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皮肤脓性肉芽肿并发脂膜炎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及治疗

2018-12-19 07:26,,,,,,
浙江畜牧兽医 2018年6期
关键词:脓性膜炎肉芽肿

, ,,,, ,, ,

(浙江大学附属动物医院,浙江 杭州 310058)

脓性肉芽肿又称毛细血管增生性肉芽肿,是皮肤受损后,引起炎性肉芽肿反应,肉芽组织过度增生,最终形成血管瘤样或乳头样增生。常发于易受外伤的部位,临床常单发,多发者少见[1]。

脂膜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皮下脂肪的炎症性疾病,可引起脂肪组织变性和坏死,病灶以一个或多个深在的、直径为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的皮下小结节为特征,这些小结节可能出现疼痛、波动或坚实、溃疡并排出浅黄色的油状渗出物。病灶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大小不等,可能伴有发热、厌食、昏睡、精神沉郁等症状[2]。本院于2017年7月接诊了一例全身多个皮下结节病灶,并伴有部分病灶溃疡的边境牧羊犬,通过临床检查、细胞学检查、细菌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脓性肉芽肿伴发脂膜炎,通过泼尼松龙治疗,六周后患犬基本痊愈。国内对于犬皮肤脓性肉芽肿并发脂膜炎的病例报道较少,本文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诊,望能给该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1 基本信息

6岁雄性边境牧羊犬,未去势。主诉一月前因被野猪抓伤背部到其他医院就诊,口服过多种抗生素(包括林可霉素、头孢曲松、恩诺沙星、麻佛微素、头孢维星),局部外用药膏(溶葡萄球菌酶),因伤口长期愈合不良,且新发大量皮下结节转诊至我院。另外患犬还伴有轻度咳嗽,饮食、二便基本正常。

2 诊断

2.1 临床检查 全身有大量皮下结节,部分结节表面破溃,挤压出浅黄色渗出物,触诊无明显疼痛;面部及四肢较多结痂病灶;被毛油腻,异味较重(见图1、图2)。

图1 患犬全身大量皮下结节

图2 表面破溃,挤压出浅黄色渗出物

2.2 特殊检查

2.2.1 皮肤镜检 在皮肤病变部位、健康皮肤与病变交界处进行皮肤刮片,采取皮屑及脓性渗出物涂片和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一定量的巨噬细胞,较多蛋白背景,未见明显细菌真菌等病原(图3)。

图3 细胞学检查

2.2.2 常规检查 前肢臂头静脉采血0.5 mL,EDTA抗凝,采用爱德仕(IDEXX)动物专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为2.08×103/μL(参考范围为5.05-16.76×103/μL),中性粒细胞为1.55×103/μL(参考范围为2.95-11.64×103/μL),单核细胞为1.55×103/μL(参考范围为0.16-1.12×103/μL),其余指标正常,提示机体有炎症反应。

2.2.3 血液生化检查 前肢臂头静脉采血1 mL,肝素锂抗凝,离心后分离血浆,采用IDEXX动物专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查,血清球蛋白(GLOB)5.4 g/dL(参考范围为2.5~4.5 g/dL),其余都正常。

2.2.4 胸腔X光检查 胸部X光片可见双肺纹理增强,肺野通透性下降,近肺门处肺组织呈现毛玻璃样变化,间质型明显,也可见支气管征,余肺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见图4、图5)。

图4 胸部右侧卧

图5 胸部仰卧位

2.2.5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采取皮肤表面破溃处脓性液体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中等浓度的短小芽孢杆菌,药敏结果见表1。

表1 皮肤细菌药敏试验

备注:R为敏感,I为中度敏感,S为耐药。

2.2.6 皮肤组织活检 多咪静0.02 mL/kg静脉注射,镇静后,用活检采样器在皮肤病变处进行皮肤采样,采取皮肤全层,送检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病理实验室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切片结果镜下可见皮下组织内大量部分退化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少量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多处可见出血和轻度肉芽组织形成,提示脓性肉芽肿(图6);皮下组织脂肪细胞坏死,伴有炎性细胞浸润,提示脂膜炎(图7);检查部位内未见细菌、真菌、外寄生虫、原虫、异物和恶性指征。

