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2018-12-18 19:34周晓卉
世界家苑 2018年12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新媒体

摘 要:大学生处于“三观”成型时期,思维敏锐,情绪丰富,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新媒体时代,多元价值观交织碰撞,深刻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诱发加剧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发展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应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动态,积极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建设、构建完善的心理咨询工作体系、开拓多样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媒体;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时期是学习知识技能的黄金期,更是锻炼心理素质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大学生因身心特点,面对多种社会问题和自身发展问题时,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加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无限膨胀、舆论场域无限扩展,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产生强烈冲击。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常论常新的课题,必须而又迫切。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问题,难以量化和定性,但总体来说,价值迷失、孤独无助、逃避现实等是最为普遍的問题。

1、价值迷失

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人生目标确立的关键期。自我追求是什么,人生道路如何选择大都在大学时期完成。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大量不良信息充斥,一夜暴富、裸贷、直播月入百万、乞讨者变成富豪、小三的完美生活等时常见诸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访谈中,不止一位学生说“读书有什么用,毕业了也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了一年工资也不如别人一天直播的收入”“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生得好”。当问及如何看待婚姻中的第三者时,有部分学生表示“没什么不好,爱情不分先后”“小三多幸福,不用辛苦奋斗”。诸如此类的言论都是价值迷失的表现。

2、孤独无助

新时代的大学生基本是家中的“皇帝”“公主”,已经习惯成为聚光灯的中心。到了大学,佼佼者众多,原本光辉耀眼的自己变得普普通通,身份认同的偏差使大学生产生心理孤独感。此外,大学的学习生活模式迥异于高中,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少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心,缺乏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这样一个小社会中疲于应付,逐渐产生孤独无助感。相当一部分学生处理不好与同班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与室友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找不到存在感。

3、逃避现实

部分学生发现大学并非如自己所设想的那样,加上价值取向定位不明,逐渐滋生逃避现实的心理。逃课、缺考、沉溺于网络游戏等逃避现实的行为屡见不鲜。因大学生“人格具有较明显的不稳定性特征”[1],近来,借势“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佛系”一词就在大学生中甚为流行。有学生把“佛系”奉为人生真理,为自己的不进取和逃避现实寻找出口。在访谈中,有学生表示“反正读书也没用,为何不痛痛快快玩几年”“人生那么短暂,何苦自己为难自己”。逃避现实的心理在当代大学生中并不鲜见,成为较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对策略

心理健康关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处理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育人的前提和保障。高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建设的主阵地,发挥好主阵地作用是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高校并未给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足够的重视,停于表面,流于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缺位密不可分。高校应牢固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思想政治教育促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和消除心理疾病,有利于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

此外,高校还应着力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建设,第一,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把心理学理论知识、个人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等课程纳入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课程内容设置需有一个调研的前提,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切实保障课程所教正是学生所需。第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监督考评机制。开设心理教育课程的大学多,但落到实处的少,学校应组织监督考评小组,定期进行考核,确保课程的实效性。

2、构建完善的心理咨询工作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学校层面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领导牵头进行直接领导。工作小组的成员组成可尽量丰富,既可以包括心理学教师和专家学者,也可吸纳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人缘好的学生,增强工作小组工作的层次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落地有效。学校还应拨付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最大程度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需把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常态化,建立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此构建和完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心理健康档案涵纳内容广泛,包括学生的家庭出身、心理测试资料、自我测评资料等,能动态且较为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要坚持求真求实求全的原则,尽可能体现学生的全部情况,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详实的资料,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

3、开拓多样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心理问题诱因甚多且难于论断,因而多样性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构建十分必要。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外,高校还应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着力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应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两部分,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校园建筑、一草一木,营造清新可人的高品位校园文化硬环境;另一方面要发挥报刊杂志、校园广播、学术讲座等文化软环境作用。同时借势“两微一端”新媒体,延展心理健康教育场域。

与此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实践活动中去。单纯的心理学理论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而且心理咨询更侧重“后发制人”。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从源头上入手,“防患于未然”。“社会实践引领学生面向社会,对于学生的心理干预程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3]。基于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拔河比赛、篮球赛、辩论赛、长途毅行活动等,营造和谐团结的集体氛围,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团结互助意识。此外,还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深入到福利院、敬老院,在关爱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心理品质。总之,心理健康教育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须臾松懈,应借助多样平台,抓源头、抓过程、抓结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朱红艳: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培育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113—117

[2]徐红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14(10):76—78

[3]孙国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5):93—95

作者简介

周晓卉(1984.0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学生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新媒体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