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机制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8-12-20 11:29严瑾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数码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竞赛环节

严瑾 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引言:在当今的国际化、信息化社会,英语的运用能力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方式,是他们在竞争无比激烈的社会中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一直是广大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虽然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在国家的引导下已经历的多次教学改革,但仍有相当大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读课文、解释单词、放听力、做练习册等,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忽略了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欠佳。另外,在高校大量扩招的形势下,很多高校已经无法保证大学英语的小班授课,大班授课严重限制了课堂上的师生交流,降低学生对于课堂互动的参与度,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而通过本人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发现,学习热情恰恰是学生学习好大学英语课程的关键所在,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基础。

竞赛,无疑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提高学生参与热情的有效手段,笔者将竞赛机制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并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制定竞赛规则,将两者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引入竞赛机制(Competition-introduced)的任务驱动型(Task-based)教学模式(以下简称 C&T 教学模式),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该模式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有效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此外,当代高等教育非常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善于与他人合作,最终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但在很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中,大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较差。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大学英语》课程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根源还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不足。为充分利用学生追求胜利和自我展示的心理,笔者将竞赛机制引入到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尝试以“竞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引入竞赛机制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并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先进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实践空间,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竞赛机制,是教师利用学生追求胜利的心理特点,放大其自我展示心理,开展的以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的竞赛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

引入竞赛机制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应包含以下七个基本元素:

(1)确定教学目标。级明确通过竞赛想要让学生学习那些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竞赛环节;

(2)合理的学生分组。根据授课班级人数,并在尽量能够保证全员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学生分组(这一点在大班授课中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充足的准备时间。竞赛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因此赛前要提前布置任务并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使学生收获最大化;

(4)生动新颖的竞赛形式。教师应尽量想办法开展一些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竞赛形式,最好能够有所创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5)恰当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确保学生在竞赛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不要把自己剥离出去,教师应作为竞赛的组织者和督导者,使竞赛按照预期教学目标开展,而不能仅仅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而严重偏离轨道;

(6)完备的竞赛规则。竞赛规则是实现任务驱动的一个关键,必须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尽量保证竞赛规则能够公平、可操作性强、又不过于繁复。初次开展的竞赛,规则上难免会有很多漏洞,需要经过多轮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此外,竞赛还一定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奖励制度。

(7)逼真的竞赛环境。尽量使比赛的环境布置逼真,让学生能够融入比赛,正视比赛,不能仅仅把其当做一场课堂游戏,要尽量使比赛竞争激烈。

(8)重视赛后总结和反思。教师在学生比赛中一定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对比赛的亮点、比赛中暴露出的学生知识弱点和盲点,在比赛组织方面出现的问题和漏洞等一定要在赛后认真总结和点评,并且一定要认真兑现奖励制度。

2. 引入竞赛机制的教学环节设计

竞赛机制是符合上述教学观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开放性的手段,笔者将竞赛机制引入到了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基于构建主义思想,设置了以下五个环节:

(1)竞赛设计环节

①顶层设计:确定教学目标,明确通过竞赛想要让学生学习那些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些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竞赛形式,最好能够有所创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②制定竞赛规则:竞赛规则是实现任务驱动的一个关键,必须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尽量保证竞赛规则能够公平、可操作性强、又不过于繁复。初次开展的竞赛,规则上难免会有很多漏洞,需要经过多轮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此外,竞赛还一定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奖励制度。

(2)竞赛任务布置环节

①学生分组 :应根据授课班级人数,并在尽量能够保证全员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学生分组(这一点在大班授课中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②竞赛时间 :竞赛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课内或者课外进行,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竞赛,竞赛时间都不宜过长,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

(3)竞赛准备环节

教学竞赛的目的不是输赢,而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因此赛前要提前布置任务并给学生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在任务布置上也不宜约束过多,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发挥主观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使学生受益最大化;

(4)竞赛执行环节

①恰当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确保学生在竞赛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不要把自己剥离出去,教师应作为竞赛的组织者和督导者,使竞赛按照预期教学目标开展,而不能仅仅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而严重偏离轨道;

