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中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价值

2018-12-13 06:40刘照勇梁丹丹倪朝民何晓云丁玉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陈旧性白质脑血管

刘照勇 梁丹丹 倪朝民 何晓云 丁玉菊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与症状性脑梗死的出现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随着CT、磁共振成像(MRI)及高分辨核磁等影响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诊断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准确率和检出率均不断提高〔1〕。本研究探究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与机体脑内微出血、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来院就诊的急性轻型脑卒中合并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0例,患者均入选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中国国家脑卒中登记(CNSR)3高分辨核磁亚组及协和高分辨研究,临床症状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急性轻型脑卒中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为7 d内发病的18~80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排除标准:常颅压脑积水、多发性硬化、脑白质营养不良、线粒体脑肌病、重金属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代谢性疾病等白质变性疾病患者;排除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心房纤颤,严重心、肺、肝、肾病变,贫血,结缔组织病,血压<90 /60 mmHg及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排除昏迷、抽搐、意识障碍患者。根据患者的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将其分为1~4个组和>4个组,各45例,1~4个组,年龄34~78岁;>4个组年龄35~78岁。两组性别、年龄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础情况比较〔n(%),n=45〕

1.2方法 患者均接受高分辨核磁检查,使用Siemens Magnetom Trio 3.0 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常规做SE序列横断面和矢状面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脑血管成像(MRA)、敏感加权成像(SWI)。

1.3观察指标 ①脑内微出血分级:以高分辨核磁T2-GRE图像上2~5 mm圆形且边界清楚的低信号影为定义,周围无水肿,以总数=1~5个计为1级,6~15个计为2级,>15个计为3级〔3〕。②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以脑白质无明显改变计为0级,以脑白质点状改变计为1级,以脑白质早期融合改变计为2级,以脑白质片状融合改变计为3级。③颅内动脉钙化评分〔4〕:0分:颅内所观察动脉未出现钙化;1分:钙化直径<该血管直径的50%;2分:钙化直径≥该血管直径的50%;颅内动脉钙化总评分为0~12分,所需评估血管: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取一侧动脉钙化评分高者为动脉钙化评分,并将其评分相加为最终评分。根据钙化评分将动脉钙化分为3组:无钙化组(0分),轻度钙化组(1~2分),重度钙化组(≥3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量与脑内微出血分级的关系 与1~4个组相比,>4个组患者的3级脑内微出血比例明显偏高(P<0.05),其1级脑内微出血比例则明显小于1~4个组(P<0.05)。见表2。

表2 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量与脑内微出血分级的关系(n,n=45)

2.2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量与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4个2级和3级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比例明显高于1~4个组(P<0.05),1~4个组0级和1级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比例明显高于>4个组(P<0.05)。见表3。

表3 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量与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的关系(n,n=45)

2.3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量与颅内动脉钙化评分的关系 1~4个组患者无钙化组(0分)比例明显高于>4个组(P<0.05),其重度钙化组(≥3分)比例则明显低于>4个组(P<0.05)。见表4。

表4 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量与颅内动脉钙化评分的关系(n,n=45)

2.4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中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内微出血3级、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2级及颅内动脉钙化评分≥3分均是急性轻型脑卒中并发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5。

表5 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中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年龄和遗传及众多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血同型半胱氨酸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5,6〕。本研究结果提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数目与机体脑内微出血、脑白质改变及颅内动脉钙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相关研究〔7〕结果相符。另本研究提示脑内微出血情况、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及颅内动脉钙化程度均与脑微小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关,与Luo等〔8〕研究结果相符。脑内微出血主要与脑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有关,脑小动脉或微小动脉的透明表现、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的粥样硬化以及脑组织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均可导致狭窄脑动脉远端血流的减少,促使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脑微小血管病变越严重,机体腔隙性脑梗死的数目就越多,合并脑内微出血的可能性也就越多。脑白质病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脑血管的储备能力,随着机体脑内小动脉、微小动脉硬化性的改变,脑白质的疏松程度可明显增加,机体脑内微血管的潜在出血倾向也可明显增加〔9〕。颅内动脉的钙化程度与脑血管的狭窄程度明显相关,不仅可影响脑动脉的正常血管壁弹性,同时也可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10〕。但部分学者的文献指出,脑白质改变情况及其输送程度不能作为评价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合并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可能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患者几年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情况仍缺乏有效评估。

猜你喜欢
陈旧性白质脑血管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对比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ADMA/DDAH系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