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2018-12-21 03:14史林波
现代交际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

史林波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是一次传播技术的革命和创新,也是对于我们生活方式的一次革新,它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层次,也对21世纪的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产生巨大影响。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覆盖面更加广泛。借助微博、微信、论坛、知乎等互联网平台进行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则是指在校大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知乎、各种门户网站等媒介,就国内外重大事件、时事热点、就业政策、涉及学校和自身利益的事件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诉求,进而对政府产生一定影响的行为。21世纪的大学生,尽管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激情高涨,但仍然存在盲目参与的情况,在参与过程中,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心理明显,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存在不理性行为。为此,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以及互联网平台都应采取有效办法,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增强网络监管,加强对各大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本领。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网络政治参与 理性参与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232-04

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随时随地上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有一个电脑屏幕或者手机屏幕之隔,交流变得省时省力、方便快捷。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公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政治参与方式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在中国庞大的网民大军中,大学生占据着重大比重。一方面,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信息辨别能力有所提高,政治参与热情高涨,因此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一直在上升;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电脑等载体快速换代,上网也更加方便、自由,从而为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提供条件。

一、网络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合法路径和手段,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实施,从而表达政治愿望,追求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而借助网络进行政治参与,是21世纪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一条重要路径。网络政治参与不仅是公民进行情感释放、利益表达、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也是政府了解公民意愿、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笔者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就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普通公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就国内外重大事件、时事热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废止等事件或问题,进行讨论、协商,发表政治言论,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要求,进而对政府产生一定影响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公民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进行政治选举、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新闻跟帖、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等活动。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21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当代大学生在网络大军中占有重要席位,他们凭借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积极的政治参与热情,通过微博、微信、QQ、知乎以及各类门户网站进行政治参与。因而,笔者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为在校大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知乎、各种门户网站等媒介,就国内外重大事件、时事热点、就业政策、涉及学校和自身利益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诉求。

微博是一种可以编辑文本信息和上传照片以及短视频的平台,具有传播面广、门槛低、互动性强、简单便捷的特点。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政务微博的建设,从而为大学生了解政府工作,监督政府,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一条捷径。虽然大学的政治参与热情高涨,主体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大学生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还需提高,政治参与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方式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为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带来诸多便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传统政治参与主要是在某一特定的场所,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采取特定的方式,比如投票、选举、示威等,来表达公民的政治诉求和愿望,进而影响政府的政策规划,但这一参与方式成本高且单一。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运用,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政治参与在参与渠道和手段上的局限,比如,大学生在网上通过互动、监督、投票等方式在网络参政空间中表现活跃,另一方面也密切了参与主体与政府间的沟通与联系,使得参与过程更加透明、民主。通过互联网平台,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广泛收集与政治活动、政府政策、时事热点等事件有关的信息,经过综合分析后,为政府建言献策,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程度。

(2)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兴趣与热情。微博、微信、知乎等互联网平台的到来,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加快了信息更新的速度,方便了人们在线交流与互动。一些新闻热点,重大事件,通过网络很快呈现在公众面前。在这些平台上,人人都可以畅快地对公共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能不受阻碍地谈论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在这里,信息更加多元化,互联网的隐秘性、平等性、交互性、及时性等优点,吸引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扩大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度。

(3)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互联网的发展,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不仅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有学上,还实现了让孩子们上好学的愿望,使得全社会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一个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变量,一般来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政治的敏感性较强,政治参与能力较高。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将会以更加理性、更加主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愿望,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二)消极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为我们进行政治参与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扩大大学生的无序参与、盲目参与,导致政治不稳定。政府对微博、微信、知乎、论坛等互联网平台的管理并不完善,各种虚假信息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清除,网络监管体制的建设还没有跟上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因而,在网络世界里,充斥着各种声音。虽然大学生已经接受了较高水平的教育,但是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少,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容易因为他人的鼓动而采取跟风、随大流的盲目参与行为。由于网络存在虚拟性、隐秘性的特点,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时,容易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一些极端化、情绪化的言论和观点容易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从而出现一些无序参与。

(2)挑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网络是信息的储存室,当我们想要搜索某一信息或资料时,只要在网站输入关键词,就会出现海量的信息,面对这些信息,我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甄别真伪。对于互联网中的信息轰炸,部分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政治素养和辨别能力,只能人云亦云,盲目跟从。网络是一张白纸,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作画”,因而存在大量网络流言、虚假情报、无从考证的传闻等信息垃圾。在这些“信息炸弹”中有效地区分真假信息,获取有效信息,是对大学生的一个考验,也是实现大学生理性政治参与的必要条件。今天,互联网已经渗入我们的生活,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已成为趋势,对于实现政治民主化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

