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看似原点重合,实则天翻地覆

2018-12-20 16:32孔冰欣
新民周刊 2018年48期
关键词:消费

孔冰欣

尔冬强1990 年代拍摄的外滩。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返乡,耕地,周游列国

从今天起,关心风吹麦浪与稻田蛙声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今天起,和每一片树叶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骑着自行车徜徉林荫道的幸福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题记,改编自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都拥有成为更幸福的人的可能;而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其实很简单。是的,你没看错,幸福的答案,正是“简单”——由简入繁、由繁化简的“简单”。总体而言,这40年里,国人的生活模式与理念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大逆转,看似原点重合,收于平淡;实则天翻地覆,惊心动魄。从吃糠咽菜到鸡鸭鱼肉再到细品粗粮;从上山下乡到蜂拥回城再到返乡创业;从挤公交到私家车再到绿色出行……无所不至的事实胜过滔滔不绝的雄辩:顶层设计所释放的动能,已经渗透百态民生的方方面面。

春风又绿(长)江(黄)河岸,明月有心照我“还”。

追求天然里蕴含的初心

民以食为天。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美食类纪录片的大火,是因为它们深谙乡土味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深谙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食色性也”的永恒欲望。

40年味蕾上缠卷不去的记忆,有苦涩更有甜蜜。“一无所有”的困窘不堪不再是常态,一双筷子从空空如也无下箸处到可以夹起整个世界,似乎不过转眼的工夫。柴米油盐酱醋茶,乘兴扫街入酒家,唇齿间咀嚼的,不仅是口感,也是政治——社会经济结构与城乡互动调和的结果。

“食”,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国人已然经历了“吃饱—吃好”的过程,现在,我们更追求“吃得健康”。对城市居民而言,饮食尤其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变成了一门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名目繁多且售价不菲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精品超市里摆放着通过各种食物认证制度的货品,推介的语言优美如散文诗:这块牛肉的主人从小听着圆舞曲长大,那只鸡曾被自由地快乐散养着……城里、乡间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都深刻改变了。前者憧憬着健康原味的道法自然,后者在短视频或直播平台呈现的“野趣”演绎,亦令不拘一格的“土味文化”成为时髦的景观。轻食主义、素食主义除了赋予健康的光环,更平添几分田园牧歌的浪漫叙事。

由此引申开来,我们便不难理解,改革开放初期,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剧,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丰满了大都市每一处仍待填充的细节;如今,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各类人才选择“还乡”,扎根土地,谋事创业——这其中固然因为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振兴计划勾勒出令人激动的未来;却也含着大气、豁达的洞见,含着自我价值再升华的悠悠意境。

这样的现象,更准确来讲还不能简单称之为“逆转”。它仿佛是一個从A到B再到A+的往复,或者说是从A到B再跃迁至X的过程——只不过,X在形式上包含了A的内容,而结构已经升级了。

比如,几年前尚在魔都打拼、一口流利英语的蔡雪,眼下忙着在家乡吉林省舒兰市的田埂旁察看水稻长势、计算收购价格,琢磨如何把最好的大米卖到远方。她的“领地”,是耕种着187公顷优质水稻的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距舒兰市约100公里的永吉县,与蔡雪年龄相近的张楠楠经历同样相近:当初在长春做咖啡师的她料不到,自己会开着越野车在田地里奔驰,并且成为了村里唯一一名既能飞又能教植保无人机的“飞行教练”。她的“领空”,是自家农场的285公顷稻田。同属“90后”的蔡雪和张楠楠自称“新农人”,她俩的“逆转”,其实是用新时代与时俱进的生产技术,超越传统的耕作方式。

返乡后,蔡雪主要负责打造品牌和对外销售,穿上正装,白领骨干形象呼之欲出;换上工装,游走田间的自如姿态,又似一尾灵活的小鱼穿梭河溪。车间里,工人正将紫薯和玉米制成的紫色、黄色“大米”与优质小町稻米混合、封装,契合粗细粮搭配的饮食风尚。“这想法是我琢磨出来的。”蔡雪不无得意。木栈道、玻璃栈道曲折蜿蜒,不时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前往合影,“这里是网红地标,我们专程来拍抖音。”太阳能生物除虫灯、有机肥料施放、鸭蟹稻混合养殖……有机稻田里新设备布放有序。蔡雪筹划着,来年优选稻种推广种植,再在河边建几个观光大棚,继续发展乡村旅游。

“飞行员”张楠楠则一边麻利地指挥着收割机作业,一边盘算着来年的无人机作业计划。“科技就是农业的未来,机械化种‘大田,轻松快乐。”从前,给稻田做植保是体力活,数十人背着喷罐,在数百公顷的稻田一干就是十几天。现在,三五个飞手在田埂边支起遮阳伞,摆上小桌,冲杯咖啡,七八架无人机闪转腾挪,3天全搞定。

与时偕行的发展意识和对生态环境的绿色守护,也体现在人们出行方式的转变上。原先,中国老百姓的主要出行方式还是依赖步行+公共交通。但上世纪80年代末私家车出现的30年内,驱车出行渐成主流。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3.96亿人。汽车数量迅速增加带来的交通拥堵及大气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基于此,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现今,新能源汽车、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地铁、中运量、公交、共享单车),绿色出行的观念业已深入人心。

