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旅游中汲取精神力量

2018-12-13 03:05本刊编辑部
铁军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老区新四军

本刊编辑部

红色,是日出的颜色,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红色,是中国革命的颜色,寄予着不忘初心,永远奋斗的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号召。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这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在党中央的带动下,新一轮红色旅游热潮在全国形成并不断发展。当前,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只有铭记党的光辉历程,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才能更加明确肩负的重大责任,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陶冶性情、增长学识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旅游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可以把枯燥的旅程变成丰富生动的体验过程。红色旅游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了红色基因,弘扬了先烈精神,寓革命传统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激励。

红色旅游,是“红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旅游”是形式,“红色”是内涵;参观是表象,学习是根本;寻旅是途径,继承是目的。红色精神让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下绝处逢生;红色精神使我们党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脚下的土地都有着红色的印记,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巨大的精神财富。华中革命老区,都留有新四军的抗战印记。诸如武汉、南昌、泾县、盐城、阜宁、黄花塘等新四军军部纪念地,茅山新四军根据地,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沙家浜旅游区等红色景点、景区的建设既宣传了红色精神,又给革命老区带来了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些红色基因的发源地和成长地,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的向往和精神的殿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吸引国人的,既是自然景色的醉人旖旎,也是建筑设计的富丽堂皇,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厚重,它们既是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也是进行红色精神洗礼的大课堂。一处处革命遗址,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革命故事,一位位革命先烈,昭示了崇高的理想,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传递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可以说,红色精神孕育了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则是宣传红色精神的有效方式。

红色遗址大多位于革命老区,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贫困人口较多。当年的革命胜利离不开老区人民的奉献,如今红色旅游也是回报、感恩老区人民的重要方式。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坚持政治效益与发展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传承与发展的相得益彰和双丰收。要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只重视介绍历史,没有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利用资源形成红色旅游产业链、吸引游客,以助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二是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挖掘和宣传普及,导致游客只眷恋自然风光和其他人文景观,不知脚下的红土地上蕴含着无数英雄的感人事迹。要注重历史搭台,经济、文化唱戏,让人们既在旅游中寻觅前辈和革命事迹,体会和感受革命精神,同时又享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愉悦心情。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红色旅游寓教于游,使红色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入耳、入心,使我们的思想得到熏陶,理想得到升华。让我们在红色旅游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新贡献,書写人生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老区新四军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新四军与新中国”征文与研讨活动参考题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革命老区展新姿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向百家图书馆赠送《新四军全书》弘扬正能量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老区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