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困惑及探讨

2018-12-19 11:17李佳荣刘国兴陆泽浩
教育界·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理实

李佳荣 刘国兴 陆泽浩

【摘要】面对中等职业教育农类专业当今的自身发展状况,文章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改革中的困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农类专业;理实一体;改革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类专业由于其自身发展状况,存在生源招收困难,生源文化素质偏低,但生源求知欲望及动手能力并不是很低,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现象。相反,中等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一是人才老化,得不到新鲜血液补充,不仅教学模式存在着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而且在主观能动性方面也处于懒惰不前的状态;二是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思维很容易导致人故步自封,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由于上述种种弊端,导致农类专业存在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互不联系、自成体系等矛盾。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做中学”的理实一体教育改革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及时转化,学以致用。在理论教学中,教师用PPT、Prezi等动感的多媒体软件进行讲解之后,可以运用实物进行验证式体会教学,让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不至于学起来枯燥无味,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及效率。“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相互巩固提高,解决了学生做实训活动中没有掌握实训技能操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最终致使技能训练效果差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中毫无学习兴趣及动力的问题。但由于是农类专业,我们所能够利用的实训工具或实训动物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提出,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还是走校企联合的道路,把课堂搬到企业中去,在企业中采取一边生产一边学习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办法,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了解企业行情、生产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巩固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效果。

二、农类专业进行理实一体的教育改革中的局限性及困惑

(一)学情方面

生源量下滑,办学困难,生源基础素质差,教学管理难度大,社会对农业偏见的根深蒂固,导致愿意就读农类专业的新生急剧减少。农村缺少大量的科技人员和技能型劳动者,加上就读农校的学生又逐年递减,导致农业中职学校资产、资源闲置,办学困难。所谓的“理”的基础差,导致“实”开展起来非常空洞无力。笔者认为,要开展实训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支撑。教师或实训员在组织边学边教过程中,因为学生基础素质参差不齐,需要运用多方面知识对其进行讲解引导,才能使学生有效参与到实训活动中。否则教师花掉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讲解,效果也不显著。同时,一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低,根本听不懂,实训教师又无法顾及,导致学生玩手机、旷课、睡觉的现象出现,教学难度更加大,而且效果不理想。

(二)教情方面

对于农类专业来说,更缺乏“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专业实训环境,尤其是实训方面,专业所面对的实训对象为动物或植物,具有生命性的动植物,不可以人为地设置,如以一头猪、一只狗等实训对象所开展的实训活动。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必须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环境作保障。部分学校由于实验实训设备不足,只能够让部分学生操作,让部分学生旁观,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有甚者教师示范一次就结束了。缺乏高质量理实一体化硬件环境成为阻碍当前农业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发展的一大障碍。

从校内实训环境看,中职院校资金紧张,难以应对所开展的实训活动。据统计,每年畜牧兽医专业单纯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所需采购的动物及物品就要30多万元,如一间拥有10头猪、3头牛、3只羊基础量的小型养殖场所消耗的饲料费用。因此,我们可以在校企合作方向、形式、内容等方面探索一条适合校企共同发展的道路。我校已经与“广西红谷农业集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上更进一步深化合作,在产教融合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社会因素

农校农类毕业生就业比较容易,社会需求量大,但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工资水平低,2016年平均月薪1500元。另外,工作环境差,生活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被学生形容为“脏、累、差场所”,有些地方甚至用水、用电都很困难。而工厂的流水生产作业就不同了,从而造成就业的学生由于不堪重负和条件艱苦而经常转行,甚至转专业重新进行专业学习。

农业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减弱,影响农业学校的办学声誉。我区农类学校虽然大多数是直属农业厅主管,但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机构的改革以及农业厅主要工作职能的变化,学校和当地农业局、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农科所四位一体的形式被打破。以前是农业主管部门召集相关企业与学校一起座谈开会,为学校和企业间搭建一个合作平台,而现在光靠学校自己去联系企业很难。加之扩大招生后,由于农类学生的人数和比例降低,同时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也认为农类专业是“烧”钱的专业,对教学过程中的实训经费有着许多限制,加上学校的科研氛围不足和为农服务活动大大减少,当农民找上门来需要技术或良种时,竟然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社会声誉。“实”没有得到社会很好的支持,尤其是农类专业,本来底子就薄,很多实训活动需要企业等社会支持及帮助才能开展,利用企业的发展平台来进行实训活动。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设想

(一)提高教师思想认识,转变观念

笔者认为面对新事物、新形势,首先要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其要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也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农类中职学校教师尽快转变观念,在实践中打破传统的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打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学习环境,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环境。笔者认为,面对文化素质差的中职生,还是要坚持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大量的实训活动来克服学生理解能力低下的缺点,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发挥中职生记忆力强的优势。中职生本身并不笨,只是处于叛逆期,对老师整天啰唆的教育方式不接受,表现出对一切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差生越来越差。中职生记忆力应该处于最强的阶段,为什么他们记不住理论知识呢?就一个字“懒”。同时,理解能力差是中职生此阶段的特点。因此,我们坚持通过大量的实训活动来提高中职生的理解能力,调动其对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提高此方面的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

(二)专业课程设置

优化原来的中职农类专业的课程大纲,运用模块化教学模式。过去把模块化看成一个时间上的模块,导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吃不消,面对同一个老师同一门课同一天的授课,是否有点疲倦呢?答案是肯定的,最终不了了之。但模块化教学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我们现在偏重的是内容上的模块,如制定以养猪场为中心的相关课程标准,初步联系以“猪”为中心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等措施,以及编写完成校企合作的核心课程《养猪与猪病防治》的实习指导手册,以之为示范,探讨扩展到“禽”“羊、牛”,甚至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

(三)加大投入,偏重农类,同时尽快抓住机遇,进行针对农类专业的信息化课程改革

国家“十三”五计划、脱贫攻艰紧锣密鼓地进行、“三农”问题也是国家重点解决的问题等形势的发展给我们教育带来很大的机遇。农民的培训、农村的持续发展等工作内容的解决,首先就是要解决农民的思想、素质问题。因此,应该加大投入。作为学校畜牧兽医教研部主任,同时具备网络工程及畜牧兽医讲师“双资、双职称”的资格,在实际工作中早已提出对整个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进行探讨性布局,已获得一定的成效及经验。另外,扶贫攻坚活动的开展,农村贫困的消灭,能让农村的孩子或农民具有一技之长,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服务于社会,取之于社会,加强与行业联系

笔者在工作中尽力与行业联系,共同为教育事业服务,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是与行业合作,学校与行业共同服务于养殖业,并为合作的企业提供后备人才。

(五)深化校企合作,选择一个龙头合作企业进行示范性合作

从2008年以来安排学生到校辦企业中去体验性学习,再到2013年安排学生到百色市田阳县机佳农牧有限公司、金陵集团雄桂、那门猪场等基地公司进行见习活动,笔者总结了几年来的见习经验,结合养殖业对防疫制度的要求等实际状况,外部养殖企业从防疫角度、企业员工管理等因素考虑,要求到场学习时间最短3个月,与我们的教学时间5个月为一个学期相矛盾,同时其他教学课程的安排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但我们还是提出并实施了现在以“广西红谷农业投资集团”为核心的,校企共建、校企共育、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合作方式。

【参考文献】

[1]禹禄君.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63-66.

[2]刘国军.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03):19.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理实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PLC应用”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探索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