②逼真的竞赛环境:尽量使比赛的环境布置逼真,让学生能够融入比赛,正视比赛,不能仅仅把其当做一场课堂游戏,要尽量使比赛竞争激烈。

(5)竞赛总结和反思环节

一定要充分重视赛后总结和反思,教师在学生比赛中一定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对比赛中的亮点、比赛中暴露出的学生知识弱点和盲点,比赛组织方面出现的问题和漏洞等一定要在赛后认真总结和点评,通过多轮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竞赛形式和制度,使竞赛效果不断提高。另外,对于赛前制定的奖励制度,必须要兑现。

3. C&T 教学模式在学生听说能力培养中的教学实践

竞赛设计环节 :为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设计了英语辩论赛。辩题均选自精度课文,采用淘汰制进行比赛,最后选出前三名队伍、最佳发音奖、最佳应变奖和最佳辩手。对获奖队伍人员给予期末口语和听力考试加分,对个人奖得主给予期末考试口语免试满分的奖励。

竞赛任务布置环节:本人所在学校英语采用大班分级制教学,每个授课班级由两个自然班构成,对两个自然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班四组,每组7-8人。初赛在课内进行,复赛和决赛在课外进行。比赛在学期中进行,初赛辩题从期中之前学完的精读课文中选定,复赛辩题从剩下未学的精读课文中选定,决赛辩题从泛读课文中选定。初赛每场20 分钟,复赛和决赛每场30 分钟。

竞赛准备环节:竞赛任务在学期初布置,学生有半个学期的时间准备。英语辩论中常用的语言由学生自行学习。

竞赛执行环节:教师担任执行主席,辩手由学生担任,其它未上场学生担任观众兼评委。为增加比赛激烈性,初赛对手按自然班交叉。竞赛场地按辩论赛格局布置。

竞赛总结和反思环节在课上进行,由教师主持,时间不少于20分钟。

通过辩论赛,笔者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更加认真并时常会提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为了应对复赛和决赛,学生也能够主动预习未学过的精读和泛读文章。另外,为了能够在辩论赛上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战胜对手,学生都能够主动查阅资料,而且还能够经常主动的向教师请教,达到了预期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的。

此外,大学英语课程在听说能力方面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了解国外的风俗和文化,最终具备综合应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为此,本人精心设计了两种竞赛形式:大一辩论赛和大二小品比赛。

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对学生布置辩论比赛的任务,辩论赛在期中举行。辩论题目可以取自本学期的精度课文,以该学期共学习8 篇精读课文为例,可以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为增加比赛激烈性,采取自然班分组,交叉自然班小组对阵的方式安排赛程。八进四的比赛的4个辩题选自期中之前学习的4篇精读,四进二和决赛的比赛辩题由学生在比赛时尚未学习的4篇精读中随机选择。每次辩论时间,初赛20 分钟(正好一次课2个学时完成),复赛和决赛30分钟(在课外完成,不占用课堂学时)。所有同学作为观众,教师可以邀请同教研室的老师组成评委会进行打分,并在赛后评出最佳辩手等奖项。最后根据小组和个人获奖给予学生在期末听力和口语考试中适当的加分。这种竞赛规则对于学生精度课文的学习和预习都会有积极的反作用。另外,在赛前的授课中还要专门传授学生使用英文进行辩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语言的固定用法。

4. 结语

C&T 教学模式除了可以应用于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中之外,还可以用于英语翻译能力、阅读能力和 CET 应试能力的培养中,这种教学模式还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模式还可以推广到高等学校其它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本文介绍的两种教学竞赛形式仅是抛砖引玉,还有包括演讲比赛、知识竞答等多种竞赛形式可供采用。只有广大高校教师共同把 C&T 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该教学模式中的竞赛形式才会更丰富, 竞赛制度才会更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也才会成熟,有效。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竞赛环节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创新思维竞赛(3)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