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

2018-12-17 09:15邓心言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7期
关键词:粉墨京戏才子佳人

邓心言

儿时家乡的旧戏台上,伴着声声锣鼓,才子佳人粉墨登场,光影交错之中,隐约可见佳人泪眼蒙眬胧,琵琶鼓里铜锣笙,似实似虚;西皮之下二黄声,似真似梦。

每年过端午或者重阳节的时候,在我们镇的广场上总会有演出,我听外公说,那戏台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搭建的,用来丰富人们娱乐生活的。

我们家乡的人们大都喜川剧,大家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戏台子每年都会演京戏了。我想,年年都看川剧的变脸,大家肯定也会觉得没意思,譬如那时的我。

我看的第一出京戏是《贵妃醉酒》,彼时年幼,只知道那失宠的贵妃拥有绝世容光,艳丽动人,强颜为欢之间,隐约可感到那美艳粉墨背后的寂寞,无奈与执着。

此一折,伴弦歌,可有闻者泪渐落。

尊贵的她,引得水里的锦鲤,天上的雁儿,都来朝拜,可失宠的杨玉环却忘不了迟迟不来的圣驾,以为玄宗来了,却不过是奴才们的玩笑,她沉浸在自欺欺人的绮梦中。

“呀——呀——啐——”

这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她好一似嫦娥下九重。

那身行头,那婉转的腔调,令我记忆犹新,自那时以后,我便爱上了京戏。

我一直记得,令我潸然泪下的是《霸王别姬》,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真是难以细说从头。

“大王慷慨悲歌,令人泪下——”

伸出兰花手,拭去泪水,末了,道:“待妾身曼舞一回,聊以解忧如何?”

一个濒死的女人尽心尽力去讨好一个濒死的男人。

她拔剑,戏台上是灯影流恋,独留霸王自刎乌江边,看客一个劲儿地叫好,只有我心中压抑难耐。

一直以来,我常常幻想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角儿,水袖长拂,涂上脂粉颜色,演绎情情义义,恩恩爱爱,不似人间烟火。

是了,比起欣赏戏台上的才子佳人,我有了另一个更高的追求,我何不成为那才子佳人呢?

幸运的是,上了高中,我碰到了吴老师,教京戏的,于是,我便开始跟着她学习。

她教我唱《梨花颂》,是一首京歌,旋律上口,歌词优美,宛如一段前尘旧梦。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

白居易有一句诗:“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一开始,我唱出来的声音很闷,听上去不亮,说实话,我自己其实是感觉不到的,是吴老师告诉了我,我才试着去纠正。

她告诉我说:“唱的时候,要试着用丹田发声,腹部用力,不能只用嗓子去唱,梅派的唱腔就是圆润而且明亮的,只能多听,多练,自己去想,去找到那个感觉。”

奈何,无论吴老师如何专业地教授,不管是让我弯着腰唱,还是她压着我的小腹唱,我始终找不到唱戏的那种感觉,这让我很难过,不过,当我一想到当年家乡戏台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影影绰绰,便有了去钻研的动力。

社里有一位老先生,常常给学生们拉胡琴,我们都叫他外公。我把我的烦恼告诉了外公,他给我提了建议,说道:“唱青衣的戏,如果找不到感觉,可以学一学小猫的叫声,舌头放平,放松嗓子,让气顺着出来。当你感觉找对了的时候,你的耳朵就会感觉到有共鸣,那时候你就找到了你最亮的点了。”

从那以后,时不时就学两句小猫叫成了我的常态,每天下午在社团训练,我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梨花颂》,我希望我可以唱好。

晚上回了寝室,对着绿色的墙壁,我依旧不知疲倦地唱着,以至于最后我的室友们都会唱这首京歌了。

直到有一天,吴老师告诉我说我终于找到了一点唱戏的感觉了,那一刻是真的高兴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只要肯坚持练习,总会有起色的。

《贵妃醉酒》是我打小就想学的一出戏,如今终于有了机会,每次唱戏,总能伴着外公的胡琴,心头说不出的畅快。

自己唱《醉酒》,才明白杨贵妃容为何颜绝色,粉妆玉琢,却把眉头紧锁。

佳人乱世,家国沦落,皆说红颜有错,丽质成祸,红颜天妒命薄。

时光重叠在年少的我青衣水袖清唱一曲,恍惚旧影与眼前重叠;抹掉粉墨,露出自我,泪水流了,都是真的。

渐渐地,我会的戏段多了起来,特别是在得到学校京剧社创始人金老师的指导以后,我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凤还巢》里面有两句散板对我来说特别有难度,金老师纠正了我的站姿,告诉我唱戏时吸气要吸一大口,然后在唱的时候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吐,肚子自始至终都要收紧,我每每唱得腰酸背痛,却不知为何,总是坚持了下来。后来,又得到了吴老师在身段上的指导,水袖花,基本功,如今这一段已经是可以唱完了。

我还没有坚持哪一种爱好坚持这么久,三分钟热度的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坚持和坚守,也希望能一直在喜欢京剧,学习京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电影《霸王别姬》中用“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这八个字来形容京戏,是了,郎骑竹马来的戏,花影重叠的戏,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永不落幕,永不散場。

猜你喜欢
粉墨京戏才子佳人
脚下掘进
留在心中的那份挚爱
留在心中的那份挚爱
粉墨
浓墨重彩
论京戏运用新媒体去吸引青年观众的可行性
On “Xi”
论明清时期才子佳人小说的择偶观
浅谈《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思想
Applying Narrativ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Tex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