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不同药剂试验防效报告

2018-12-19 14:58刘影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23期
关键词:病指赤霉病多菌灵

刘影

小麦赤霉病近年来发生越来越重,特别是2016年小麦赤霉病在黄淮及淮北地区大发生。成为了小麦赤霉病发生年份的历史之最,已成为影响小麦优质高产的重大隐患,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抓好赤霉病防控工作是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小麦高产稳产和品质安全的重要举措。为了能够把赤霉病发生程度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摸清赤霉病的抗药性及耐药性、以及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把病害损失降到最低。筛选出更有效的适合当地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药剂,并确定最佳田间使用时间及剂量,为新农药登记和使用提供依据,2018年4月笔者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控小麦赤霉病的试验研究。

1试验条件

试验地设在界首市靳寨乡聂马试验站内,试验地属于潮土类,淤土土种,PH值8.1偏碱性。田间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作物玉米,栽培方式为麦/玉轮作,由于近年来秸秆还田率高,田间菌源广泛存在,小麦品种为淮麦24,赤霉病抗性一般。试验小麦与2017年11月1日机械播种,播期比正常播种时期略晚,播种量25kg/亩,药剂拌种。

2.试验设计及施药

2.1 试验设计及处理

本试验共有5种药剂和清水对照6个处理,分别是1.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总有效成分含量59.7%(多菌灵含量13.5%、咪鲜胺含量46.2%,)亩用量23克;2.戊唑噻雷酮(勇护)总有效成分含量27%(戊唑醇含量25%、噻雷酮含量2%,)亩用量35ml;3.氟环多菌灵悬浮剂(谷思)总有效成分50%(氟环唑10%、多菌灵40%)亩用量70克;4.氰烯戊唑醇悬浮剂总有效成分含量48%(氰烯菌酯含量36%、戊唑醇含量12%,)亩用量60ml;5.苯甲丙环唑乳油总有效成分30%(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15%)亩用量20克;加清水对照共六个小区,每个小区333.3m2 。小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其中处理1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2戊唑噻雷酮, 处理3氟环多菌灵悬浮剂, 处理4氰烯戊唑醇悬浮剂, 处理5苯甲丙环唑乳油 处理6清水对照。

2.2喷施药剂方法及时间

第一次喷施时间是小麦齐穗期,4月18日下午晴天,新型电动喷雾器人工喷施,喷头为扇形喷头,清水喷施空白为对照区。为了试验准确性,有专人配施药剂,有一人一次完成作业任务。折合每亩兑水30kg均匀喷施于小麦穗部及上部叶片上;第一次喷药每小区加等量的鱼蛋白叶面肥及噻虫胺防治蚜虫。第二次喷施时间4月24日,小麦扬花后期,下午晴天。每小区按照第一次赤霉病药剂亩用量喷施,没有加叶面肥及噻虫胺。

3药效调查方法计算

以小麦穗部发病情况划分病情严重度,共分5级,0级:无病;1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1/4以下;2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1/4-1/2;3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1/2-3/4;4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3/4以上。5月14日在小麦赤霉病显症后调查一次;5月23日小麦灌浆后期病情稳定后调查药剂防效,以穗为单位,采取每小区S型5点取样法,每点用0.25平方圈子随机套圈法取样。每套一圈总穗数及各级病穗数,每小区取样1.25平方。统计调查总穗数及病穗数,加权平均病穗率分析严重度,计算病指防效。每种药剂病穗率=每小区总病穗数/调查总株数*100;病指=∑(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4)*100;赤霉病病指防效(%)=(CK区病指-PT病指)/CK病指*100。

4试验结论

4.1不同药剂对小麦生产安全性。

处理1药剂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2药剂戊唑噻雷酮, 处理3氟药剂环多菌灵悬浮剂, 处理4药剂氰烯戊唑醇悬浮剂, 处理5药剂试验苯甲丙环唑乳油 处理6清水对照。 经第一次施药后和第二次施药后多次目测观察,5种药剂处理的各小区小麦生长正常,叶片平展,叶色浓绿,与CK区基本一致,均未见畸形穗及其明显药害症状,表明5种药剂在正常剂量下对小麦生长安全。其中苯甲丙环唑还兼治小麦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等。

4.2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病籽的防治效果。(见表1)

小麦孕穗至扬花期后期气温忽高忽低,雨水中等,累计降雨量50.3mm,田间湿度大,有利于赤霉病菌源侵染,第一次施药后有一次降雨过程,雨量不大,气温偏低,第二次施药后有一次连续三天的阴雨天气,不利于小麦灌浆。从表1可以看出,第二次施药后一个月左右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后调查记载,清水空白CK区赤霉病病穗率32.56,病穗率极高,但病穗级别一般,一级病穗偏多。病指9.16,病籽4.05%,相比药剂防治的小区发病最重。氰烯戊唑醇在5种药剂中防效表现最好,平均病穗3.57%,病指2.29,平均病籽1.23%,病穗防效89.03%,病指防效75;其中平均病穗从低到高依次是处理4、处理1、处理3、处理5、处理2;病穗防效依次是处理4、处理1、处理3、处理5、处理2;病指和病指防效依次从低到高依次是处理4、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5;病指和病指防效是对应的。采用DPS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处理4与处理1之间防效差异显著。达不到极显著。处理4与处理2、3、5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5结论及建议

含量48%的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含量59.7%的通知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含量27%的病虫害戊唑噻雷酮(勇护)、50%的通知氟环多菌灵悬浮剂(谷思)对小麦生长都是安全的,未见明显药害;30%的苯甲丙环唑乳油由于连续多年使用,小麦赤霉病菌源对此药产生抗性,防效明显下降。建议与其它药剂混合使用和换用药剂。通过对比试验得出:含量48%的氰烯戊唑醇悬浮剂防效最好。

本次试验田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属1级发生,两次施药时间间隔7天,分别为齐穗期和扬花后期。在淮北中北部麦区,赤霉病轻发生或者中等发生年份,可在小麦扬花初期适当加大剂量一次用药防治。如在抽穗扬花期遇多阴雨天气,或者在预测赤霉病大发生及重发生年份要进行补治(二次用药);辅助使用植物调节免疫剂和减量增效助剂。加强防治,以更好地控制赤霉病菌源蔓延,減少病害损失,为农民挽回更多的利益。

(作者单位:236500 安徽省界首市邴集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猜你喜欢
病指赤霉病多菌灵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空心病
多菌灵在酸化黑土中迁移性能的抑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瓜及其种植土壤中多菌灵残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