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文献综述

2018-12-18 19:34白婧
世界家苑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综述

白婧

摘 要:本文对国内9家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有关《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的文献进行收集,将它们分为乐曲本体、风格内涵、记谱问题、演奏教学四个研究方向,从中梳理出国内有关《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的现有成果、侧重对象以及发展趋势,继而探讨该领域未来尚可继续挖掘的研究论题。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核心期刊;综述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是世界钢琴艺术史上的宝贵遗产,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的创作时间从1795年持续到1822年,跨越27年,占据了贝多芬创作生涯的鼎盛时期,集中体现了贝

多芬一生的创作理念、风格和技法,推动了西方音乐向浪漫主义时期迈进,是人类宝贵的音乐财富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因此,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理论家、演奏家的普遍关注,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此,笔者依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音乐类的9家权威核心刊物——《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音乐艺术》、《黄钟》、《音乐创作》、《交响》,上发表的23篇文章进行分析研究,将它们分为乐曲本体、风格内涵、记谱问题、演奏教学四个研究方向,从中梳理出国内有关《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的现有成果、侧重对象以及发展趋势,继而探讨该领域未来尚可继续挖掘的研究论题。

一、关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乐曲本体的研究

这类研究立足于对乐曲本体的和声、调性、旋律、节奏、曲式等要素进行分析,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首作品它的骨骼和血肉是如何构架起来的。这类作者通过对乐曲的每个部分,甚至到每一乐句的详细分析,让我们除作品创作背景外,真正理解和认识它的结构设计、乐思发展,欣赏作曲家的音乐智慧。

例如:姚锦新的《贝多芬第十钢琴奏鸣曲(作品14之2)第一乐章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02期),这是一篇在姚老先生70岁之际,《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约稿,开篇简单明了直奔主题,从作品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每一乐句着手进行详细分析,细致到每一个动机的发展,每一次转调的境界。进一步指出这首作品中作曲家想要向我们表达的欧洲启蒙和法国大革命时期,人类与大自然亲切、愉快的关系。同是姚锦新的另一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57(“热情”)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02期),采用同样的系统分析方式,通过归纳出乐曲首尾乐章同为f小调、“命运动机”、十六分音符的运用等手法,将作品表达的反侵略战争的革命情绪和爱国热情进行深刻剖析。黄瑞科《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 No.1)的第一乐章》(《交响》1995年04期),一文将贝多芬这首早期作品的乐曲本体分析与演奏实践相结合,为演奏者把握这首作品的风格神韵提供了参考。

除直接就某一首作品进行从头至尾的作品分析外,此类文章还有侯康为和王永振的《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交响》(1998年02期),立于32首整體的视角上,观察贝多芬在创作钢琴奏鸣曲时使用的旋律与节奏的关系、旋律与和声的关系、增值和减值的赋格设计、变奏手法的使用等,并将他们带到作品中明确举例、详细探讨。但是全篇没有一个标题,阅读起来逻辑理路不够清晰,显得较为杂乱。彭志敏《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读谱琐记》(《黄钟》1991年02期),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里众人争论较多的“小”问题进行探讨,站在小角度窥探贝多芬的大世界。钱仁平《一个被误会了的回旋奏鸣曲式乐章——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新析兼评相关陈说》(《音乐研究》2009年01期),此文作者通过对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再分析,将作品材料分为A、B、C三种,详细分析它们的发展及变体,指出原本在匈牙利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中将该乐曲简单判定为回旋曲式的错误,并重新判定其为回旋奏鸣曲式。在文末作者还指出国内曲式教学中经常把“回旋奏鸣曲式”与“奏鸣回旋曲式”的概念混为一谈,提醒读者们在以后的创作实践、理论研究中注意二者的微妙差别;陈楠的《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看几种曲式区别的标志——共性与个性的辨识》(《音乐创作》2014年08期),严格来说,该文不算是以研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为主要目的的文章,而是通过它们作为范例来辨别不同曲式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杨焱《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持续音技法的审美分析》(《音乐创作》2009年05期),从审美的视角,阐释了持续音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宏观角度积累与缓冲、微观角度烘托与描绘的应用价值,对后续研究持续音技法在贝多芬手中的运用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可以看出,此类文章中时间较早的3篇都是对单首作品的技术分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逐渐拓宽研究对象、更加深入提炼论点,技术分析之后进行总结分析再思考,认真审视作品中作曲家使用的作曲技法和及对它们进行审美分析。

