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新品种‘草色烟光’的选育

2018-12-15 03:03薄永明姚少林郭焕茹
中国瓜菜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叶球结球草色

张 庆 ,薄永明 ,方 辉,姚少林,郭焕茹

(1.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 浙江宁波 305012; 2.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05101)

1 育种目标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L.)原产地欧洲,引入我国后成为我国第二大叶菜类蔬菜,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1]。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以栽培扁球品种为主,但近年来圆球品种发展较快,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中甘21’为主[2]。但高品质的结球甘蓝品种,主要还是依靠国外进口,如日本泷井种苗株式会社的‘春光珠’和坂田种苗株式会社的‘希望’等,在国内畅销多年不能替代。进口种子不但价格昂贵,种子数量也受到制约。为丰富我国市场“菜篮子”,减少对进口品种的依赖,有效降低生产者的种子成本,增加生产效益,急需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结球甘蓝新品种的选育[3]。另外,自交不亲和的育种方法存在自交退化、原种生产成本高、F1种子纯度不稳定、组合配制自由度低、不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等缺点。细胞质雄性不育育种方法,不存在自交退化现象,且制种纯度高,是解决结球甘蓝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大量引进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制定了选育早熟、雄性不育、耐裂球、口感佳的结球甘蓝为育种目标。同时开展了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总结[4]。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

2.1.1 母本来源及特征 母本不育系‘MS92’是2002年用日本引进资源‘春光珠’,早熟品种,适合春播,抽薹迟,定植后50~55 d可收获,单球质量1~1.2 kg,叶球鲜绿有光泽,裂球迟,外叶小,对黑腐病抗性强,通过7代自交分离纯化选育出的自交系作保持系,选育到第5代时,在自交系继续选育固定的同时,用荷兰引进的雄性不育品种资源‘WCA-300’作不育源,进行雄性不育的转育,连续回交 6 代,育成不育系‘MS92’。‘92-1-8-7-2-1-S’是其相应保持系,该系统株型开展,外叶浓绿色,叶端平,蜡粉中等;叶球浓绿色,球高10.8 cm,球径13 cm,中心柱长4 cm,单球质量0.68 kg,纵切面横椭圆形,球内颜色淡黄,肉质细嫩;早熟,定植至收获55~60 d。该不育系花朵开放正常,花瓣无扭曲、闭合现象,雌蕊正常,蜜腺发育正常,能正常吸引蜜蜂,无低温苗期黄化现象,结籽正常。

2.1.2 父本来源及特征 父本‘248-1-2-4-1-1-3-8-S’是2005年用日本引进资源‘大洋’,极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强,株型半开展,球形圆整,单球质量达1.5 kg,通过9代单株自交分离选育出的自交系。该系统株型开展,中等叶球,叶球圆球形,球色绿,球高13 cm,球径11.5 cm,中心柱长6.5 cm,单球质量0.75 kg,早熟,定植后50~55 d可收获。

2.2 选育过程

2014年春试配早熟秋甘蓝组合12个,2014年秋季进行配合力观察及经济性状鉴定,筛选出优势组合3个。2015年春将优选的3个组合在本公司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以‘MS92×248-1-2-4-1-1-3-8-S’(田间编号‘F2014-2’)综合表现最佳,品质好,球形美。于2015—2016年分别在宁波、嘉兴和台州进行区域试验,2016年定名为‘草色烟光’(图1),并开始在宁波、嘉兴、台州等地试种示范,综合表现良好。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结球甘蓝(2018)330089。

图1‘草色烟光’品种选育系谱图

3 选育结果

3.1 组合筛选与品种比较试验

2014年秋季在本公司试验田进行组合筛选试验,参试早熟组合12个,以‘中甘21’作对照。结果以‘草色烟光’等3个组合表现最早熟,熟性和产量与对照相当,但是其球形外观好看,结球极紧,品质佳,商品性更好。对入选的3个组合于2015年春季再次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中甘21’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8 m2,试验结果(表1)显示:‘草色烟光’成熟期与对照相当,667 m2平均产量为2 362.5 kg,比对照增产3.6%,但在球色、中心柱长和结球紧实度上均表现较好,其综合表现最佳。

表1‘草色烟光’(‘F2014-2’)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商品性、丰产性、熟性表现

3.2 品种区域试验

‘草色烟光’参加了2015—2016年在浙江省宁波、嘉兴和台州等地开展的甘蓝品种区域试验。试验采取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1 m2,定植株行距为45 cm×70 cm,试验地周围设保护行,以‘中甘21’为对照。播期于8月5日左右,定植时间集中在9月5—7日,田间调查按统一制定的生产试验方案进行。同时在宁波、嘉兴、台州等地进行多点示范试验,以‘中甘21’为对照。

