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蹈《同行》作品分析

2018-12-18 19:10宋其敏
北方文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作品分析情感

宋其敏

摘要:每个少数民族都是能够善舞的民族,而彝族也不例外。本文从分析该作品的舞台创作以及作品构思出发,深刻分析彝族舞蹈动作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这部作品所带来的现实意义以及编导外化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彝族舞蹈;作品分析;情感

每个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也不例外。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彝族,其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以及广西自治区的局部地区。彝族舞蹈在舞蹈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光芒。彝族舞蹈《同行》就是这样一部具有趣味的的彝族舞蹈作品,这部作品根据彝族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把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情况通过舞蹈形式来表现,生动地体现了“友情”的主题。作为一部少数民族舞蹈,这部作品以彝族的文化为基础,以表达现实情感为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彝族以及彝族舞蹈的关注。

一、作品整体分析

在分析这部舞蹈作品前,我搜集整合了大量有关彝族舞蹈的相关文化内涵,“彝族是一个善舞的民族,由于地区分散故舞蹈的风格各有特色,内容及表现手法也很多样”(1)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因而彝族舞蹈舞风整体具有豪迈,大气的特征,在彝族舞蹈中,动态性较强,动作多呈现“顺边”的特点,这些特征大多数都是跟彝族的生存环境及彝族人们的性格特征有关。这些特征与风格又在《同行》这部舞蹈作品中形象的体现。经过多次观摩作品《同行》以及不断的揣摩编导编创时用意,逐渐感悟到双人舞《同行》的编排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编排的,舞蹈从开始到结束具有清晰的舞蹈思路,作品的编创就像书写一篇叙事性文章一样,拥有完整的事情的起因、高潮、结果。在动作方面,个人认为在双人舞《同行》这部作品中,编导从实际发生的故事情节中提炼出来了具有象征性的动作。两位舞者通过情感表达向观众传递了在玩耍过程中内心之情,其中相互追逐的踩跳步,摇臂摆手等动作表现出了在雨中嬉戏打闹的可爱,以及与同伴不离不弃的友谊之情。作品的舞蹈表现力层次分明、轻重有度,给观众视觉与感覺的享受,更是给观众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喜悦感。接下来将作品分为以下几部分进行分析:

(一)故事的开端

作品以雷雨声为开端,两位舞者将经过升华的生活动作与环境的结合运用肢体语言表达了面对雷雨到来之时内心那份期待与焦灼之情,例如动作“双手遮雨”等正是舞者内心之情的表达。两位舞者通过动作“顿步”,“跑跳步”,以及不断的“摆手”体现了舞者找寻躲雨之处的焦急,同时也体现了两位友人相互扶持,不惧风雨的友情。接着滴答,滴答的雨声犹如小孩轻轻的脚步声一点一点的踩在地上,舞者通过彝族的基本动作“颤膝摆手”等手部动作配合不同的脚步动作表达了大雨过后,两位美丽的女子在泥泞的道路上缓慢前行,时而相互打闹。在舞蹈作品开始部分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的不断变化与表情相结合来表现故事情节,两位舞者通过不同且连续的脚下步伐以及一些技巧体现了在行走的途中舞者在一同前行的路上不断遇到一些新奇而又美丽的事物,使得舞者不断停下脚步去玩耍与观赏那些美丽的事物,作品中两位舞者通过相视一笑的表情变化表达出两位女子之间的默契。两位舞者通过一些碎步跑以及双晃手划叉等动作进行互动,从而突出此段舞蹈与表演相伴相随,欢快与缓慢的音乐相伴相随,正是这些使人物形象及作品多了一丝丝女子柔美的感性,也多了一丝丝女孩活泼俏皮的可爱。

(二)故事的高潮

第二部分音乐速度渐强,随着音乐的欢快,两位女子通过“跪地拍打”、“蹦跳步拍手”以及“拧步”欢快且连续不断的动作表达了两位舞者在雨中嬉戏打闹,互相追逐着,完全忘记了雷雨打湿了衣服,泥土沾满鞋子的窘迫。通过跪转、过肩翻、绞柱等具有技巧性的动作衬托出两位女子在玩耍过程中的喜悦之情。这一段属于作品的快板之处,也是整部作品最精彩的部分。此段表达出两位女子友情的纯洁,通过形象的动作肢体语言表达了作品的内在意义---珍惜这一路走来与自己同行的那个同伴。

