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书法的心灵锲合
——对话诗人书法家王爱红

2018-12-13 05:08戴光耀
青春期健康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文艺报谈谈意味

■ 文 戴光耀

诗是书法的灵魂,书法是诗的翅膀。

——题记

画家简介:

王爱红,山东潍坊安丘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协理事、出版诗文集、书法集多部,曾主编或参与主编《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手迹》《中国文艺30年》《文艺报》美术书法专刊以及《当代美术精品》周刊等。2016年,获首届《山东诗人》2015年度优秀诗人奖、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7年,获长河文学奖诗集奖等。

王爱红先生不仅是位诗人,也是一位能诗善文的书法家,我叫他“文人书法家”或者“诗人书法家“。在注重文化修养和书写品质相结合的当代书坛,“文人书法家”或者“诗人书法家”逐渐被人们关注就不足为奇了。诗与书法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怎样结合在一起?带着诸多问题,专程拜访了王爱红先生。

我知道您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书法家,很想知道您是怎样走上艺术之路的?

王爱红:说起来话就长了。我从小就爱好文学,这种爱好是发自心底的,是自发的,没有任何理由。伴随着这种爱好并且逐步认识到这种爱好是我在阅读中产生的,我读了大量的书籍,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我们讲艺术是相通的,艺术门类本身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但所谓的相通是在高处,艺术在高处是相通的,书法与诗就是在这种高处上的相通。一名优秀的书法家,必然要有雄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积淀来滋润。

能详细地谈谈吗?

王爱红:好!2002年,在文艺报社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创办了《文艺报》美术书法专刊,就是通过这个刊物,我与很多艺术家有了频繁的接触。与他们的交往往往是推心置腹的,他们常常把自己一辈子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使我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看到他们挥毫泼墨,让我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由此,我对书法的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关于书画艺术,“书”是排在“画”前面的,“书”是“画”的根基。我认为从独立的艺术而言,书法相对于绘画可能更难一些。

您能进一步谈谈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吗?

王爱红:书法不仅仅是写字,写大字写毛笔字还不是书法。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除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以外,对技术含量的要求也非常高,这要在不断的书写实践中逐步掌握。因此,坚持不懈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时间也是衡量它的一个标准。不管怎么说,书法是讲究线条的艺术,但是只讲究线条不讲究内容的书法虽然让它看起来像一幅画,却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如果让您谈谈什么是艺术,您怎么回答?

王爱红:记得著名花鸟画家卢光照先生说了两个字——开窍。卢先生的话给了我很多思考,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我很喜欢这句话,特别是“有意味”这三个字。这种“意味”是缘于诗歌的一种品质,是人类精神层次上的一种昂扬的因素。

在王爱红家中,可以看到书橱里、书桌上、几案上到处都搁满了书籍、报刊,犹如一座规模不小的图书馆,充满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不断吸纳优秀的思想与文化以修炼自己,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王爱红先生在文学方面的积累和对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相信王爱红先生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定能裂变出巨大的精神核能,闪射出更加夺目的艺术之光!

(编辑 赵曼)

《范仲淹诗》

《陆游诗》

《许浑诗》

猜你喜欢
文艺报谈谈意味
谈谈胆固醇
谈谈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上
论《文艺报》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
见微知著与文学意味
找个人谈谈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世界意味什么
文艺报面向全国作家征订函
谈谈古入声字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