3.2.1 丰产性 从2015—2016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 2)看出:2015年‘草色烟光’多点平均667 m2产量 2 446.7 kg,比对照‘中甘 21’增产2.99%,差异不显著;2016年‘草色烟光’多点平均667 m2产量 2 628.0 kg,比对照‘中甘 21’增产4.64%,差异显著;2 a‘草色烟光’多点平均667 m2产量2 537.3 kg,比对照‘中甘21’平均增产3.85%,差异不显著。

3.2.2 熟性 ‘草色烟光’属极早熟品种,全生育期平均为85 d左右,对照‘中甘21’全生育期为83 d左右。

3.2.3 主要植物学性状及商品性状 (1)植物学性状。2015—2016年区试结果表明(表3):‘草色烟光’生长势强,平均株高29.1 cm、株幅53.7 cm,均高于对照品种‘中甘21’;单个叶球平均质量1.10 kg,同对照相近;叶片灰绿,蜡粉中等。叶球圆形,球高13.9 cm、球径14.5 cm,球高和球径均略小于对照品种‘中甘 21’。(2)商品性状。‘草色烟光’叶球绿色,中心柱平均长度5.1 cm,短于对照‘中甘21’,中心柱横径3.0 cm,与对照相近;结球紧实,球面圆整;耐贮性强,不易裂球。‘草色烟光’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对照(表4)。

表2‘草色烟光’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表3‘草色烟光’在区域试验中的主要植物学性状表现

表4‘草色烟光’在区域试验中的主要商品性状表现

3.2.4 抗病性 2015—2016年区域试验结果(表5),‘草色烟光’与对照‘中甘21’田间表现正常,均未有明显的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等病害发生,‘草色烟光’田间有轻度黑腐病发生。2017年5—12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对‘草色烟光’进行了甘蓝黑腐病和枯萎病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调查方法和记载标准等均按国家评价标准进行[5],检测结果为抗枯萎病(R=19.47)、感黑腐病(S=41.24)。‘草色烟光’和对照‘中甘 21’耐热性均表现较好。

表5‘草色烟光’在2015—2016年区域试验中的抗病性调查

4 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草色烟光’属极早熟结球甘蓝品种,浙江地区秋季栽培全生育期约85 d。生长势较强,株型开展,株高约29.1 cm,株幅约53.7 cm,叶色灰绿,蜡粉中等。叶球圆球形,球色绿色,结球极紧,球高13.9 cm,球径14.5 cm,中心柱长5.1 cm,单球质量1.1 kg,不易裂球。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微生物研究所检测‘草色烟光’感黑腐病,抗枯萎病。667 m2平均产量2 537.3 kg。

该品种适宜浙江省秋季露地栽培,在宁波及周边地区以7月15日至8月15日播种为宜,浙江北部地区宜在7月10日至8月10日播种,其他地区可参照当地同类型品种的播种时间。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方式培育壮苗,播种后穴盘上平铺遮阳网降温保湿,出苗后揭去畦面覆盖物,搭建小拱棚遮阳。苗期保持穴盘内基质湿润,幼苗1叶1心时喷施1次1%尿素液,2叶1心时喷施1次1%三元复合肥液。定植前7~10 d适当控水炼苗。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力好的田块进行整地定植。定植前10 d,结合深翻整地,667 m2施商品有机肥250 kg和三元复合肥30 kg作基肥。选择苗龄30 d左右、有3~4片真叶的壮苗定植,行株距控制在(60~70)cm×(35~45)cm,667 m2定植2 500株左右。定植期正值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频发期间,要早浇缓苗水,及时补苗,以保全苗。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10~15 d控制水分。‘草色烟光’较耐肥,一般需追肥3次,第1次在生长前期,667 m2施尿素5 kg;第2次在莲座期,667 m2施三元复合肥30 kg;第3次在结球期,667 m2施尿素15 kg;结球始期结合病虫防治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定植后及时中耕除草,防止畦面板结和草荒。重点做好黑腐病、白粉虱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叶球大小定型、紧实度达到八成以上,视市场需求情况在裂球前适时采收,过早采收难以发挥品种的产量优势。

猜你喜欢
叶球结球草色
出口型结球紫甘蓝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
沈阳农业大学发现BrKAO2突变引起结球白菜不能形成叶球
适宜慈溪市种植的紫甘蓝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惊蛰
不同肥料在结球生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上海地区秋季设施栽培结球生菜品比试验
冀西北生态环境下结球甘蓝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
清明为父上坟
结球甘蓝与菜心正反嫁接比较试验
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