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农民工的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12-20 07:10谢玉能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有效对策管理问题农民工

谢玉能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10-215-02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不仅规模有所扩大,市场占有率也有所增加,自然在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无疑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 这些施工人员大多都是由于农村城镇化和社会生存压力增加而汇集的农村务工人员,整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差别,不仅体现在人员自身的思想觉悟、行为规范上,也提现在随着项目流动性的存在而呈现不稳定的状态,管理起来相对困难。同时也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影响以及农民工待遇问题而产生的用工荒现象也随之严重,更是加大了建筑业现有农民工的管理难度。在此文章就此话题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农民工 管理问题 原因 有效对策

一、引言

农民工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他们所发挥出的价值是巨大的。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极大的,并且在经过改革之后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不仅拓宽了市场渠道、扩大了规模,项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无疑极大地缓解了社会人口就业压力,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论断,实际上当前的建筑市场已经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并日益严重,它暴漏了当前我国政策当中的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也暴漏了建筑行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些不当之处,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和建筑企业高度重视,并从农民工的特点和建筑行业的特点出发,寻找科学、合理的解决之道,提高建筑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业农民工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管理问题

1.用工风险加大。首先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中,农民工一般表现为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不精、工作中的技术含量也不高,致使整体的队伍质量难以优化和平衡。其次,用工形式的多样性,导致劳动关系的换乱,基本上大多数的一线工人都具有临时性,有工程才会集合在一起,一旦工程结束,结算清工资就会各自寻找其他的工作场地,致使后期工程的保障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有些单位并没有与工人签订有关的书面合同,仅是口头协议或是靠朋友关系、工友关系等才加入到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从而没有合法的凭据来证明该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务关系,从而增加了管理难度。再次,由于劳工群体是一特殊群体,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有些劳工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但往往会将其夸大化,在施工过程中,劳工因违章操作而产生的事故、纠纷,而施工单位却又无法有效的进行相关的处理和惩戒。原因在于虽然过错方是劳工,但劳工属于法律上的保护对象,故而不利于施工单位的规范化管理。

2.管理不规范,工资拖欠现象普遍。建筑施工企业所承办的项目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用工人数也众多,从而无法一一兼顾和审核每个劳工的资格,加大了识别和管理的难度。容易让没有市场准入资格的皮包公司乘虚而入,没有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给项目企业的后期管理造成了隐患。其次,拖欠工资是目前几乎每个施工单位都会出现的问题,虽然在法律上规定自施工完毕后不超过12个月均属于合法的工资发放期,但农民工劳动的目的是赚取工资养家糊口,按时发放工资是最基本的条件。建筑业则不同,它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核、验收才能付诸在实践中,因此工程款一般都会是施工企业或是包工头垫付、代发的,一旦他们垫付不起,或是项目资金在管理上出现失误或是挪用时,都会造成拖欠工资的发生,无形中就造成了资金上的紧张。

(二)究其原因大多都是由于社会环境、企业环境以及个人原因等主客观方面的影响而引起的

1.从企业角度看,首先是建筑行业的独特性所致。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社会民生、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一般而言,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劳务关系多指的是一线的施工人员与承包、分包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筑行业有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的建筑工人较多,且都是临时性质的,加之目前的社会压力,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多数一线农民工在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即以体力劳动作为生产的资本,从而为这些人群提供了就业岗位。但正因农民工队伍规模较小且流动性大,纪律性又不强,技能水平不平衡,也引发了很多的劳动争议和纠纷,拖欠工资、权益受损、安全事故等也是时有发生的,无疑给劳务管理造成了障碍,给企业、给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其次,用工形式的转化也引发了管理难题。因建筑业的特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而采用引入劳务用工模式。但所有的劳工队伍却是良莠不齐,来源复杂,管理模式更无法获得统一,致使劳务管理难上加难,同时这也是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2.从社会层面看,一来,现行法律体系还有很多漏洞无法为农民工提供健全的法律依据,建筑单位也缺乏对法律规定的制定力度。像工资拖欠、诈骗、恶意卷走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的人身、意外保险等的缴纳不及时都都没有明确的整治和处罚规定。二来,每项新的政策的实施是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的,即使是国家制订了专门而详细的规章制度、政策等也是需要时间去实施和完善的。最后,是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进城务工仅仅是工作城所的转变,而非身份的转变,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子女的农民工因为户籍身份的限制而影响了子女的学业、就业、生活、福利等方面,相应的也会出现一些社会性问题。

3.从农民工自身来看,农民工普遍素质较低、学历程度不高,劳动技术单一,没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他们没有长远的人生规划,仅仅是将建筑工作当成是谋生的工具。另一方面,农民工群体也逐渐在向着年轻化方向发展,但他们所处的环境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很多年轻人已经没有吃苦耐劳的意识和行动,难以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的建筑行业里如同前辈们那样能够吃苦耐劳。甚至有部分人员存在严重的心理缺陷,低垂情绪严重,不服从管理,一旦有任何的不顺心就会出现打架斗殴、制造事端等极端的行为。

三、加强建筑业农民工管理的有效对策

1.加强教育和培训。以项目为轴心,加强农民工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将分包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从而真正强化企业对施工生产第一线的控制。其核心内容是“一统一、二共建、三参与”。一统一,就是分包管理层与主干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相统一。二共建,就是分包管理层与主干企业共建联合党支部和联合工会。三参与,就是分包管理层与主干企业一起参与工程招投标,参与施工策划,参与企业重要会议、重要经济活动。一方面,对农民工的管理应当是严格的、半军事化的。对农民工作息制度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硬性规定。另一方面,对农民工的管理要处处体现人情味。要为农民工营造“环境布置优美,生活设施齐全,现场整洁文明,多媒体宣传陕捷”温馨和睦的家。

2.创新体制。首先,建筑企业应该打破陈旧的管理模式,结合企业实际,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将安全意识深入到工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人员,通过建立完善的奖罚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者进行奖励,对有不规范行为的进行严厉的惩处,即提高了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规范了他们的行为,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再次,让农民工深刻了解和遵循企业文化精神和内涵,承建企业要为农民工营造一个“环境布置优美,生活设施齐全,现场整洁文明,多媒体宣传快捷”温馨和睦的家。建设工地上可开办“民工夜校”,通过民工夜校这一载体,既达到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目的,又实现项目管理上的诸多要求,在确保主干企业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达到互利双赢。

3.加强教育和培训。承建企业在接受任务之后要对参与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知识的讲解,让农民工对相关的建筑知识、项目的特点等有个具体的了解,不至于施工中出现失误。同时要对务工人员开展操作技术的培训工作。由于施工队伍的不稳定性,施工单位要对所有的施工人员实行动态化的管理,严格对其进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确保其具有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按规章制度操作,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要定期的检验报告制度,对一线的用工人员进行抽查,以确保用工队伍的完整和真实。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向他们宣传获得全国、省市操作能手荣誉等称号的典型农民工的事跡,还要善于借助技能比赛的东风,掀起广大务工人员学技术、专技术、大比武的热潮,营造和谐、积极、学习的工作环境,从整体上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农民工作为建筑业的主要施工力量,解决管理困难的关键就是要落实人本原则,重视、尊重农民工,管理工作的开展要从农民工的利益和需求出发,提高农民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更好的投入到项目的建设中,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有效对策管理问题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