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BR工艺用于石化污水预处理中试研究

2018-12-17 01:14刘彩丽陈慧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8年6期
关键词:活性污泥生物膜水量

刘彩丽,陈慧

(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水务部,湖南岳阳 414014)

某石化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活性污泥组合工艺(O/O),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段采用组合填料,由于填料板结、溶解氧等工艺参数难以控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20%,因此,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活性污泥段COD去除效果及装置抗大水量冲击能力,一般控制活性污泥段池内污泥浓度在12~15 g/L,为常规工艺的2倍以上,导致中沉池污泥负荷过高,出水夹泥严重,出水固体悬浮物(SS)平均值在150 mg/L以上,影响出水水质。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是一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的生物处理工艺,其填料具有富集、稳定生物菌的作用,在曝气过程中能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与低浓度活性污泥法组成复合工艺,能有效保障污水处理效果和装置整体抗大水量冲击能力。文章探讨了MBBR工艺处理石化污水的运行参数,采用运行优化参数,应用MBBR—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不同工况污水,能减少活性污泥段负荷,大水量冲击下,减少沉淀池跑泥现象,保证了处理污水效果。

1 试验

1.1 试验装置

中试装置:设计水量为3 m3/h、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 h。污水在配水箱通过调配达到COD、pH值等进水指标,进入设有污泥回流装置的MBBR池,经沉淀后排放,其工艺流程见图1。

1.2 试验方法

1)MBBR生物膜培养

试验装置启动,开启曝气,间隔1周分2批投加填料,确保填料充分润湿,实现基本流化。从O/O装置曝气池向试验装置接种活性污泥3 m3,闷曝24 h后关闭曝气,混合液静置2 h后,从放空口排除底部污泥。开始阶段控制进水COD在500 mg/L左右,pH值为6~9,初期采取间歇进水,初次进水时间段为6 h/d,每5 d为一个阶段,每次提高进水时间6 h,直至达到24 h连续进水,启动阶段完成,生物膜培养阶段结束。

图1 试验工艺流程

2)冲击试验方法

COD负荷冲击:在MBBR工艺段控制运行通气量为90 m3/h,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即进水流量为3 m3/h,通过投加淀粉提高进水COD负荷进行试验。

大水量冲击:在MBBR工艺段控制通气量90 m3/h,在设计水量3.0 m3/h的基础上,水量按4.5 m3/h、5.0 m3/h、6.0 m3/h递增,进行水量冲击试验。

1.3 分析方法

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pH值采用笔试pH计测试,污泥指数采用重量法测定,环境监测氧参数(DO)采用便携式溶解氧仪测定,生物相用显微镜直接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1 MBBR 填料挂膜

挂膜阶段污泥镜检照片见图2。由图2可看出,经过20天的生物膜培养,MBBR填料上的生物膜中钟虫、累枝虫、轮虫丰富,还有适量丝状菌生长,说明挂膜成功[1]。

图2 挂膜阶段污泥镜检照片

MBBR生物膜培养期间,污泥闷曝24 h,混合液静置2 h后,需排除污泥,以避免活性污泥对新生生物膜的营养争夺。启动期间,微生物开始附着于填料表面,生物膜活性较好,装置出水COD基本能控制在100 mg/L左右,COD去除率大于50%,最高达到94 %。

2.2 MBBR 运行参数

2.2.1 通气量

MBBR中的填料依靠曝气扰动、水流的提升作用而得到循环移动。合适的气体流量使反应器中的填料完全流化,以保持高的传氧效率[2]。通气量对MBBR工艺COD去除率的影响见图3。

图3 通气量对MBBR工艺COD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当通气量小于90 m3/h时,COD去除率变化不大,当通气量为90 m3/h时,COD去除率增加明显,继续增加通气量至100 m3/h时,COD去除率增加不明显,表明继续增加通气量对COD去除率的提高无明显效果。为节约能耗,试验确定90 m3/h为最佳通气量,最佳通气量下曝气强度为5 m3/m2,测定溶解氧在3 mg/L左右,污泥浓度在1.0 g/L左右。

2.2.2 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COD去除率具有较大影响,见图4。由图4可以看出:COD去除率均随HRT的延长而增大,当停留时间为10 h时,COD去除率为87.46%,出水COD为89.3 mg/L;继续延长停留时间,COD去除率曲线趋于平缓,效率提高不明显。故确定最佳HRT为10 h。

图4 水力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3 MBBR 工艺稳定性

2.3.1 COD 负荷冲击

进水COD负荷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当进水COD为400~1 000 mg/L时,COD去除率大于80%;当进水COD为1 500~2 000 mg/L,COD去除率仍超过70%,COD去除效果较好,此时进水COD负荷为实际工况设计能力的1.5~2.0倍,表明MBBR工艺耐COD负荷冲击较好。

2.3.2 大水量冲击

进水量对MBBR工艺出水COD的影响见图5。

表1 进水COD负荷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图5 进水量对MBBR工艺出水COD的影响

由图5可知:装置出水COD随进水流量增加呈缓慢增加趋势;在进水流量为6 m3/h时,出水COD在200~300 mg/L;装置COD去除率随进水流量增加呈递减趋势,但COD去除率≥50%。

当进水量为4.5~6 m3/h时,MBBR池出水有夹带细碎污泥现象,该部分污泥具有较好的活性,对后续二级活性污泥单元运行没有明显影响;当进水量达到6 m3/h时,MBBR工艺COD去除率仍在50%以上,耐大水量冲击能力强,可承担O/O装置50%的COD负荷,大大降低该装置活性污泥段负荷,从而实现曝气池低浓度活性污泥运行的目标,保证装置水处理达标排放。

3 结论

MBBR工艺处理石化污水的最佳工况为曝气强度5 m3/m2,HRT 10 h,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最佳工况下COD负荷冲击试验表明,当进水COD质量浓度在1 000~2 000 mg/L时,COD去除率仍高于70%。大水量冲击试验表明,当进水流量达到6 m3/h,HRT为5 h时,COD去除率能稳定在50%以上。采用MBBR—活性污泥复合工艺能够降低活性污泥段50%的COD负荷,从而实现曝气池、沉淀池低污泥浓度运行的目标。该复合工艺可用于O/O装置改造。

猜你喜欢
活性污泥生物膜水量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
活性污泥系统ASM2d模型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的溶解氧增益调度控制
基于水力压裂钻孔的注水量及压裂半径的应用研究
分散药包千吨注水量的水压爆破
光动力对细菌生物膜的作用研究进展
NY3菌固定化及生物膜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活性污泥对管式多孔α-Al2O3陶瓷膜支撑体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