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学写作(四)

2018-12-17 04:48于晓冰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罗敷爬树马蹄

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擅长绘画和书法,艺术素养极高。他在位时将绘画置于一个重要位置,注重翰林图画院的建设和对画家的培养。他常常以诗句为题,让画家按题作画,考查画家的本领。

一次,他出了一道题叫“踏花归去马蹄香”。面对这个题目,画家们面面相觑、绞尽脑汁,有的画了似锦的繁花,再辅以一个人骑马赏花;也有的不突出花而突出人:夕阳西下,一个扬鞭策马的潇洒少年正向家的方向奔去;还有的专门在马蹄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突出了四只大大的马蹄。

唯独有一位画家,他用这样的构思完成了作品:夏日的黄昏,一位潇洒少年乘着骏马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翩翩起舞。

这幅匠心独运的作品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获得第一名。因为他整体关照了诗意,不但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了“踏花”“归去”和“马蹄”,还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于晓冰蝴蝶追逐马蹄巧妙地表现了“香”这个不太容易用绘画直接表现出来的气味。

绘画史上,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

一次,老舍先生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已经九十多岁的著名画家齐白石作画。这个题目的难度不仅在于要用绘画来表现声音,而且还要有“蛙声十里”,从空间上也极难展开。但白石老先生不但做到了,而且这幅画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名扬海内外。

他用焦墨画了两壁山涧,中间是湍湍急流,远方用石青点了几个山头,水中画了六只顺水而下的蝌蚪。青蛙妈妈在山的那头,蛙声顺着山涧飘出了十里。不画青蛙,而画蝌蚪,让人自然联想到蛙声。画面不可能展开到十里,却可以用山间的急流来展现“出山泉”,由此让人体会到画面的纵深之感。

其实,不仅绘画中会使用这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常常用到这种手法。

古典美学的经典之作《艺概》的作者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他所讲的,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侧面描写。

比如,我们来看这样一首诗:

军行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备注]这首诗的作者历来有争议。《全唐诗》中该诗也被收录到王昌龄的诗作中,题作《出塞二首》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骝马就是黑鬃黑尾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跨白玉鞍”就是新配了白玉的马鞍。不写人,而写骏马,写玉制的精美马鞍。人物没有出现在文字中,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战罢沙场月色寒。”写战争,不直接写战况,而写“战罢”。用“月色寒”三字来修饰“沙场”,一种肃杀清冷之气在不经意间透出纸面。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这两句不能不让人拍手赞叹。寥寥数语,依然没有直接写将军,而是写城头还在敲响的战鼓,写沾染了敌人鲜血、血迹还未风干的宝刀。但此时这位将军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不仅仅是英姿飒爽了,而是骁勇善战。既英姿飒爽,又骁勇善战,何其光彩照人!

古代各种诗文作品中,这样的侧面描写屡见不鲜。

比如,《陌上桑》中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不直接写罗敷的美貌,而写众人被罗敷的美所倾倒的不同情状。

再比如,《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不直接写杨贵妃的回眸一笑,而写“六宫粉黛无颜色”,杨贵妃天生丽质、倾国倾城的美貌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不仅写人可以采用侧面描写,写景写物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草木写之。”

比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看似写游鱼,实则写水之清澈见底。这也是用了侧面描写手法。

需要注意的是,诗歌创作和散文小说等的创作不完全相同。诗歌因为字数的限制,往往择取一面来写,仅仅用侧面描写,就可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但如果是散文或者小说,仅有侧面描写而没有正面描写,会让人觉得有些空洞。“强攻”的时候用正面描写,不宜“强攻”的时候就可以迂回包抄,用侧面描写。这样正侧面相结合,所写的人物也好景物也好,才更立体、更丰满、更鲜活生动。

学生例文

我依然坚强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初二 许萱

指导教师 方印

考砸了。我失魂落魄地走上天桥,自尊心就像被怪物吓跑的孩子,仓皇而逃,胸口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让我喘不过气来。

一旁高大的杨树像个冒失鬼,伸长的枝条挡住了天桥一侧的路。无情的北风没有给它留下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枝条突兀地衬托着灰蒙蒙的天空,也衬托着我失落的心情。

回到家,我独自坐在窗邊,听窗外北风怒号。我抬起头,想“仰天长啸”,却于不经意间瞥见窗台上摆放的一盆长寿花。那是我上小学时种下的,虽然现在还是一副矮矮的、弱不禁风的样子,却是我见过的最坚强的一株花。

记得去年寒假,我和父母外出游玩,长寿花十几天没人照顾。路上爸爸还半开玩笑地说:“你的花肯定死了,你就等着为它‘收尸吧。”谁知我们回家后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死,还开出了黄色的小花,尽管底部的叶子已经干枯脱落,但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们欣赏它的“英姿”。

看着这株小小的、顽强的长寿花,我陷入久久的沉思。现在的我和这盆花有些相似,但我只是一次考试失利,这和它十多天缺水、性命堪忧的情况难以相提并论。对比之下,我显得多么不堪一击。是的,我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刺眼的成绩对我何尝不是一种激励?我的心渐渐明朗起来,我应该化郁闷为力量,更加努力。即使将来再次遇到挫折,我也要像长寿花一样,顽强地逆流而上,永不放弃!

