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在贵阳召开

2018-12-17 07:11
中国园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副理事长风景园林贵州省

金 花

马 琳

2018年10月20—22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贵州省风景名胜区协会、贵州省公园绿地协会、贵州大学、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贵州省盆景协会、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贵州省林业学校协办,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林业厅、贵阳市生态委、贵阳市观山湖区绿化处、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贵州省驻园办公室为支持单位。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来自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等共计15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中国园林》杂志社对大会全程进行了网络现场直播,共有25万余人次参与了在线观看(图1)。

20日上午的开幕式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贾建中秘书长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晓丽,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席詹姆士·海特(James Hayter)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陈重理事长,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刘炳银副主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园林绿化处张俊副处长,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风景名胜区曹鸣凤处长,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张剑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原建设厅副厅长王翔,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王磐岩,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子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杨锐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园林绿化局原副局长强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夏颖彪,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园林集团原总工程师周如雯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图1 大会现场(杨大伟摄)

刘炳银副主席、张剑副理事长、詹姆士·海特教授和陈重理事长分别致辞。

刘炳银副主席在致辞中提到风景园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一门学科,如何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本世纪的话题,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共享学术成果,促进风景园林交流,促进行业发展。

张剑副理事长首先感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选择在贵州举办此次年会,为贵州风景园林建设带来了新的希望。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对贵州的风景园林提出宝贵建议。

海特教授希望这次来访能够了解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在国际上所面临的挑战,加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与IFLA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陈重理事长代表主办方——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和大会组委会对所有参会人员表示诚挚的欢迎,对所有的支持、承办、协办和赞助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大会共设8场主旨报告。20日上午的主旨报告由高翅教授主持。

孟兆祯院士作了题为“传统园林融入美丽中国创新发展”的报告,他讲道:美丽中国在锦绣河山的天然物资基础上唤起中华民族的主观能动性,要建设生态良性循环、风景清新美丽、广大人民乐于遨游其中的乐土。“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以明旨、相地、借景、布局、理微等设计理法为基本理论,介绍并分析“琼华仙玑”园如何巧于因借、汲古创新,做到山水相映、景面文心,将传统园林融入美丽中国建设和创新发展之中。

海特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的报告,阐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在IFLA中所作出的贡献,相信IFLA和CHSLA能够有更加长远和坚实的合作。风景园林需要与自然系统和当地居民合作,结合工程学、材料科学、新技术和可持续的实践,风景园林作为组织动力在城市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风景园林师可以去引领复杂的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保峰教授作了题为“关注场所,谦和建造”的报告,提出传统营造模式应顺应环境、因地制宜。分别从项目的选址、顺应地势、场地营造、建筑节能、建筑特色、材料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对自然环境中建造的思考,用实践诠释了“关注场所、谦和建造”的理念。

图2 主旨报告互动交流(乐晴摄)图3 分会场(王平摄)图4 颁奖现场(乐晴摄)图5 大学生设计竞赛展(杨大伟摄)

20日下午的主旨报告由王磐岩副理事长和杨锐教授主持。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原局长、总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副理事长施奠东作了题为“杭州西湖——世界风景园林”的报告,讲道西湖是世界风景园林的杰出范例,它来自于自然,得之于人工。西湖的数字格局可归纳为:一湖、二塔、三岛、四堤、五园、六水、七寺观、八胜景、九峰岭、十景。诠释了中国风景园林“天人合一”的核心理论。

北京林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张启翔教授作了题为“中国风景园林植物多样性及种质创新”的报告,介绍了中国风景园林植物多样性的特点和遗传育种工作进展,讲述了对中国植物多样性资源建设人居生态环境的看法: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中国观赏植物资源特点,认识植物对风景园林学科提升的重要性,为人居环境建设做好基础工作。

张剑副理事长作了题为“贵州山地公园标准体系建立的条件”的报告,介绍了贵州省的自然资源、山地自然景观资源,讲述了建立标准体系的依据,为保护和利用好山地公园的资源,应构建起科学的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建设和业态技术标准体系,为山地公园永续利用提供技术条件及依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周向频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遗产价值评估的近代公园保护更新策略探析——以上海漕溪公园为例”的报告,从5个方面对近代公园保护更新策略进行了探析。并提出,目前越来越多的优化评估方法开始运用于遗产价值评估,这些方法与途径为我国近代公园的遗产价值评估与保护更新提供了新的参考。

李雄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的绿色使命与美丽担当”的报告,提出当前中国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挑战。提出基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市灾害防控,生态绩效,生命综合体的风景园林响应。

会后针对主旨发言内容进行了互动交流,由杨锐教授主持。与会者积极参与提问,气氛十分热烈(图2)。

10月21日,共设6个分会场,分别为“绿色基础设施”“城市风景园林”“乡村风景园林”“风景园林植物”“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和“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分会场”(图3)。

21日下午的闭幕式由贾建中秘书长主持。各分会场负责人分别对各个会场进行了总结汇报,闭幕式上还进行了大学生设计竞赛、年会优秀论文、优秀科技成果、园林工程项目负责人首批人才、年会赞助单位、年会优秀组织单位等颁奖活动,《中国园林》杂志社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图4)。

最后,李雄教授对年会进行了总结。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号召每一位风景园林从业者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之中。本届年会通过8个主旨报告、6个分会场、89位专家发言、实地考察学习,以及论文评审、大学生设计竞赛展、优秀科技成果评选等方式,完美地解读了“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的主题(图5)。

猜你喜欢
副理事长风景园林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学会副理事长赵祥模教授当选陕西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副理事长刘少利当选委员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中国自行车协会 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百年巨匠——访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讨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