(三)故事的结尾

舞蹈的第三部分也就是结尾部分,音乐突然变得“雨过天晴”,给人的感觉格外清澈明亮,在这样的音乐中个,两位舞者用相同且缓慢的动作,例如“弯腰并肩前行”“手的左右摆动”等动作,表达出两位舞者在雷雨过后的喜悦之情。舞蹈的最后以两位舞者打闹互相推挤,一位舞者滑倒在地的喜剧性形象结束,在此之前,舞者一如既往的沿袭着之前嬉戏打闹的动作和生动的表情传递,但与之前不同的是,音乐渐渐的变得舒缓而柔美,似乎时光也为这两个美丽的女子放慢了脚步。两位舞者以舞蹈形式深刻的演绎出了彝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也表达出来现在社会我们耳熟能详的话题,这就是编创者想要通过这部作品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意义:珍惜与你同甘共苦,一路同行的亲朋好友。

二、舞蹈动作分析

(一)动态性强

《同行》这部作品将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动律运用的灵活自如,整部作品的舞蹈动作大多数是动态的,造型性不强,动态性是彝族舞蹈普遍具有的特点。在舞蹈中不断出现拐腿、蹦跳步、摊手、拧手、摆手等动作。例如《同行》这部舞蹈作品快板处,舞蹈动作连续不断,深刻体现了该民族舞蹈的动态性。

(二)“顺边”特点

在这部作品中也将彝族舞蹈最大的特点是“顺边”运用的淋漓尽致,作品中无论是开始部分,还是高潮不断出现了手、脚、胯同边的动作,例如第三部分“雷雨走后,两位舞者缓慢的前行,感受着雨后的美”这一场景的动作,编导就采用了同手同脚的顺边动作,在高潮的快板处,在“两位女子尽情的在雨中玩耍”这一场景中,舞者背对着观众用一个“顺边”的蹦跳步向后跳,这个动作不仅表达了舞者的内心情感,也形象的体现了彝族舞蹈的特点。

三、作品意义

正如大家所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民间舞能表达最直接的情感艺术。而对于彝族舞蹈来说,它是比较活泼,自由的舞蹈,结合彝族舞蹈的风格特点,自由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舞蹈《同行》编导根据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并采取双人舞技巧及彝族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体态、动律进行作品编创,使这部作品更具特色。这部舞蹈作品的创作依据为我本人以后在舞蹈作品创作指明了方向,在不断观摩和模仿舞者动作与情感的过程中使本人掌握了如何用自己内在的情感并结合肢体动作去真诚的演绎作品以及在双人舞编排、空间调度方面也给予了笔者丰富的灵感。彝族舞《同行》是一部创作与表演十分精湛细腻的舞蹈作品,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的雕琢,本人多次反复观摩不同的彝族舞蹈作品,掌握彝族舞蹈的动律及动作技巧,目的是更真挚的感受舞蹈中舞者对舞蹈内容的形象理解与诠释,以及更深刻的理解编导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表达,编导运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元素结合音乐的起伏变化使得编导在编创这部作品时的初心更真实的体现出来,舞蹈结构的编排顺序按照故事的起因、高潮、结果的顺序一一开展,在整部作品中,不同的音乐节奏搭配不同程度的舞蹈动作,结合灯光音响的感染力以及作品中两位舞者在舞蹈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画面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四、结语

每一步作品编导在编创时都有自己的用意,而这部作品的意义在于告诉每一个人在漫漫的人生路上要珍惜身边与你同行的那个人,世界上有很多人能够陪伴你的左右,但是能够不惧风雨,一起陪你走到最后的那个同行者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人。

注释:

冯百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论[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冯百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论[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4.

[2]王梅.舞蹈《遗风鼓舞萨满情》作品分析[J].科技资讯,2017.

[3]王俊珺.21世纪以来彝族舞蹈教学的发展[D].青岛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作品分析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情感移植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