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存在感,是需要用心刷的

2018-12-11 08:41刮刮油
读者·原创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爱人浪费头发

文|刮刮油

我儿子两三岁进入第一个叛逆期时,我对他严厉过几回,表情凶,声调也高,事后又觉得自己有点过,于是第二天便会买糖和玩具回家,以示补偿。

有一回,他因为把饭扔了一桌子而遭到我的严厉批评。晚上,我听见我爱人教育他:“你这么浪费饭菜对吗?”

“不对。”

看来批评还是有点效果的。哎,刚才态度有点严厉,毕竟孩子还小。我心里泛起些许怜惜,我的耐心还需要修炼啊。

“那你还浪不浪费了?”我爱人继续问。

“还浪!”我儿子回答得很干脆,“我爸会给我买吃的。”

你以为你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其实孩子只当你是“傻瓜提款机”。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个人对“男人可以不修边幅”“男人以做家务为耻”之类的想法相当抵触,于是,很早便决定从我做起,做一个绝不凑合的人。这是对他人的基本礼貌,也是起码的生活态度。

我总说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照妖镜”,从孩子这面镜子中看到的是神还是魔,大多是自己的映射。所以,我希望我在儿子心中是一个干净整齐、乐于参与家庭建设的爸爸。

一年多以前,我带儿子去参加一场篮球比赛,因为他当时头发比较长,所以我给他打了点儿发蜡。教练看到他后说:“你头发怎么这样?你看看别人,老爷们儿不留这种头发!”我环顾四周,男孩子们果然是一水儿的寸头。其他孩子听到这话,开始拥上来摸我儿子的头发,并以此开他的玩笑—这让他很尴尬,我则很难过。

于是,我开始留起头发,最长时几近披肩,到现在也没有剪。

我对外一直说,蓄发是我面对中年危机前的最后一搏,但实际上我是想传递给我儿子一些信息。

首先,一个男人“爷们儿”与否不是靠发型来判断的,你完全可以说男人要追求勇敢、善良、正义,要有爱心、有同理心、有担当。但可惜的是,一些浅薄的标准依旧横行于世。

其次,你做出的选择,要源自自己的内心。面对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你如果全要听,那么势必会走上“父子抬驴”的老路。

还有,大多数人在做的事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和适合自己的事,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就像足球队里那一片“和尚头”,你也去学,你一个头小、腿长、头发软的人,除了把自己整得像火柴,并没有什么好处。

我的良苦用心果然取得了成效,因为我在某一天发现了这么一幅画—画上我手拿吹风机,头发在风中飞舞;旁边配有一行字:我爸爸他每天chui(吹)头发。

抛开错别字和这么大的人了还用拼音的问题,我敢肯定我这段时间的努力确确实实被他看到了—画上我那满足的笑容、幸福的眼神,那随风飞舞的头发,无一不将我内心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爱人浪费头发
时间很贵,不要浪费
染头发
头发剪坏的你可以这么办
谢谢你
头发
再见了,我的爱人
亲密爱人
爆笑网文
爱人
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