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服务在农电管理中的应用

2018-12-21 03:25黄智湘
机电信息 2018年36期
关键词:村组农网零距离

黄智湘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源城供电局,广东河源517000)

0 引言

网格化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已经被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网格化基于资源分配的理念,通过网格资源分配系统,将各个网格内部的客户、资源、需求进行动态匹配,并实施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的这种管理方法,适合地域分散、设备老化的农电管理,通过网格的方式进行集中,并实施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提升电力服务整体水平。

1 网格化管理及其定义

网格化最初起源于计算机领域,应用于管理中,主要是借助现有的信息平台,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管理对象划分为多个单元格,并构成管理网络。如图1所示,一个网格化管理组织一般包括管理中心、综合执法、网格内部事件、管理通信系统和评价中心等环节,通过一个闭环的实施和评价系统,完成对系统内部各个网格的科学管理。基于此,将网格化服务应用于电力企业的农电管理,有利于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

图1 网格化管理组织结构

在网格化管理中,执行和监督是相分离和独立的两个环节,目前农网系统中,服务体系薄弱、难以深入基层,同时农网建设和检修的困难都较大,传统服务以被动型为主。如果将网格化应用于农网系统,有利于转变服务形态,从被动解决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主动服务、主动解决,从而推动电网服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主动化。

2 网格化服务在农电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由于农网贴近基层,直接接入农村用户,受到运维经费、交通成本、人员配置等因素的限制,一直存在供电半径长、各个网点之间联系困难、电网用户分布不均衡等现象,一旦农网内部出现运维、营销等方面的需求,很难及时处理。网格化服务在农电管理中得到应用后,有助于系统地解决上述问题。

2.1 网格化服务于农网运行维护管理

在农网运行维护管理方面,基于技术性、经济性、可靠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应用网格化思维,能够构建最优体系,优化农网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农网设备管理和服务等策略,实现进一步细化管理。具体如下:

构建三层网格化体系,首先,结合地区农网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规划,将其详细划分为小网格;其次,在划分的网格基础上,根据各个网格面积、网格内变电站的规模,再详细划分小区域;最后,基于划分出的小区域,对农网各个台区进行划分管理,结合各个区域地理位置和面积,对农网各个高、中、低压台区进行科学划分,这样能够更加精细地对各个台区内的农网用户、用电负荷和设备进行管理,提升农村电网的运维和管理服务水平。

在这种方式下,农网范围内各个网格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仅范围不叠加,而且能够相互独立管理,这样就为电网进行业扩接入、可靠性管理、线损管理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提升农网基础台账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提高农电管理水平打下基础。

2.2 网格化服务于农网供电“城乡一体化”

除了运行维护方面,网格化服务在“城乡一体化”“村电共建”方面也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网格化方式下,农电工驻村服务,能够便利供电服务,贴近基层,直接缩短电力企业与农电用户的距离,从而极大地改善农网用户的用电条件,广大农友也能够更好地享受用电服务,从而构建国家电网的优质服务形象。

网格化服务于农网供电“城乡一体化”时,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工作推进机制和综合服务机制,通过双重保障给广大农友带来实惠。以“村电共建”的实施和推进为例,在网格化方式下,每个对应的网格均成为独立的工作单元,建立“村电共建”联络点,供电公司与村委会合作,配备专门的“电力网格员”,村委会为网格员提供工作场地,与供电公司签订《协议书》,共同维护相关办公设施和硬件设备,做好电力服务。

同时,基于农网服务的特殊性,针对老弱病残用户,供电公司提供人性化的帮扶服务,建立专门的特殊服务台账,对这些特殊用户进行逐个帮扶,定期帮助他们检修用电设备、居住区线路,更好地体现供电服务的差异性,提供尽可能优质的电力服务。

2.3 网格化服务“零距离”解决用电诉求

农电用户位置分散、设备老化严重、交通不便,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下,供电公司下属供电所,供电所下辖电工组,正常平均5~8个村才有一个电工组,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服务模式只有1/5的村组才能享受到“零距离”服务,而其他村组的服务需求很难得到及时响应。而网格化服务下,根据各个线路、台区、村落的分布进行网格划分后,每个村落根据规模大小配备网格员,有利于“零距离”解决用电诉求。

首先,网格化服务模式下,能够实现网格内用户的全覆盖,将之全部纳入电网服务的范畴,实现“零距离”优质服务。要求电力网格员定期进行回访、沟通,并按时参加村委会的例会,实时了解和反馈电力用户的需求,回答他们的疑问,成为供电公司与农网农户之间沟通的桥梁,这种方式更加地精细化、人性化,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

其次,网格化能够“零距离”保障用电安全。农网的特殊性在于,其用户的安全用电知识相对欠缺,整体科学用电水平不高。电力网格员配备后,可以借助各类宣传平台,如村委会、小广播、布告栏等,积极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普及电价表、惠民政策、安全用电知识等,并及时解决用户疑问,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网格化能够更好地保障农网用电安全。农网在每年的农忙时节总会进入事故多发期,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安全用电知识缺乏有关,网格化服务下,网格员能够承担下辖网格及其周边区域的设备与通道巡查任务,有利于消灭事故隐患,及时发现违建用电、堆土、烧荒等不安全行为,保障用电安全。

3 农电管理中应用网格化服务的效果

首先,网格化服务在农电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推动“村电共建”,一方面能够切实给农民带来实惠,普及安全用电知识,缩短用电服务距离;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电网运行维护水平,解决农网电压卡口问题,降低农网故障率,从而为电网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零距离”解决用电诉求,提升国家电网的品牌形象,传播国家电网的企业文化。

其次,能够形成村民、村组、供电公司之间的三赢。网格化的实施,将村民、村组、供电公司三个主体紧紧联系在一起,构建“三位一体,三级防范”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激发村民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依托村组、村委会的力量,为村民更好地服务,电力网格员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传播安全用电知识、帮扶特殊居民、解决安全隐患,从而形成村民、村组、供电公司之间的三赢。

4 结语

电力网格化管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完善的阶段,在具体实施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类问题,但是,网格化服务在农电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推进网格化服务,探索网格化与农电服务相结合的最优方式,扎实推进网格化在农电管理中的应用,实现“村电共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农网农户满意度,打造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村组农网零距离
零距离与远距离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浅谈贫困地区乡镇村组的行政监督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与英国媒体零距离
村组会计拒不交账,法律上该如何处理
分析农网10kV电容器故障原因及措施
治治农村干部的常见病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两个问题
加强村组财务管理 巩固税费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