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8-12-19 11:17刘晓燕
教育界·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刘晓燕

【摘要】近年来,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各高校招生规模都在逐步扩大,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如何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的需求,文章主要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拓展实践教学新途径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着名的学前教育方案“开端计划(Head Start Program)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早期如能接受良好的、恰当的学前期教育,这些儿童在“认知、语言和思维操作等各方面都发展得更好”,而且这些儿童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一直会对其成年后产生长期的、积极的、持续的影响”。另外,儿童能否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学前期所受的教育质量也有明显的关系,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正式实施,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从2019年开始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质量和需求等方面出现大幅度增长,2021年新增学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500万人左右,是我国学前教育办学压力最大的一年,之后逐渐回落。预计2021年,全国幼儿园缺口近11万所,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缺口将会超过300万。基于此,近年来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均在扩招,学前教育专业在校人数激增,但是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幼儿园实现“无缝对接”,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面向生产、市场及社会生活一线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特征的人才。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指:是一种具有深厚、扎实的相关方面知识的人才,通识教育知识广博和学科基础教育知识厚实;是一种适用、高效的处理问题的能力的人才,具备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一线承担一定的工作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潜力,能够推动工作进一步发展;是一种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有着自觉的创新创业意识、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强烈的创新创业追求;是一种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高远的人生追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人格构成、优质的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

二、学前教育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规格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类儿童社会教育、服务机构、儿童文化事业领域(新闻、出版、广告、影视、网络)、各类儿童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设计和生产单位,从事保育和教育、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素质结构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

3.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德。

4.具有健康积极的心理,掌握心理健康调适的基本方法。

5.具有强健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知识结构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卫生学以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学前教育前沿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动态。

(三)能力结构要求

1.具备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能够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能够对幼儿成功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2.具备设计具体的幼儿教育活动方案并且能够恰当实施方案的基本能力。

3.具备基本的弹、唱、跳、画、表演等艺术实践能力。

4.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5.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种专业性、综合性的教育,它与通识教育、职业教育有所区别。通识教育追求知识的宽广、丰富、深厚;职业教育追求知识的专一、实用、精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则立足于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深厚、扎实和学前教育技能的适用,在这样专业化教育的基础上,配合以综合性的素质教育。

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性,但是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职业教育为导向,体现专而精、专而实、专而特的要求。也就是专业深化与应用拓展相结合。为此,学前教育专业制定了“3+1”的培养模式:3年在校学习通识课程、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1年在幼儿园及相关幼儿教育机构实习,理论联系实际。

四、学前教育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学前教育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构建时主要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模块(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模块(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教育见习、社会实践调查)、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军训和国防知识、公民素质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创新创业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做到三个改变:一是改变过去一个专业只培养一种人才的旧模式,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幼儿园教师、早期教育教师、幼儿音乐教师、幼儿美术教师、体能训练教师(主要针对男幼师)5个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结合学生个人的兴趣特长需要,由学生自愿选择,分类培养;二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校内实训、校外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建设,特别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企业植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质课程,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更好条件;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此外在校园内要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活动。

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厚基础,重实践、强技能”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强化核心课程模块的学习,注重实践课程学习,提升实践技能。

五、努力拓展实践教学新途径

(一)巩固和強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巩固和强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资源共享,实现校企之间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无缝对接。学校与多家幼儿园、早教机构进行研讨,根据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组成小组与幼儿园园长和名师双方共同组成实施指导小组,负责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具体实施。高校要与各幼儿园、早教机构和儿童社会教育机构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实习基地建设:高校应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理论知识的优势,在教学设施、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教师培训等方面为各实践基地提供服务;幼儿园、早教机构和儿童社会教育机构利用产业优势为高校提供教育见习场所、实习岗位、实习的条件和设施,各实践基地的幼儿园选派优秀的在职教师参与对实习生的实习指导。实习过程中,特别强调实习生学生要进行顶岗实习、公开课教学和参与幼儿园教研相结合的实习方式。

(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高校可以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按照自己的特色和需要进行订单式培养,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园的需要。校企合作主要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校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保证校企合作共建顺利实施。课程实施过程一般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聘请幼儿园园长、保教主任和骨干教师进入学校一方面可以担任教法类课程的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全程参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过程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方案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是高等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人才培养类型。应用型人才在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都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也将会成为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季桂起.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