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育的竹溪实践

2018-12-11 11:34李伟余静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9期
关键词:竹溪县竹溪乐学

李伟 余静

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市交界的秦巴山区,近年来,竹溪县教育局在全县绿色崛起战略中积极布局定位,于2015年11月加入中国阳光教育联盟,开启了整县推行阳光教育的实践之旅。

2016年10月,竹溪县成功承办全国第七届阳光教育年会,“发展核心素养,培育阳光新人”的阳光教育竹溪模式获得广泛关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阳光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在年会报告上对竹溪整县推进阳光教育的五条基本经验(把握教育实质,做出顶层设计;转变思想观念,系统推进落实;鼓励个性創新,进行校本实施;突出阳光普惠,促进教育公平;把握教育方向,探索地方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那么,竹溪县的阳光教育如何才能行稳致远?为此,竹溪县教育局特聘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峥博士为“课改顾问”,“量身定制”了“绿色·生态”理念下的“乐学·高效”课堂模式。2018年5月,在陈峥博士指导下,竹溪县研究制定了《绿色·生态课程改革方案(2018-2020)》,方案提出“共享美好的课程生活”“高品质课堂”等计划,以此逐步提升校长领导力和教师专业素养,建设全面多元的课程体系,加速推进全县课堂教学改革,致力推动竹溪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开齐开足全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师资实际、学生特点及需要,开发开设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形成互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竹溪县一中“黉学文化”、县实验中学“书院文化”、新洲镇中心学校“礼”文化、县实验小学“阳光系列”校本教材等,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目前,竹溪县正积极整合资源,力推山二黄、山水竹溪、茶文化、拍微电影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助推阳光教育在全县安家落户。

构建“乐学·高效”课堂

在“绿色·生态”课程理念指导下,以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彻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构建“乐学·高效”课堂。

一是做好规划设计。出台《竹溪县绿色·生态课程改革方案(2018-2020)》《竹溪县中小学构建“乐学·高效”课堂的“三三六”工程指导意见》,组织编写《竹溪县课堂教学模式选编》和《走进绿色生态课堂》两本课改专集,指导全县“乐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是深化“联校协作”。分层分类,因地制宜,将全县划分为7个教育协作区,协作范围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全覆盖。各协作区之间实施“整体联动、区域联片、校际联手、教研联合”的教学管理“四联模式”,开展“联手备课、联片教研、联校监测”的“三联”教学活动,探索推行“城乡互动、片区联动、校际合动”的城乡教学“三动”机制,实现了“统一教学常规管理、统一教学资源配置、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评价、统一组织教科研活动”的“五统一”,形成了以强带弱的连片教管模式。

三是加强教师培训。不断完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教师成长平台,经常性开展“读书、反思、练兵、比武”活动,期间穿插学科教研、优课示范、“送教下乡”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积极申报为“国培计划”项目县,2018年上半年“五级联动”培训教师7000余人次。如今,教师利用假期 “充电”在竹溪县已经成为常态。

课外活动促学生个性化发展

竹溪县教育局多措并举,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培养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多种综合素养。

一是开展好阳光阅读活动。组织编写《走进国学》《唱红歌·读经典》等教材,让经典阅读上课表、进课堂;创建“书香校园”,举行书香家庭、书香班级、阅读之星评选活动。把“阳光阅读·朝读经典”读书活动落实在楼梯间、教室里、走廊边,让阅读成为习惯。

二是开展好阳光体艺活动。定期举办足球节、合唱节、科技节、校园艺术节等,开展竹溪药用植物研究、戏曲民歌进校园等活动,把多彩的活动课程化;丰富大课间活动,创编民俗文化,注入新内涵,与竹溪的家规家训融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

三是开展好校园社团活动。以“六城联创”活动为契机,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全覆盖。各学校以此为阵地,与“相守计划”项目相结合,成立各类社团,广泛开展文学欣赏、写作指导、影视表演、音乐、舞蹈、小品、绘画、书法、棋艺、工艺制作等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18年7月,竹溪县教育局被中国烟草专卖局和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授予第五期“相守计划”项目“最佳组织奖”。

四是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各学校成立志愿服务队,深入到大街小巷、村组院落开展文明劝导、卫生打扫、疏导交通、助老助残、环保调查等,广泛开展阳光实践公益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文明素养。

德育教育取得成效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科学制定育人目标。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竹溪解读,提出符合竹溪县情的“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培养目标。制定《关于落实“一个健康三个好”培养目标的指导意见》,把这一目标细化为便于操作的二级三级指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是认真落实养成教育。抓好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生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三力”建设,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进一步提高、完善自己,使其成为生活的主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通过家校联动,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三是大力开展主题德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予以具体化和系统化,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以安全教育、经典教育、感恩教育、文明教育、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五项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不断增强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省德育五项课题评审中,竹溪县的12个课题全部结题,其中有4个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

面向未来,绿色竹溪将更加坚定阳光教育的选择,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地域实际、具有竹溪特色的阳光教育之路!

(作者单位:竹溪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竹溪县竹溪乐学
运用通分 巧填分数
客行过竹溪
竹溪
艺苑
王守军 藏石欣赏
唐和军 藏石欣赏
孟宪成 藏石欣赏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