(3)产生新的网络政治参与不平等现象。在互联网世界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参与主体,虽然打破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但它无形中又带来了新的不平等。尽管每年上网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上网人数的分布也存在不平等的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学生上网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更方便、快捷,民主意识更加强烈,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更强。在网络世界里,一些有自己独特思维的人,通过在社交平台上提出一些新颖的、吸引眼球的观点,获得很多人的追捧,成为精神领袖,而大学生往往对于新鲜事物很敏感,具有强烈的猎奇心理,从而成为他们的追随者。大学生在微博、论坛等平台上热衷于同与自己具有相同立场、兴趣的人组成一个小团体,极力美化自己,排斥“异类”,因而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也就形成了一种新的不平等。

四、21世纪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特点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21世纪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所进行的政治参与也具有一定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1)主体意识增强,参与热情高涨。在人们眼中,大学生不仅代表着知识分子,还代表着富有理想、积极向上的社会青年,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敢于批判现实的无畏精神。从五四运动到钓鱼岛事件的学生游行,大学生的政治参与都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对于政治参与,大学生总是具有较高的参与激情。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大学生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大多会进行理性分析,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互联网中的各种信息,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分析判断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微博、论坛上的新闻、事件,不再是盲目跟帖,更多的是加入了自己对于事件的分析和解读。同时,由于大学生接受了较高水平的教育,道德素质较高,因而对于互联网中存在的一些负面新闻和信息能够自觉地加以抵制,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政治实践活动。在关于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对外交往等重大事件方面,大学生都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入党入团的热情一直很高,对于政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大部分学生都渴望能够参与到主流政治中去,具有积极的政治参与态度和参与热情。

(2)理性参与与盲目参与并存。大学生虽然有着敏捷的思维,但他们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容易冲动,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在民主与法治精神的熏陶下,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不断提高,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共识。面对网络世界反映出来的一些社会现实和社会矛盾,大部分人能够采取理性的态度通过合法的途径加以解决。但是,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多,政治认知模糊,心理不够成熟,政治参与理论素养不足,对于政府政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因而在参与过程中容易作出盲目行为,政治参与能力有待提高。

(3)政治参与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心理依旧存在。陈亚惠在《新常态大学生政治参与引领研究》中指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功利性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时,利益性很强。他们以自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自身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基本原则,即利己主义。”当前,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很高,不仅是对于共产主义信念的一种追求,更多的是迫于就业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在招聘人才时,明确提出应聘者必须是党员身份,要具有学生工作经历,担任过主要学生职务,招聘单位的这一系列要求也就增加了大学生在进行政治参与过程中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心理,不再是以单纯的政治参与本身为目的。因而,大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所进行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更多是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比如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修改与实施、学生团体的竞选、奖助学金的评选等。

(4)网络政治参与途径的多样性。传统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是以参与主体到现场亲身参与为特征,主要有:听证、游行、参加学生换届选举、选举人大代表等。而21世纪大学生政治参与更多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凭借自身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和基本的参政知识,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有:通过“两微一平台”发表言论;对某些新闻热点展开评论;向有关行政人员发送电子邮件;关注政府门户网站等等。

(5)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随意性与易感染性。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随时随地上网提供技术保障和现实可能,因而大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入网络,开展政治参与活动。在学校这个局限的环境里,学生们的思维和行为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大学生与自己的同类群体具有类似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每当校园里有一部分人群开始关注网络上的某一个新闻热点时,很快就会在学校里传播开来,在QQ群、微信群、学校贴吧等等社交媒介上掀起一阵评论热潮,形成具有群体性特征的观点或行为。

五、21世纪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由不完美到完美,而现阶段,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也存在一些漏洞,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社会、大学生自身以及各种互联网平台都应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不断规范21世纪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方式。

(一)存在问题

目前,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的方式并不成熟,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较弱,盲目参与情况显著。互联网具有隐匿性、管理困难、语言片面化的特点,参与主体具有较大的活动弹性,受到现实世界规章制度、社会秩序的约束小,所以在网络世界里也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思想单纯,心理不够成熟,政治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政治立场不够坚定,且对于网络信息真伪的辨识能力需要提高,所以大学生容易受到一些虚假信息的干扰,有时会带情绪参与,采取盲目跟从、人云亦云的态度和行为。