二、关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内涵的研究

关于作品风格内涵的研究,是在作品本体分析基础上的深度提炼,这部分文章主要针对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境遇、精神信仰结合作品使用的音乐材料、发展过程、艺术形式,来剖析乐曲所表达出来的情绪、精神,领悟音乐作品的精髓真谛。

例如:廖乃雄的《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看贝多芬思想、艺术的发展》(《人民音乐》1978年02期/03期),这篇文章分两期发表,它站在贝多芬生活的历史社会大背景下,沿着时间的脉络,将贝多芬钢琴奏鸣套曲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与历史的发展相结合进行解读,揭示出作品所要表达的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和勇于斗争的反抗精神,有助于我们学习理解这套作品的音乐形象和艺术内容;马里《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点及其独创性》(《音乐创作》2013年04期),分别阐述了贝多芬早、中、晚三个时期不同的风格特色,并以作品Op.110为例,仔细分析了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独创性;王晔《谈标题音乐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告别>第三乐章》(《音乐创作》2010年06期),探讨了标题音乐的产生及浪漫派作曲家的继承,并对《告别》作为标题性音乐进行分析;张弛《从三部钢琴作品探贝多芬的“c小调情结”》(《音乐艺术》(2012年01期),一文选择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钢琴协奏曲》三首创作时间、风格、结构相近的c小调的作品,比较了三首作品在总体构思、主题设计、写作元素等方面的共同性,通过对c小调作品的对比,归纳出最具贝多芬性格的c小调情结的英雄色彩。

此类文章中有两篇同是研究贝多芬“悲怆”情感的。一篇是赵建斌《悲怆的情感 幸福的人生——论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交响》2001年01期),一文对贝多芬早期发现自己耳聋的个人痛苦境遇,及在18世纪下半叶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爆发这样的社会大环境背景下,艺术家们饱受压抑争取“自由、平等”的社会地位等贝多芬“悲剧情绪”到底从何而来进行了阐述。并以《c小调钢琴奏鸣曲》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感悟贝多芬精神和“悲怆”给今天人们带来的启示;另一篇是汪黎明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诠释》(《音乐创作》2011年04期),该文着重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音乐历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每个创作阶段呈现出的不同风格特色、以及《c小调“悲怆”钢琴奏鸣曲》三个乐章中所使用的各种音乐材料来对“悲怆”情绪进行诠释。笔者认为,这篇文章虽以“悲怆”诠释为论点,但对相关问题的阐述尚留下许多空间,如此种情感的成因、除在作品13号以外其他作品中的体现及它的内涵能量等。

此类文章中比较突出、较有代表性的当属上海音乐学院邹彦的《贝多芬(Op.31-2)的标题性内涵》(《中国音乐学》2012年03期),文章从乐曲开始主题的特殊性引申出这个主题是如何构成的,为何作者认为这个主题具有标题性。而后结合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和康德的《论崇高感和优美感》,对这首作品所体现的音乐与文学、音乐与哲学的关系进行解读。这篇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读者们学习和了解《d小调钢琴奏鸣曲》真正的文学、哲学内涵提供了详实有据的参考;此外,高拂晓的《从音乐作品的形式分析到内涵体验——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6)第三乐章为研究个案》(《黄钟》2012年04期),一文属于音乐美学研究范畴,通过从前人查尔斯·罗森和罗伯特·哈腾对Op.106的分析成果,结合对普通学生聆听这首作品后的审美体验所做的问卷调查,来验证音乐学家们是否解释了音乐的形式与内容的联系。而后作者又对这首作品及作曲家生活背景、性格特征、创作风格、精神信仰进行分析,来论证形式分析和内涵表现的关联。最后对四位著名钢琴演奏家在演奏这首作品的速度分析来揭示音乐表演对我们体验音乐与形式内涵的影响。文章使用了问卷调查与程序分析等研究方法,具有较为详实的理论依据。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最早关注这个问题的是廖乃雄,他于1978年便发表了此类文章,并且这篇文章也是笔者搜集到的,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最早的文章。