一天,再次走过天桥时,我竟然发现,杨树那些曾经光秃秃、干巴巴的枝条上已经萌生掩饰不住的绿意。我知道,这是杨树绿荫遍地的开始,也是我只争朝夕的开始。

等到阴霾散去时,我坚信我依然会站在阳光下。

教师点评

除了直接写自己的心情,小作者还写了光秃秃的杨树枝条、灰蒙蒙的天空和扑窗怒号的寒风,把自己的痛苦一下子衬托出来。她也不直接写长寿花十几天没人照顾的状态,而是插入爸爸的话来反衬其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叙述使得文章显得跌宕起伏有韵味。

(方印)

有你的日子,春风十里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三

吴慈仁

指导教师 靳育红

我个性张扬,曾经狂妄地认为,任何人都不如我。

画画是我唯一的爱好。我爱画冬天,漆黑的墨汁在暗黄的宣纸上流淌,整幅画作黑暗又狂妄。可不巧的是,老师们都喜欢明媚的春景,对我内心的写照不屑一顾,直到我遇到了他。

当我毅然地把那幅刺骨的寒冬画作交给他时,他先是有些惊讶,而后竟露出些许赞许的眼神。我有些愕然,他轻轻抽出一支碧绿色的笔,在那干枯的树枝上轻轻点了几下,又画了几笔。

我一把抢来,冷言道:“别改我的画,不收拉倒。”他也不恼,指着画跟我说:“你的严冬画得很有意境,但是有些死板,整幅画都是暗色调。你看,我在你的画中画了几缕春风和被春风吹开的绿意,是不是好多了?”我感到有些好笑,哪有画春风的呀?那么一点儿春风能有什么用?

他开始给我单独布置作业,仍旧让我画寒冬,但是必须要画“春风”。我只是认真画出一幅看上去很扎心的作品,又随手涂上几点绿。

这样一次又一次,我的画卷上绿意增多了,风、雨、绿植……黑暗在逐渐减少。

渐渐地,一年过去了,我已经上初三了。开学后的第一幅作品我便画了春天。画里即使还有些黑暗的影子,春风却早已不是几缕,而是铺满了整幅画,令人心醉。

可惜的是,初三的压力让我不得不放弃绘画。最后一堂绘画课后,老师叫住我,送给我一本厚厚的册子,里面是我从一年前到现在交给他的所有作品:绿,从只是几点到一片,再到如今的整幅皆是。

我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老师,您的春风不仅吹进了我的画里,让我收获光明;还吹进了我的心里,温润了我,也改变了我。

教师点评

本文小作者用绘画时喜欢表现黑暗,间接表现自己的叛逆心理;用老师要求画春风,间接写老师的关爱;用绘画中绿意渐多、黑暗渐少体现自己的情感变化。文末点明主题:春风是老师的爱,正是老师的爱改变了他。

(靳育红)

爸爸教我爬树

北大附中初二 夏商周

指导教师 史笑菲

我的老爸胡子拉碴,一头鬈发,额前有一小绺刘海儿,颇有一点儿老艺术家的风范。我最佩服爸爸的,是他爬树的本领。

他第一次教我爬树是在一个春天,那时我才上一年级。那次,他面带微笑,用大手抓着我,把我领到门前那棵大树下。这是一株无比粗壮的梧桐树,树皮发白,绿绿的叶子让大树看起来生机勃勃。树的直径有近一米,两个人都环抱不过来。这时,爸爸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到第二根树枝上。”我抬头看着大树,一下子就song了,吓得直往家里跑。不料爸爸抓住了我,在我耳边大喊:“你必须做到!”无奈,我在他的强迫下颤颤巍巍地爬上了树。这便是我第一次爬树的经历,也是我第一次与老树相识。我当时只感到害怕,并没有发现爸爸欣慰的笑。

我渐渐长大,爸爸却悄然变老。一年夏天,爸爸又一次把我领到老树前。这棵树像一个屹立的巨人,仍旧高大粗壮。这一次,爸爸的要求更高了,他让我爬到大树最高处。而我并不像上次那么害怕,也许因为我长大了,总之,我兴冲冲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令我没想到的是,爸爸居然和我一起爬起来。我兴奋地说:“来呀,追上我!”爸爸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爬着。而我似猴子一样向上蹿,大滴大滴的汗水从我头上落下。快爬到最高处时,我非常激动,双手高挥,甚至忘了自己在树上,结果一脚没站稳,滑了下去。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托住了我的脚,我回头一看,是老爸,他正笑着看着我。我看得出他有一些吃力,但他努力向上撑着,让我继续向上爬。当我抓住最高處的树枝时,他笑了。

不久前,我和爸爸又爬了一次树。秋天的黄昏,夕阳西下,几朵橙红色的云飘在光秃秃的树后。我和爸爸来到树下,我个子很高,爬树很容易,但老爸仍激励着我,以为我还是那个怎么也长不大的孩子。他在我的身后默默地爬着,很少说话。他爬树的动作不像以前那样灵活了,有时候,我也会偷偷地等一下他。爬到最高处时,我和爸爸抱紧树干向下俯视,我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不会拒绝任何的向上攀登,更不会拒绝一棵大树在心中萌芽、生长。

教师点评

随着小作者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爬树爬得越来越快,而他的爸爸总是默默地陪伴着他,默默地支持着他。小作者写爬树,从春天写到秋天,又暗写父亲逐渐衰老,这种侧面衬托体现了父爱,充满温情,引人回味。

(史笑菲)

猜你喜欢
罗敷爬树马蹄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会爬树的鱼——弹涂鱼
马蹄子与北海道男人的选择
吃“马蹄”
爬树
陌上桑
马蹄岛(男中音独唱)
会爬树的鱼
河口动物 马蹄蟹
桑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