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北溪畔

2018-12-15 01:15何少川
福建文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苗木花卉东溪郊野

何少川

郭坑位于漳州市西北部,旧时鹰厦铁路途经设有停靠站。火车往南抵达郭坑站,预示着厦门很快就要到了。我也因多次乘坐火车路过,听叫站耳熟郭坑这个地名。地名虽然熟悉,但我长期总认为毕竟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未曾对其进行考察,从而没有留下什么可资记忆的印象。

1997年5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由龙海市步文、郭坑两镇组建龙文区,1998年1月正式成立。从此,郭坑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近日,我访问龙文区决定前往郭坑,去感受新时期的变化。那是农历戊戌年元宵节刚过,一个初春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一行乘车从龙文区所住的酒店出发。一路经过花团锦簇的宽畅大道,约20分钟行程,跨过郭坑大桥来到郭坑“北溪郊野公园”。我一下汽车极目四望,濒临的是九龙江干流北溪,背靠的有缓坡渐升的丘陵,立即体验到山水交融的自然风光,是那样的绚丽多彩!

公园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和标志,留给民众放慢生活节奏的舒适空间。据介绍,眼前“北溪郊野公园”,是在整治北溪时建立起来的,也是郭坑镇党委、政府为百姓构建美好家园落下的手笔。成荫林木、葱翠绿地、丛丛繁花、小巧亭台、妙石点缀,穿越其中的逶迤步道,清新整洁美观,一扫过去北溪岸边的“脏、乱、差”容貌,成为人们游览休闲的好去处。公园里专门开辟的“郭坑孝亷广场”,以图景展示一个个古代孝亷人物和故事,是一道别具匠心的独特风景线,让人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有所感悟受到熏陶。

与公园相邻的芦洲古渡口,是一处让人们记住“乡愁”的地方,位于郭坑村。郭坑村古称“芦洲”,是古时漳州城北上驿道的必经码头,船来船往热闹非凡。目前,古渡口虽然已失去本身存在的功能,但岸边经过修整后,开阔广场、茂盛树木、古韵竹林、入口牌坊,还有那一层层历经岁月沧桑的码头石台阶,留下历史的痕迹,唤醒人们的记忆。

九龙江干流北溪源远流长,从玳瑁山发源,途经龙岩、漳平、华安后,流过郭坑,进入漳州平原,是郭坑乃至漳州一条重要的溪河。明朝黄朴写有《虎渡桥记》,对北溪曾有过记述:“漳之北溪,源发临汀,循两山而东,众流赴之汇虎渡,南入于海。”文中还对虎渡桥畔的北溪赞道:“风景之夷旷,波涛之激壮,鸟兽之鸣号,鼋鱼之出没,献奇呈怪,如在儿席之侧,诚一方伟观也。”流淌于郭坑的北溪比较平缓,在郊野公园和芦洲古渡口可一览无遗。溪水十分清澈,在阳光照射下闪闪烁烁,几艘小船在水上慢悠悠地行驶,几朵白云映入溪面飘浮,三两只鸥鸟在蓝天下飞翔,突兀间急下水中觅食鱼儿激起刹现即逝的涟漪。水道宛若抒情乐曲那样地曼妙,悦目赏心!

以郊野公园步道为起点,连接着郭坑整条环形生态绿道。这条生态绿道是近年来郭坑镇的精心之作,成为郭坑一张亮丽的名片。郭坑镇党委书记简达偏向我介绍,生态绿道依据地形就势而建。沿着山边、水边,还有路边蜿蜒穿行,并以绿道为藤,以藤结瓜的方式串起十里花溪、福建省自行车训练竞赛基地,还有包括北溪郊野公园、霞冠古石楼群、芦洲古渡口,以及扶摇关帝庙、东溪农场、洛滨村等美丽乡村景点。生态绿道环郭坑镇全域绕行而建,全长42公里,已完成12公里北溪滨水绿道和10公里郊柏线至东溪农场山地道路建设。

我们应邀乘坐观光电瓶车慢行在生态绿道上,一路沐浴在和暖的春风里,呼吸着郊野的新鲜空气,像过电影般浏览一幕幕青山绿水的旖旎景色,时不时要发出声声赞叹!我在观光中发现,这生态绿道不纯粹为了旅游休闲而设置,路两旁山坡上种植有成片成片的苗木花卉,有凤凰木、榕树、黄花槐、紫荆、樱花、罗汉松、蓝花楹、黄花风铃木、火焰木、竹柏、小叶榄仁、美人树、白扇菊花、神马菊花、含笑花、鸡蛋花、三角梅、茶花、七里香、桂花、等等,显然是郭坑重要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郭坑镇党委委员沈怀斌曾从事过林业工作,他在我采访时告诉说,如今郭坑种植苗木花卉有20多个品种,总面积约达1.4万亩,经济效益可观,成为一项支柱产业。

