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春 怀抱热望

2018-12-14 10:34安佳璐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12期
关键词:荣幸硬仗丽水

安佳璐

很荣幸今天能作为青年记者代表站在这里。

这是最好的时代,《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在蓬勃发展。这一年来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作为这里的一员,我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去担当。尤其是作为青年,我时常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虽然来到这里时间不长,我却收获了迅速的成长,成长的背后是平台的支撑,这股力量让我走到哪都倍感自信、坚定,让我无论去哪都知道自己并不是单枪匹马,而我不能辜负它。

术业有专攻,党建报道的专业化程度极高,对记者的要求也是如此。开启全新的领域,我从学习讲话报告开始,从熟悉党建术语入手,从吃透各地做法切入,从解剖海量报道起步,甚至重新开始钻研党史也成了必不可少的功课,有意思的是,兴趣的培养逐渐变成了过程的享受,走路中、吃饭间随时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写作的灵感,激情满满,与日俱增。把每一场采访都当做一场战役,万事俱备,上战场方能游刃有余。这是我在一次次采访中收获的深刻感受。第一次独挑地区大走进的稿子、第一次写记者观察,第一次写言论,第一次写综述,还有第一次统筹线下活动。记得第一次担负《我在之江读新语》线下活动统筹,从数稿方案到数次排演,不断磨合,舞台落幕的那一刹那,心中涌现出满满的成就感。记得第一次只身前往采访县委书记的头一晚在酒店里一遍遍百度资料,一遍遍修改提纲,一遍遍模拟采访,力求完美。当我接到去国资委的采访任务,面对一万多字的内部材料我彻夜阅读,却还是深感消化困难。在一次次地跑出去中我发现自己还太不够了,不够专业,不够渊博,在成为研究型记者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执行力是我在杂志社这两年收获的关键词之一。我第一个接手的地区是丽水,临危受命接过这份重任。我对自己说,这是一场必须拿下的硬仗。走近他们,以真心换真心是我奔走基层采访中感受最深的一点。一周后,我的指导老师带我奔赴丽水采写6个页码的大走进稿子,一天内,我的微信中多出了几十个组工系统的小伙伴。媒体人24小时在线,首先自己要放下心防,才能走进他们,以真心换真心。随着跑的地域越来越广,我微信通讯录的数量每日激增,这些人中的许多我已和他们从线上网友发展到了线下朋友,从您的称呼转变到直呼其名,从只许自己在工作时间去打扰到深夜还能一起聊一聊。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走进他们,感情在一次次的交流中积累、深厚,在每个敲打键盘的夜晚,组织部的灯也一同陪伴着我,让我心生暖意,让我更加肯定我工作的价值。

与人交往,机会最难得,这是杂志社赋予我的宝贵机会,让我得以与这么多人接触、交流、学习,上到部长、下到乡镇(街道)组织委员,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不同的闪光点。很荣幸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认清自己的不足。我不断鞭策自己,希望自己成长的速度能匹配上平台所赋予我的使命和信任。

在这里,只要你想,舞台很大。3月30日,采访完县委书记,我便接到了去省委组织部挂职锻炼的通知,这个新的使命既让我倍感惊喜又深感压力,走进省府大院,我的角色又发生了转变,成为了一纸纸文件、一叠叠材料、一份份讲话背后的亲历者,省委组织部变得不再“高冷”、变得有血有肉。我看到了一份材料书写背后垒起的厚厚书海,一份文件起草背后征求的大量意见,一晚晚灯火通明的会议室,和组织部的铁军们一起打了一场场硬仗,我学习到了严谨的工作作风,也感受到了不失温情的相伴相处。

见到过凌晨2点的报社,也见过凌晨2点的组织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最好的人生时光,我进了最好的杂志社,愿更加潜心成就最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荣幸硬仗丽水
Origins of World Book Day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荣幸
“医废处理”也是一场硬仗
看屯留如何打好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北京现代:硬仗之后更从容
从《丽水日报》、丽水网实践看地方媒体网络问政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