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变卖的Reddit,为何在美国人气依然不减?

2018-12-13 05:41欣然
中外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格雷厄姆霍夫曼海宁

欣然

一家什么样的网站,不仅在美国人尽皆知,连中国的今日头条都想将它收入囊中?

如果问一个美国人,他最常逛的新闻社区是什么,他的回答中肯定会提到一个网站——Reddit,它不仅在美国人尽皆知,就连中国的今日头条都想将它收入囊中。

Reddit已经是全美人气最高的互联网新闻社区,这里汇集了五花八门有趣的信息,网站的标志是个可爱的外星人,难怪有媒体将之称为“硅谷里的外星人”。在这里,大到美国对外政策,小到—只橘猫的萌照,都能引发用户的关注或者疯狂点赞。时不时冒出一些有才的评论,也会迅速传遍整个互联网成为热门段子。如果你是一个自诩不凡的段子手,Reddit绝不可错过。

虽然Reddit的界面经常被人诟病太简陋,但是并不影响用户对其喜爱。网站每月活跃用户数量已达2.5亿。今日头条从2016年就开始关注Reddit,并意欲收购它,只可惜没有和Reddff的大股东谈妥。2017年,Reddit完成新一轮2亿美元的融资,估值或达18亿美元。

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有趣并且非常值钱的互联网新闻社区,说起它的发家史,绝对称得上是一部“热血青年的耿直创业史”。持续“骚扰”YC,终被录取

2005年,史蒂夫·霍夫曼(Steve Huffman)遇上亚历克西斯·欧海宁(Alexis Ohanian),他们在弗吉尼亚大学成为了室友,进而又成了最好的朋友。这是一对有些违和感的朋友,霍夫曼学计算机,是个标准的程序员,而欧海宁则是个主修商业和历史的高瘦潮男。不过,他们都是怀揣梦想的热血青年,总计划着要干出一番事业。

后来,他们有机会一起听了偶像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演讲——众所周知,格雷厄姆是硅谷著名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即YC)的联合创始人,那次演讲的内容是“如何创建一个新公司”。听完演讲后,两个年轻人感觉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他们想方设法邀请格雷厄姆出来喝咖啡,向他兜售创业点子——做一个让用户可以提前跟餐厅预约的手机应用。听完这两个年轻人的想法之后,格雷厄姆呵呵一笑,当即便说:“这是个很好的点子,我喜欢。要不要抽时间到我们那里展示一下?”

两人以为自己被YC录取了,兴高采烈地回到学校准备毕业,却不知道这只是大佬的一句客套话。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格雷厄姆先是委婉地拒绝了他们,后来干脆直接拒绝。碰壁后两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大佬并不喜欢这个创业点子!确实,2005年手机应用离普及还很远,连苹果商城都还没出现。

不过这两个热血青年并没有灰心,他们坚持联系YC的人,连另一个YC的创始人都被深深打动了。最终,当他们坐上火车准备离开这个伤心地时,收到了格雷厄姆打来的电话,大佬在电话里哭笑不得地说:只要他们放弃这个移动应用的想法,就可以加入YC!然后再讨论创业内容。先创业,再想创业内容,这是YC从未有过的先例。

混乱煎熬,迈出创业第一步

终于进入YC,面临的问题是:到底做什么才是好的点子?格雷厄姆建议他们把重心放在浏览器上。于是霍夫曼和欧海宁根据自己的上网经验,觉得当时的互联网急需一个“门户”型网站。这个网站能标注出那些被分享最多的链接,这样用户就能更容易地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是不是有点类似“hao123导航”呢?但他们想做的还是有点不一样。这个“门户”网站首页上推荐的是用户分享最多的内容,而非由网站管理者挑选出来的链接。

创业项目确定后,YC提供了1.2万美元的起步资金。当霍夫曼和欧海宁决定用Reddit来命名网站时,引来同一届YC同学的嘲笑,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太蠢了。但没办法,当时互联网域名抢注太多,想申请一个没被占用又简单好记的名字太难,而且Reddit还有“read it”的意思,总算有些内涵吧。

网站有了名字之后,身为一名严谨程序员的霍夫曼,想精雕细琢地撰写第一个版本的代码,但在导师格雷厄姆的催促下,Reddit最后不得不匆匆上线,开始的几周对这两个刚创业的年轻人来说可谓极其混乱和煎熬。虽然格雷厄姆的一篇文章链接获得了不错的流量,但也为网站招来一片骂声。紧接着就是发帖出了问题,没有用户主动发帖,两人只好拼命创建账户,亲自充当水军,上传各种链接。另外,他们还要做创业者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骚扰所有亲朋好友,要求他们使用这个新产品。

直到某天晚上,Reddit上终于出现了第一篇来自陌生人的帖子,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而幸福来得有点突然,激动的霍夫曼将这个帖子称作“史上最大的转折点”。

快速变卖,是好是坏?