图6 皮下见新生肉芽组织

图7 皮下见炎性细胞浸润

2.3 诊断 结合以上检查,该病例确诊为皮肤脓性肉芽肿并发脂膜炎。

3 治 疗

由于患犬有呼吸道症状、皮肤渗出物有中等浓度的短小芽孢杆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口服多西环素5 mg/kg,2次/ d;使用两周后皮下结节无明显好转,并不断有新的结节出现,但咳嗽情况明显减轻。病理结果提示脓性肉芽肿及脂膜炎,口服泼尼松龙1 mg/kg,2次/d。2周后复诊,皮肤破溃处已无分泌物排出,无新发皮下结节;治疗一月后,皮肤破溃病灶及皮下结节已完全消退,病变处有毛发长出,完全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继续口服泼尼松龙1 mg/kg,1次/ d,2周后无明显皮肤病变(图8,9)后停药。

图8 治疗4周后皮肤情况

图9 治疗6周后皮肤情况

4 讨 论

脓性肉芽肿性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细菌、真菌和利什曼原虫感染等,该病的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有人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皮肤病。该病的损伤通常是多方面的,包括被毛损伤,无瘙痒、无痛,丘疹、结节、斑块等。这些损伤能迅速发展,随后被毛脱落,偶尔形成溃疡或引起继发感染。一般皮肤肿块最早发于头部及四肢[3]。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进行确诊,典型特征为局部结节发展成弥散性结节,由肉芽肿性皮炎发展为脓性肉芽肿皮炎,起初毛囊受损,随着细胞浸润,皮脂腺周围发炎,疾病继续发展,损伤可扩展到皮下并穿过脂膜。据报道,多数病例的炎性浸润细胞可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例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偶尔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有的病例还可见血栓、出血和组织坏死。此病在某些病例可能会自行消失,也可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3]。

脂膜炎是以脂肪组织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下脂肪炎性结节或斑块、发热、反复发作为特征。发病的原因有多种,如注射疫苗或其他药物、外部钝伤或病灶局部长时间缺血、继发于免疫介导性疾病,长期缺乏VE等[4-6]。脂膜炎还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最常见的为肝肾受累,在人医有报道脂膜炎受累肺部病变的病例[7],在本病例中患犬也出现了相应的肺部病变及呼吸道症状,但是是否有相关性未进一步明确。该病的诊断需与脓肿、脓皮症、真菌性肉芽肿、皮肤囊肿、毛囊炎、疖病、肿瘤等等相区别。通常可根据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进行确诊。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目前主要治疗原则免疫抑制、局部外科治疗、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8]。

本病例到我院就诊前,皮肤病已经一月余,一直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因,由于患犬已经接受了很多种抗生素的治疗,故在我院就诊当天皮肤镜检未见明显细菌及真菌时,停药3 d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及进行皮肤全层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表层分泌物经培养后可见短小芽孢杆菌,根据培养结果给予两周抗生素治疗,皮肤情况没有改善,皮下结节病灶由背部扩散至头部及四肢,遂考虑短小芽孢杆菌是否不是致病菌(有关短小芽孢杆菌致动物皮肤病的文献在国内少有报道,在人类短小芽孢杆菌可引起顽固性指尖炎[9]),组织病理结果提示脓性肉芽肿及脂膜炎,因本病例皮肤病灶较多,无法完全手术切除,所以尝试使用泼尼松龙口服,两周即看到皮下结节消退,已有皮肤病灶分泌物明显减少,连续口服一月后,病灶仅留下少量瘢痕,呼吸道症状完全消除,复查血液常规检查及生化检查,指标全部恢复正常,两月后患犬已基本痊愈。

猜你喜欢
脓性膜炎肉芽肿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结核肉芽肿形成及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克罗恩病肉芽肿检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多层螺旋CT诊断在以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中的意义
脓性指头炎验方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一例
老来爱运动要防足底筋膜炎
“眼屎”里藏着健康秘密
中药烫疗联合冲和软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9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