须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战略支撑,下好创新先手棋,抢占发展制高点,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以来,安徽牢固树立“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创新型省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显著成效。

科技创新是推动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必须坚持走安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紧紧围绕“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性原创成果,切实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特别是通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建设,构建由点到面的省域创新网络体系,努力打造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承载者和策源地。站在新起点上,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实现安徽科技创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产业创新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活动最终要体现为产业发展成果、经济发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紧紧围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为经济持续增长打造新引擎、创造新供给。[14]加快建设创新型平台,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發、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全链条式的产业创新体系,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重点围绕量子信息、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聚焦突破核心技术问题,打造创新型产业、创新型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产业创新引领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拓展新技术新产品市场空间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有利于产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制度创新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驱动的发展需要有制度来保障。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制定有利于创新驱动的制度和机制,构建全面的创新发展体系,是推动创新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安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高校院所创新体制、企业创新体制等方面改革,加大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动力活力。[15]要创新合作机制,发挥国家战略科技队伍的力量,提升合作“高度”、挖掘合作“深度”、拓展合作“广度”,引导优质创新资源要素向安徽汇集,在打造创新驱动先行区上求突破。要抓好政策落实,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同时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为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创新人才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有力支撑。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安徽改革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广纳天下英才,“放权松绑”,以体制改革激发人才活力,为我省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要赢得主动和优势,要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高地,注重平台引才、创新用才、激励留才,以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牢固构筑创新发展的坚实根基。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机制,真正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要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持久创造动力,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经济上得实惠、工作上有奔头、社会上受尊敬。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积极倡导创新创业文化,让各类人才在安徽创新愉快、创业愉快、创造愉快。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57.

[2]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改革发展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7-24(01).

[3]汪国梁.深化改革,努力创造安徽新经验[N].安徽日报,2016-5-25(03).

[4]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改革方案质量推进改革举措落地的意见[N].安徽日报,2016-7-15(01).

[5]朱思雄,韩俊杰,孙振,徐靖.传承创新基因闯出改革新路(改革)[N].人民日报,2017-8-21(10).

[6]习近平.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4.

[7]颜晓峰.准确把握内在规律是全面深化改革成功的认识前提[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031/c40531-23386381.html.

[8]李锦斌.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N].人民日报,2017-4-24(07).

[9]汪国梁,吴量亮,柳文.擘画宏伟蓝图 谱写崭新篇章[N].安徽日报,2018-1-20(03).

[10]郑莉.改革攻坚,蹄疾步稳勇争先[N].安徽日报,2017-5-3(01).

[11]冯秀军.始终不渝坚持改革的人民立场[N].光明日报,2018-1-26(06).

[12]曹显钰,陈群,邹宝元.四个自信,新时代强省的磅礴力量[N].安徽日报,2017-12-19(05).

[13]李锦斌.在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N].安徽日报,2018-1-29(01).

[14]朱思雄,韩俊杰.下好创新“先手棋”培育发展新动能(创新)[N].人民日报,2017-8-21(13).

[15]评论员.擦亮创新安徽名片[N].安徽日报,2018-2-25(02).

(责任编辑 吴 勇)

猜你喜欢
经验启示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延安时期的《边区群众报》与现实启示的研究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税务代理制度的美日经验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