从便捷快速到低碳生活,仍可循本段叙述至今一脉相传的、追求“天然里蕴含的初心”的痕迹。除此之外,备受推崇的大国工匠精神与手工业的崛起,也说明了这一点。手工业最初实与农业密切联系,属于农民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经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脱离农业,形成独立的个体手工业;以后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作坊和工场手工业。在我国,1949年后手工业者走上了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并逐步纳入了现代化的轨道。而改革开放至今,部分回归传统手工业的产业,如刺绣、木雕等,早已进阶成非遗的象征,精美绝伦的物件,与其说是在诉说工艺的精巧,不如说是在昭示其背后的“人”,对“美”那份一往而深的朴素情衷始终未改。

观念的转变,扬文化自信

双11的热度刚刚散去,张阿姨在清点“战利品”及支出之后,发现自己仍有余力,便盘算着列出新一轮的购物单:“不是还有双12么,而且实体店年终前好多活动的,我准备都先看看,挑需要的、合适的、好的东西买。”

有趣的是,前一段时间,关于消费降级的讨论甚嚣尘上。不少人用消费增速回落、低价电商平台兴起来证明所谓“降级”的判断,可事实上,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虽有下滑,该统计指标却并不能完全反映居民服务消费的发展。综合服务消费和实物消费总体情况,我国消费仍然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中国服务消费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家政这些服务消费十分活跃;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超过40%,顶起“半壁江山”。

从更为纵向的维度进行理解,改革开放40年以来,居民的消费观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量生活用品采取配额制,商品种类少、范围窄,消费者处于温饱消费时代。尔后,经济体制改革,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商品的销售与购买渠道开始变得多元化,但价格仍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聚集低价商品的淘宝崛起。至21世纪初期,消费升级之风渐起,消费者开始注重品牌,B2C电商逐渐取代C2C电商成为“主流”。现今,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居民消费逐渐由品牌消费向品质消费转变,消费行为逐渐回归理性,我国一线城市呈现出显著的理性品质消费趋势——在此趋势的推动下,从供给端看,我国消费变迁的背后,带来了业态效率的提升与供应链优化重塑。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要求从供需两端发力,積极培育重点领域消费细分市场,全面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形成合理消费预期。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不独消费理性扬显了一种文化上的自信,“全民体锻—唯金牌论—强调健身”的逆转,也是自信,遑论传统文化“新出发”的一派欣欣向荣。从之前千方百计与世界接轨、借镜西风,到今日“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昂首走出中国道路,我们既有岁月可回首,亦以自信共遨游。对此,复旦大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胡湛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这样的现象,更准确来讲还不能简单称之为‘逆转。它仿佛是一个从A到B再到A+的往复,或者说是从A到B再跃迁至X的过程——只不过,X在形式上包含了A的内容,而结构已经升级了。”

“三四十年前,无论是教育上还是感情上,人们被建构的是祖国如何伟大,但考虑到当时具体的发展状况,国人心知,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物质享受还是生活理念上,确实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在心理上一直有一种追赶和学习的心态,形成了某种定势。再加上东方的文化特性,更使得我们在外时一贯保持了某种谦卑。然而近年来,情状不断变化;在对外交流中,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都觉得中国挺厉害(其中偶尔也夹杂一些‘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他们疑惑的是你们干嘛还这么谦虚。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与几位意大利和德国的朋友聊天,谈及中国的发展,我说成绩虽然有目共睹,但还是需要继续向世界各国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果,他们反问:‘你们还要学什么呢?中国已经不是学生了,反而是欧洲要找你们学一点!中国1980年代后便一路高歌猛进,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你这个中国的80后应该感触最深;而欧洲从我们出生起便原地踏步甚至一路下坡到现在了。老外这些话包含了一些恭维,但心态确实是比较诚恳的。”胡湛告诉记者,这几年学界也涌现出对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一系列理性的探讨。“注意,是自信,不是自大;是理性,不是盲从和抬轿子。”他同时提醒到。

“我们不难发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特朗普上台作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信号,当今世界局势与七八十年前苏英美三巨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竞争合作之状颇显相类。不同的是,现在中国也是玩家之一,中、美、俄的持续博弈格局是全球视线焦点所在。这是时代给予中国的一份大礼,努力与机遇的多重作用下,中国的制度与传统忽然一下子与西方所一直推崇的那套东西一起被放在了同一架历史的天平上比较起来。换句话讲,西方以前对自家的制度和文化有十足的优越感,但他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今天却也遇到了问题,他们已经开始了重新的审视和反思。过去,我们常常强调中国的‘后发优势,而这种优势对于普通人来讲更多停留在字面而已,但现在却已经不仅体现在传统的宏观叙述里,更体现在微观层面老百姓一枝一叶的切实感触上。”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依仗神仙皇帝。40年旋转乾坤,把握幸福,全靠中国人民自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新月异。

猜你喜欢
消费
绿色消费
国内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
消费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