三、关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记谱问题研究

200多年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全世界出版过的版本不计其数,这些版本在音符位置、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连音线、踏板等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乐谱版本的选择就成为了演奏者及理论研究者要面对的一个头疼的问题。此类文章便是以钢琴家手稿为依据,对目前较有代表性的一些版本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差异所在及原因,为我们在选择乐谱版本上提供参考。

邹彦《<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记谱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4期),从宏观的角度,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16个《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刊本与贝多芬的亲笔手稿仔细对比,整理分析了导致乐谱版本存在差异四个重要环节:作曲家本人、乐谱编订者、乐谱制作者、钢琴音区的限制。但同时作者也提醒我们音乐是艺术,没有绝对的“好”、“坏”,我们需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乐谱,却不可刻板对待使问题僵化。这篇文章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为作品演奏者和理论研究者提供了辨别这些记谱差异的方法和途径。

王小力的《如何使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版本——从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的三种版本之比较学习使用不同的版本》(《音乐创作》2011年04期),对彪洛、施纳贝尔、阿劳三位同为钢琴演奏家所编注的三套著名的表演版本,以《“黎明”奏鸣曲》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从排版、触键、踏板、速度等方面一一对比,使演奏者可以根据个人所需选择自己合适的版本。

四、关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教学研究

演奏是将作品从乐谱变为真正可以聆听感受的音乐的唯一途径,是演奏者凭借自己审美标准对作品的理解感知,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二度艺术创作。这类文章有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作品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学习理解层面的理论研究;以及通过比较有代表性的钢琴演奏家演奏版本,来解析作品的演奏技巧和审美体验。

从教学实践角度进行研究的有:陈比纲《钢琴教学中的贝多芬奏鸣曲》(《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作者从作品的内容风格、什么是奏鸣曲式、作品中常见到的力度和强音处理方式、音色处理、踏板的使用等演奏时需注意的问题都作了说明,最后还向我们提供了可选的乐谱版本及由易至难部分奏鸣曲的演奏提示。是一篇对普通《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学习者很有实际价值的文章。杨爽《钢琴演奏中的三重认知模式——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为例》(《中国音乐》2007年04期),作者对在钢琴演奏中如何能够将作品完整诠释,提出以声音表现、审美内涵、文化语境的三重认知模式为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将三重认知模式带到我们教学和演奏的实践中实际探讨,从而使学习者可以从被动到主動地接受作品的演奏方式和理解为什么要如此演奏。

以演奏家的演奏版本为分析案例的有:杨和平《<暴风雨奏鸣曲>演奏版本研究》(《人民音乐》2001年05期),一文对阿图尔·施纳贝尔、威廉·肯普夫、斯维尔托斯拉夫·里赫特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演奏版本进行研究,将演奏家们所理解展示出来的,带有自己表演风格的《暴风雨奏鸣曲》向我们解析,阐明了作者对钢琴演奏艺术创造的看法。周勇《试析贝多芬第二十四钢琴奏鸣曲及其演奏》(《音乐创作》2008年05期),该文主要分析了第二十四首的创作背景、作品结构,以及此曲肯普夫和古尔德两个不同演奏版本的对比。

除以上笔者总结的四个研究方向外,还有一篇孟文涛、苏虞民的《一本摘自“参考书目”的“研究”著作——再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兼及其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该文揭露了厦门大学郑兴三1994年出版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一书中近15万字的内容抄自他人著作或译作,及郑兴三后又于2000年出版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研究》也有同样的抄袭现象。作者觉得这种行为既是治学态度不端又是对别人权益的侵犯,严肃批评了这种学术造假的行为。

