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咤风云四十载 气象卫星显神通

2018-12-18 09:03杨军
卫星应用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气象卫星风云气象

1977年,我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正式命名为“风云一号”,从此开启了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新纪元。四十多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风云气象卫星“叱咤风云”,成为太空中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随着1988年风云一号A星发射成功,中国结束了没有气象卫星的历史。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成功发射了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包括8颗极轨气象卫星和9颗静止气象卫星,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具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风云气象卫星从整体上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发展,实现了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静止轨道卫星形成“多星在轨、统筹运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格局。

目前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已达到国际同类卫星先进水平,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同时也是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的值班卫星,正在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多家用户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风云卫星可对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极端天气、气候和环境事件进行及时高效观测,是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在服务“一带一路”、服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习近平主席在 2018 年就曾多次提出中国愿意利用风云气象卫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等提供气象服务。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实现气象的“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这对提升风云卫星监测和应用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迫切需求。后续将研制和发射风云四号02批和风云三号03批静止和极轨气象卫星,建立风云四号卫星双星运行、在轨备份的业务格局,建立风云三号上午、下午、降水、晨昏四星组网观测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全球覆盖的气象遥感业务体系。预计到2030年左右,我国第三代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将形成全球观测系统,对地球气候系统进行全天候、全天时、三维、定量探测,满足我国气象、水文、农业、防灾减灾、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等需求,将有力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

古人靠抬头看天、经验和占卜来观测和预报天气。“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等谚语记录了古人们的看天经验。从经验传承,到现代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人类每一次为洞悉天气变化所作的努力,都为社会生产生活的有序运转提供了保障。风云卫星四十多年发展取得的众多科技成果提升了我国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而它们也将助力智慧气象,构筑我国气象事业的未来发展之路,造福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联系我们

weixingyingyong@126.com

猜你喜欢
气象卫星风云气象
气象树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专栏:红色气象 别有洞天
“风云”眼中的世界
极轨卫星派
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气象卫星,助力“一带一路”
大国气象
象甲风云
H-2A发射“向日葵”9气象卫星
美空军又一退役气象卫星在轨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