Reddit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给用户极大的权力,包括引入了用户留言功能,虽然这是今天所有网站的标配,可是在当时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网站创建几年后又让用户创建子版块(subreddits),可谓开风气之先,用户通过各种主题的子版块被凝聚起来,这让他们对Reddit更有亲密感和归属感,也让Reddit和其他竞争者真正区别开来。

可是,激进地赋予用户权力,如同双刃剑,带来超高流量的同时,也让当时只有四名员工(连同创始人在内)的Reddit疲于管理,后来不少用户分享色情暴力照片,也让Reddit招致大量恶评。

在Reddit发展与困难并存的关键时刻,欧海宁也遇到人生中的重大变故:先是女友高处摔落陷入昏迷,然后母亲被诊断出脑癌晚期。在医院和公司来回奔波的欧海宁扛着巨大的压力,而公司另两名员工也各自出现问题:一个要忙于学业,另一人亚伦·斯沃茨则陷入心理疾病。唯一能挑大梁的霍夫曼再与欧海宁以及导师保罗商量后,作出決定:照目前状况发展下去,Reddit会崩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在崩溃前把它卖掉,这样Reddit也许还能保留,而大家也能换点钱。”

2006年万圣节,创办16个月的Reddit被Cond e Nast Publications集团正式收购。这也是YC孵化历史上最早成功离场的公司之一。虽然收购价格很低(不足2000万美元),但骤然成为百万富翁的几个年轻人仍然很开心,毕竟两位创始人才刚刚22岁。

重新启程,找回创业初心

在收购谈判的过程中,霍夫曼和欧海宁的矛盾开始积攒。收购完成的第二天,霍夫曼不声不响地收拾行李,独自去了旧金山,继续为Reddit工作。而欧海宁则选择回老家一段时间。此后两人渐行渐远,逐渐不再交谈,甚至关于Reddit的讨论都消失殆尽。三年后,两人与Conde Nast Publications集团的合约到期,他们选择各奔东西,临别时只有一句简单的“再见”。霍夫曼后来回忆说:我们之间没有仇恨,只是互相忽略对方。

失去了创始人,Reddit在集团内话语权减小,并且麻烦接二连三找上门来。2011年,美国著名记者Anderson Cooper公开批评Reddit,紧接着“社区管理争论”随之点燃。Reddit到底应不应该對用户发布的违法内容进行管理?公司内部对此争执不断。此后,Reddit终于加强了对违法内容的管理,比如出台了一项政策,禁止“鼓励、美化、煽动或要求暴力以及人身伤害某个人或群体的内容”。

随着Reddit的人员和开支增加,它“如何能赚到钱”的问题在集团内部愈发凸显。作为一个社区网站,Reddit的赚钱途径简直别无选择——要依靠广告。然而多种原因,比如用户喜欢匿名,没法像Facebook那样设计出一套精准的广告定位系统;因为违法内容的分享而引来差评等,导致广告商对Reddit失去兴趣。所以,Reddit的广告收入一直没有迅速增加,而其他途径带来的收入亦杯水车薪。

2014年,曾被赋予众望的CEO黄易山,因为和董事会闹僵无奈辞职,在此内外交困、风雨飘摇的时候,创始人欧海宁回归,担任执行董事长。离开9年,他做过许多事J隋,但一直心系Reddit,并且和公司人员保持联系。他的归来受到公司所有人的欢迎,并且快速凝聚了人心。

与此同时,欧海宁主动联系了霍夫曼,希望他也能够回归,再次和自己并肩战斗。内心犹豫的霍夫曼没有立即答应,但是两个人终于能坐下来一起吃饭,因为都渴望修补分崩离析的友情。2015年7月,霍夫曼回到Reddit担任CEO。“有人问我:你干吗跑回一栋正在着火的大楼?可我别无选择,因为我真的、真的热爱Reddit。”

回归后的俩人做了三件令业界印象深刻的事情。

首先,2017年8月完成新一轮2亿美元的融资,足够Reddit努力维系很长一段时间。其次,发布了安卓和iOS版本的Reddit应用,超过一半的Reddit用户已经选择从移动端登陆。这个立足于浏览器的创业项目,跟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步伐。最后,全面完善和优化广告系统,比如刚更新的自助式广告购买工具,能生成品牌广告收益报告,媒体声称:Reddit已经作好迎接广告主的准备。

未来曙光再现?Reddit经历曲折发展再度步入正轨,而霍夫曼和欧海宁这部“热血青年的耿直创业史”还会继续书写下去。

责任编辑:庄文静

猜你喜欢
格雷厄姆霍夫曼海宁
刘海宁作品(一)
肯尼思·格雷厄姆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天下奇观海宁潮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先驱——汉斯·霍夫曼
诺奖得主霍夫曼团队落户深职院
扎克伯格大哭一场
海宁声音
格雷厄姆:我极少分析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