五、国内关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文献的总结

纵向来看,新世纪以前的文献有7篇,以后有16篇;横向来看,乐曲本体研究方向8篇,风格内涵研究方向8篇,记谱问题研究方向2篇,演奏教学研究方向4篇,其他1篇。并且新世纪以前的7篇文章里有5篇都是乐曲本体研究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关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研究视角广泛,成果丰硕,研究领域涉及音乐作品分析、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首先,随着外文资料的引进,中国学者有了更多的研究素材,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视野变广、热点逐渐转移和深入。新世纪以前主要为单纯的作品技术分析,新世纪以后更加侧重于作品精神内涵的提炼,如就作品的某一情感特色进行深入挖掘,窥探作曲家的别样人生;或者以这套组曲为例来解释某种音乐审美。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方法不断增多。如高拂晓在研究中使用的问卷调查和计算机程序分析等方法,都增加了理论研究的科学依据和准确性。最后,随着钢琴这个乐器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增高,钢琴学习者越来越多,对钢琴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高。不管是从乐谱版本的选择,还是演奏中对作品的认知都成为了学者们的“兴趣点”。

虽然国内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的成长趋势相当乐观,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研究者们大部分的参考文献都集中于中文文献,那么不管是研究的材料还是依据的理论,都无法最贴近作品及作曲家的真实环境,就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或者成为在别人成果上的归纳整理。其次,缺乏创新的研究视角,这套作品规模宏大,历史意义深刻,除了上述的研究方向,还有更多的宝贵财富等待我们深入挖掘。如:分时间段就某一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贝多芬个人生活经历、创作环境结合那个时期创作的几首或多首作品进行细致的风格形成研究;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作品的比较分析等。最后,我们还可以使用更多丰富的研究手法,不拘泥于作品分析、史料整理,结合实地考察、走进音乐厅去聆听感受、与音乐学习者的沟通交流等方式去真正感悟贝多芬的音乐魅力。

参考文献

[1] 姚锦新.贝多芬第十钢琴奏鸣曲(作品14之2)第一乐章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02):51-57

[2] 姚锦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57(“热情”)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02):3-11

[3] 黄瑞科.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 No.1)的第一乐章[J].交响,1995,(04):38-40

[4] 侯康为、王永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J].交响,1998,(02):46-49

[5] 彭志敏.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读谱琐记[J].黄钟,1991,(02):55-62

[6] 钱仁平.一个被误会了的回旋奏鸣曲式乐章——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新析兼评相关陈说[J].音乐研究,2009,(01):85-93

[7] 陈楠.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看几种曲式区别的标志——共性与个性的辨识[J].音乐创作,2014,(08):159-160

[8] 杨焱.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持续音技法的审美分析[J].音乐创作,2009,(05):134-136

[9] 廖乃雄.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看贝多芬思想、艺术的发展[J].人民音乐,1978,(02):26-28

[10] 廖乃雄.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看贝多芬思想、艺术的发展[J].人民音乐,1978,(03):28-30

[11] 马里.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点及其独创性[J].音乐创作,2013,(04):162-164

[12] 王曄.谈标题音乐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告别>第三乐章[J].音乐创作,2010,(06):188-190

[13] 张弛.从三部钢琴作品探贝多芬的“c小调情结”[J].音乐艺术,2012,(01):152-158

[14] 赵建斌.悲怆的情感 幸福的人生——论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J].交响,2001,(01):40-42

[15] 汪黎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诠释[J].音乐创作,2011,(04):128-129

[16] 高拂晓.从音乐作品的形式分析到内涵体验——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6)第三乐章为研究个案[J].黄钟,2012,(04):13-21

[17] 邹彦.<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记谱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04):95-124

[18] 王小力.如何使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版本——从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的三种版本之比较学习使用不同的版本[J].音乐创作,2011,(04):130-131

[19] 陈比纲.钢琴教学中的贝多芬奏鸣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01):66-70

[20] 杨爽.钢琴演奏中的三重认知模式——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为例[J].中国音乐,2007,(04):259-262

[21] 杨和平.<暴风雨奏鸣曲>演奏版本研究[J].人民音乐,2001,(05):49-52

[22] 周勇.试析贝多芬第二十四钢琴奏鸣曲及其演奏[J].音乐创作,2008,(05):135-136

[23] 孟文涛、苏虞民.一本摘自“参考书目”的“研究”著作——再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兼及其他[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01):6-11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综述
银行网络间风险传染研究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我国工业遗产档案研究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关于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文献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我国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我国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发展路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