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中药提取物快速控制母猪繁殖障碍的报告

2018-12-13 06:56王顺太涂义定姜发彬
福建畜牧兽医 2018年6期
关键词:兰克耳病毒素

王顺太 涂义定 姜发彬

(1.福建省漳浦县农业局 福建漳浦 363200;2.福建威耳动科药业有限公司 福建三明 365500)

蓝耳病病毒及霉菌毒素均可造成猪强烈的免疫抑制及繁殖障碍,二者存在协同互作效应,猪场临床多发的“流产风暴”常与二者相关。现就某猪场采用复方中药提取物兰克威快速控制母猪繁殖障碍的案例报告如下。

1 猪场背景

福建漳州某自繁自养场,二元母猪存栏2 000头。2017年4月份母猪群流产率达4%、返情率20%、子宫炎发病率15%,弱死胎比例18%,窝产健仔数9头。先后使用四环素类、替米考星等抗生素2个月,未见明显改善。

2 诊断

现场观察发现,母猪群存在高比例的“血汗”(脊背部出血点)、泪斑猪只,显示严重的肝肾损伤;产床仔猪多见“八字脚”现象,初步诊断为蓝耳病及霉菌毒素引起的繁殖障碍。

2.1 饲料原料抽检 检测显示,饲料原料玉米中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及烟曲霉毒素含量均超标。

2.2 相关病毒RT-PCR检测 流产胎儿样本RTPCR检测显示,蓝耳病病毒阳性,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阴性。

2.3 蓝耳病抗体检测 随机抽检种母猪群蓝耳病抗体,检测显示妊娠及哺乳母猪群蓝耳病抗体S/P≥2.5的个体比例大于或等于30%,抗体离散度大,蓝耳病呈现高度活跃(见表1)。

根据检测结果,结合现场观察及问询,诊断为霉菌毒素诱发的蓝耳病。

3 控制措施

根据诊断结果,采取以下综合措施:(1)撤换霉变原料,更换原料采购来源;(2)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料槽清洁;(3)药物控制:2017年6月1日开始,每吨母猪料中添加兰克威TM3 kg,连续使用20 d,其中前14 d配合20%泰万菌素600 g。

4 控制结果

4.1 母猪变化 据现场管理人员观察,使用兰克威10 d后未再发现母猪流产;使用20 d后,母猪泪斑现象明显消除或减轻,母猪“血汗”现象明显消除或减轻;6月份返情率下降至6%,子宫炎发病率下降至2%,弱、死胎率下降至6%;用药后新分娩母猪乳包增大,泌乳性能明显改善。发病时及使用兰克威控制后母猪生产性能对比见表2。

表2 母猪健康状况及生产性能对比

4.2 产房成绩变化 据微猪猪场管理系统数据,在使用兰克威20 d后,6月下旬开始产房各生产指标明显改善,窝均健仔数、断乳头数、断乳重等均有显著提高,见表3。

4.3 抗体检测 7月10日,对母猪群再次采血,检测蓝耳病抗体。结果显示,抗体阳性率为95%,S/P≥2.5的比例降至8%,抗体均值降至1.53,离散度降至39%,显示病毒传播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表1 种猪群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

5 结论与讨论

霉菌毒素蓄积是猪蓝耳病发病的重要诱因[1-2],同时二者可协同造成强烈的免疫抑制及繁殖障碍[3],临床常见表现为子宫炎、屡配不孕、返情、流产、弱死胎等多种形式并发[4]。猪场多发的“流产风暴”常与二者相关,处理母猪群繁殖障碍问题,需同时处理二者引起的毒素蓄积及免疫损伤[5-7]。本例控制方案通过使用复方中药提取物兰克威TM,加强母猪肝肾功能,加强自身清除毒素的能力,修复猪群免疫力及抗病力,从而快速平息母猪群繁殖障碍问题。

兰克威一方面通过加强肝肾功能、清除体内毒素,修复免疫损伤、增强动物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减少易感动物;另一方面通过加快病毒清除、减少排毒散毒,切断PRRSV在母猪群间传播,从而实现对母猪繁殖障碍的快速控制。

表3 产房生产成绩对比

猜你喜欢
兰克耳病毒素
兰克学派
What Makes You Tired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凯瑟琳·兰克对奥伯格费尔诉霍奇斯案的意见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严苛标准方能清洗校园“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