分布在生态绿道两旁的苗木花卉基地,常年透绿,四季有花,既装扮了生態绿道,又是富民筑梦圆梦的地方。

东溪农场场长黄宝华讲了一个“一棵树救活一个村”的故事。黄宝华当过郭坑镇篁卿村村主任。他说,过去篁卿村主要种植甘蔗,产业结构单一,年年收益不好,有的家庭生活难以为继,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冷落的村庄毫无生气。从2006年起,郭坑镇党委、政府带领篁卿村两委进行调查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村实际的特色种植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确定,利用当地九龙江积淤的沙洲地优势,推进榕树苗种植基地规模化建设。十年磨一剑,以部分家庭户成功种植为典范,推动村民普遍种植。全村共发展有400多个榕树苗种植经营户,拥有榕树苗地1600余亩。经营效益显著,每亩年盈利达2—3.5万元,一个普通家庭年收入约6万元。随着榕树苗种植基地做大做强,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不断吸引在外务工村民返乡创业,还出现众多种植、培育、嫁接、销售等能手,更有外地经营花卉的企业,进村加入榕树苗种植队伍,村里一改死气沉沉的景象,又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力。如今,篁卿村榕树苗木蜚声国内外,成为漳州市出口欧、美、韩等国家培育榕树的出口基地。

因种植经营苗木花卉获益的,不只篁卿一村村民。据统计,郭坑注册备案的种植苗木花卉家庭农场或合作社,有三四十家之多。较大规模花木种植的有:永盛家庭农场、聚德缘家庭农场、江畔家庭农场、永旺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达花卉合作社等。规模化的苗木场有:华祥苗圃、博农园林、博香园林、郑英溪苗木场、陈伟松苗木场等。

汐浦村临水而居,2014年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宜居而富美。该村党支部村委会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把土地流转,作为发展高效农业增收工程,提高为现代农业,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2016年10月27日成立的“龙文区绿林鲜花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典型。合作社社长简剑锋带领合作社50名社员,从事生产鲜切花产品。主要引进日本白扇菊花、神马菊花等优良品种,全部实现订单销售,远销日本、韩国等市场。2017年,合作社每亩年纯收入达到4至5万元,现代农业设施提供300个就业岗位。

顺着生态绿道往东北方向行驶,观光电瓶车最终把我们送到郭坑镇东溪农场。东溪农场属于镇办农场,建立于1964年,区域面积约1.9平方公里,共50户161人口。时序转移,往日的农场全改变了模样。我在这里看到的,是一座有着独特山水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

进村入口处,种植有各类绿化苗木,还颇有创意地设置了稻草牛、稻草屋和稻草人等景观,给村野增添活泼的气息。走在村庄的主干道上,可以欣赏路边围墙诸多文化创意彩绘。来到“望秋水”“云何住”休闲广场,观水望云,听着远古爱意浓郁的故事,放飞飘渺的梦幻般思绪,确也感受到别有一番的情趣。尤其吸引人的是那座“承泽楼”,俗称“小姐楼”,为当地闻名古建筑。“承泽楼”始建于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距今120多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主楼方形两层面积483平方米。主楼两侧各有一排护厝,护厝各有一个拱卷门,门框下都是整块的长方形花岗岩,上部则用油标砖砌成,在主要位置上有“枪口”和“瞭望孔”。近年整座楼修缮一新,是一处重要的参观点。为什么称“小姐楼”,这里有一段凄美的故事,听了令人心酸,我不忍再重述了,让游客自行浏览时,听听当地人是怎样说的。除了人文景观之外,东溪农场域内还建起福建山地自行车运动训练基地。契合郭坑镇打造成闽南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小镇的目标,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东溪农场正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我以为,郭坑北溪畔上这条生态绿道的规划与建设,也是镇领导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让“田园变乐园,林园变公园,家园变花园”,所作的“梦”,而当前正在一步步地圆这个“梦”。正如简达偏所说的:“这条生态绿道是郭坑发展全域旅游的一条主轴线。通过这条主轴线,要实现生态+乡村旅游、生态+体育运动、生态+健康养生、生态+文化交流,还有生态+现代农业这样一些产业发展目标。把这条绿道建设成市民的健身道,游客的休闲观光道,农民的增收致富道,从而把郭坑打造成厦门、漳州城市的后花园。

北溪水畔,郭坑人“筑梦”的好场所,“圆梦”的幸福地!

责任编辑 石华鹏

猜你喜欢
苗木花卉东溪郊野
黑马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醉游东溪,千年古韵入梦来
2018首届乐陵苗木花卉展销会开幕
中部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战略探索
结合南海子郊野公园市政规划咨询设计浅谈城市郊野公园市政工程
《东溪四月》(水粉)
东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