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情地朗读策略初探

2018-12-20 08:43徐满红
赢未来 2018年24期
关键词:寒号鸟范读朗读课文

徐满红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共同目标。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朗读是有层次的,它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最终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朗读的终极体验。然而它犹如人登临大山顶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过程特别艰难。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也就成为我们许多教师的困惑。

要解决这一困惑,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有感情地朗读。“感情”是一种对外界刺激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反映,或由此引起的心情变化,学生在朗读中能产生强烈心理反映和心情变化就是有感情地朗读。

然而这一 “外界刺激”主要诱因就是文本。众所周知,课文大多是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是其主要特征,作者是通过描绘意境、塑造形象来表情达意的。所以,追根求源:文本中的情感才是刺激学生感情的主要因素。

因此,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是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的主要策略。在这一点上,我们所有老师都能达成共识。在具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一般教师都会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朗读,有的甚至连词语的轻重和语句的缓急都指导的十分详细。但结果总感觉多数学生只有语言文字的朗读技巧,沒有真情实感的流露。这种缺少自我情感体验的朗读,效果一定是差强人意,也不能算是有感情的朗读。深思一下:我们的指导方法没有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情感迁移做的不够好。当然,学生个体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个人的情感体验也不同。我们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时,更多的还要引导学生去体验。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寒号鸟》中寒号鸟号叫的两个句子:1、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2、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在引导学生体会到意境后,我点了两名朗读功底强的学生来朗读,结果都不是我想要的。当时,恰逢雨天,气温低,我发现班上有名学生穿的比较少,小脸冻得通红。我灵机一动,叫他起来为大家朗读一下,结果他读的声音有点颤抖,孩子们都说没读好,我却第一个给他鼓掌。大家都纳闷,我走过去问道:“你为什么读的声音有些颤抖呢?”他不好意思的说:“我有点冷。”我接着对大家说:“他觉得冷,所以读的声音有点颤抖,寒号鸟也觉得冷,那它的号叫为什么不能有些颤抖呢?这是真实的体验,这样的朗读才最有感情。大家想一想,这么冷,你最想干什么?那么寒号鸟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情绪调动起来了,大家跃跃欲试。听,“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大家读得一次比一次感觉冷,就连“明天就做窝”也读出了后悔、坚定等独特的感受。这个课例也许有其独特性,但我想说的是一种理念:感悟作者之所感悟,体验作者之所体验,用自己最真实声音读出最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才是有感情地朗读的根本。

教师的范读也是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的重要策略。小学生个性活泼、模仿性强,特别喜爱新奇美好的事物。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对学生的心理反映和心情变化也有着强烈地刺激,能激发学生朗读欲望,更能带给学生情感的体验。教师的范读特别适于比较难把握情感的文章。我在指导《小蝌蚪找妈妈》时就采用了范读,尤其是文中三次出现的“小蝌蚪游哇游”和“小蝌蚪游过去”比较难以把握,我读了两次。学生马上就不由自主地读起来。再次点名朗读时,学生读出了小蝌蚪的信心满满、失望、累而失望、特别开心的情感体验。事实证明,范读先入为主,能更快地帮助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

创设情境也不失为一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有效策略。曾记得我在指导学生朗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学生没有体验,读不出感情,怎么办?我干脆播放了一段哀乐,学生听着悲伤的音乐,想着周总理的逝世,情感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大家一时读得声泪俱下。这就是用音乐来渲染情境,让学生能迅速进入角色,也更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其实,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情感基调,教师可以定好调:或音乐、或描述、或图画展示、或表演模拟。只有这样,学生的朗读才不会“跑调”,才能入情入境。

就“外界刺激”激发学生情感而言,以上我所说的不是唯一,像朗读的形式、技巧、评价等都是很好的指导策略。只要我们勤加指导,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寒号鸟范读朗读课文
寒号鸟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把“朗读课文”落到实处
《寒号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解救寒号鸟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青铜葵花》选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