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生死观研究

2018-12-18 19:10张紫媛
北方文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异同苏格拉底孔子

张紫媛

摘要:人类从出生到死亡,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就一直在思考着: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将如何看待生和死?在这些问题的探索中,慢慢产生了哲学。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生死的思考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不同之处,他们的思考为我们在漫漫人生中,有了更好的抉择。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生死关;异同

生与死的问题是哲学中重要的问题,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们分别代表着两大文明的文化体系,虽然所处不同的文化背景,却都面临着历史的巨大变动和重要转型期,因此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生死观的感悟,值得我们进行比较、进行研究。

一、生死观的形成

(一)孔子生死观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所处的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时势凡三大变”。[1]氏族瓦解、霸权迭兴,当时社会混乱、人们道德丧失,这样的时期背景下,孔子看到古人在神话中对于生命力的顽强斗争和超越自我的不朽精神,以及现实中文化思潮和天命观演变的相互冲击,让他对生死中的“仁道”有着深刻的反思,从而探究生死观。

(二)苏格拉底生死观的形成

雅典从盛到衰,这是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在雅典的黄金时代受到了极好的教育,但后来伯罗奔尼撒战争使社会秩序和道德惨败不堪,此时的苏格拉底带着对人民的担忧和对社会的思索,以及同时代哲学和早期自然哲学的否定与怀疑中,强调“认识你自己”,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开始思考生与死。

二、生死认知論

(一)孔子:重生衰死

孔子强调要“乐天知命”,如果我们能知命就可以自由,就能达到“乐天”,“孔子主张积极入世,对现实的人生抱着极大的乐观态度。”[2]孔子参悟人生的基本思路可以说是“由生知死”,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懂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然后坦然的面对死亡,他认为生与死是息息相关联的,孔子关注死亡,但不轻易谈论死,他认为死亡是一个最终的阶段,丧葬是对生命的重视,但从根本上讲,着眼点是生。

(二)苏格拉底:视死如归

“认识生死”和“实践生死”是苏格拉底的重要观点,“哲学就是学习死亡。”[3]他认为学习死亡能更好的寻找生存的意义,对于死亡无需害怕,能有意识的面对死亡,这是作为人的伟大之处。苏格拉底的精神法则是“认识你自己”,他反对赫拉克利特唯物主义的生死观和毕达哥拉斯派的唯心生死观,他认为我们要在“承认自己无知”的基础上时刻反省。苏格拉底为哲学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肩负着唤醒当时人们的使命,却遭到控告他是败坏青年,腐蚀人们的思想,相信他的自己的神灵而非国家的,但苏格拉底所说的神,正是他的理性声音。“我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哪怕要我死一百次。”[4]他以这样的一生,完成了他的哲学使命。

两位哲学家都以自己的方式与思想关注着生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他们都把生死看成是一体的、是完整的。

三、生死超越思想

(一)孔子的生死超越思想

孔子的生死超越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一是超越“三不朽”的精神生命,“三不朽”的境界是“立德、立功、立言”,这与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符。二是超越家族生命传承,行孝道和重丧祭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孔子非常重孝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体现出孔子重孝并超越家族生命和传承的思想。而孔子所说的丧祭,也是另一种家族传承的体现,用仪式来强化道德秩序,生命意志和家族文明来得以延续,这无不体现出“礼”的思想。最后是孔子的超越“天人合一”思想,这里所说的意思即“天道”,从小我到达我,便天人合一。综上,孔子的生死观,便是以道德价值为基础生死超越思想。

(二)苏格拉底的生死超越思想

苏格拉底的生死超越思想我们可以看作是“灵魂不朽论”,他一直所说的灵异是来自他内心的一种声音,那是神阻止他做错事。而这种神灵的声音,让他一生都在探索、追求美德,而他的这种“反省”,与当时的思想产生了对立,他认为人们应该反思,在反思中超越自我,并且摆脱掉束缚。他认为人死了,灵魂就会从肉体中脱离,去了和灵魂一样纯洁的地方,灵魂会摆脱一切恐惧和罪恶,它将会和神异起,度过余下的时光。

孔子将道德和生死联系,驾于生死上,只有做到立德,才能达到不朽,而苏格拉底用自己理性的声音,揭示了理性思考的意义,只有做到理性,精神方能够达到永恒。生死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和忽视的,而构建自己的价值与意义,让自己的价值超越死亡,超越生命的价值,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长春,吉林文史出报社,2014.

[2]陈志霞.儒家生死智慧论[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87.

[3]让·布伦.傅勇强译.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4.

[4]柏拉图.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申辩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

猜你喜欢
异同苏格拉底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像苏格拉底一样拒绝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苏格拉底教学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