(2)政治参与能力较弱,存在不理性行为。虽然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在不断提高,但是他们的政治参与的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政治参与能力还比较弱。陈亚惠在《新常态下大学生政治参与引领研究》中提到:“部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受到外界因素和自身政治素养的双重影响,使得其往往跟随社会大流盲目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在遇到重大政治事件时,不能按照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来指导自己的政治活动,仅靠自我的政治情绪、情感,根据自我的直觉对政治事实进行品论或直接参与到政治生活中,表现出非理性的政治参与”。事实上,我国的网络立法还不够完善,网络环境有待进一步净化,部分大学生网民的网络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不高,所以大学生非制度化、非理性化的政治参与现象仍然存在。

(3)增加了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情况的管控难度。互联网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内容良莠不齐、匿名和虚拟等特点,网络政治参与缺乏道德、法律、舆论、规则的管束。大数据带来的“信息爆炸”更加考验大学生对于有效信息提取的能力,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情绪起伏较大,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鼓动而产生激进的思想,从而引起社会动乱。在聚集效应的作用下,学生对于新闻热点的跟帖、评论会在同一群体内迅速扩散,传播,从而加大了学校、社会对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管理难度。

(4)高网络利用率与低网络参与率并存。21世纪是信息时代,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上网的习惯,每次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手机或电脑上网,看看有什么新的信息,有什么新的新闻,睡前必做的一件事也是上网。而大学生在微博、网页浏览的内容更多的是娱乐、影视、体育、时尚等资讯,只有少部分大学生时刻关注一些时事热点,经常浏览政府官方网站的人员更是很少。而大学生对于政府新出台的法规政策,领导人的任免,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的关注度较低,大部分大学生对网络参政采取不感兴趣或无所谓的态度。许多大学生也仅仅是热衷于在网络参与,真正付诸实践活动的人却屈指可数。

(5)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仍存在政治冷漠现象。政治冷漠是与政治参与相对的一种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不参与政治活动和政治生活,对政治事務持一种漠不关心、疏远的态度。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对于政治事务采用一种冷漠的态度,认为参与政治事务的管理以及参与政治活动是政府官员或专职人员的事情,不关心“两会”的进展以及重大决定,不关心人大代表的选举情况,不参与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将政治参与视为一项任务,对政治参与表现冷漠。

(二)应对策略

完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方式,不只需要大学生自身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也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互联网平台等机构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实现大学生通过理性的、有序的方式进行网络政治参与。

(1)国家和社会要健全相关法制,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目前,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网络安全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但互联网世界仍然存在许多漏洞,为此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加强政府对互联网的指导和管理。同时,还应强化社会团体及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体及从业人员的监督,不断“打扫屋子”,规范网络秩序,从而为大学生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2)政府应加强对网络公关领域内各种信息的审查,改善信息管理机制,提升网络信息质量,及时公布政府信息,推行政务公开。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网络媒介上面的信息良莠不齐,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力和权威,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加强对互联网世界里各种信息的审查,剔除“信息垃圾”,保留有效信息,进行信息归类,提高网络信息质量。同时,政府应该重视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完善交流平台,及时发布政府的动态和信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大学生及时了解所需的有效信息,减少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歪曲、失真的风险,从而为大学生进行高效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保障。

(3)高校要继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大学生刚刚成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三观,社会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做事冲动,不够理性,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高校应该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微博、微信、贴吧等新媒体的作用,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结合时代要求改善教学内容,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4)高校要加强主流政治文化的灌输和教育。网络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虚拟世界,既有主流文化,也有各种亚文化,其中不乏损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思潮和文化。各个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主流文化即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灌输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增强抵御各种错误价值观侵扰的能力。

(5)大学生自身应努力提高自身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保持理性参与。大学生要实现有序进行政治参与的愿望,不仅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因此,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加强政治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选择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同时,大学生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认知水平,实现高效的网络政治参与。

(6)微博、微信、论坛、知乎等互联网平台应提高准入门槛,完善技术漏洞,净化网络环境。微博、知乎等互联网平台作为信息的收集和发送平台,也应自觉地加强对信息的审核,有关技术人员要加强对于系统研发的学习和研究,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弥补技术漏洞,避免一些具有不良用心的人利用系统漏洞作恶。同时,互联网媒介应传播正能量,提高准入门槛,及时剔除不良信息和非法网络参与主体,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干净美好的网络空间和虚拟世界。

总之,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一直是我们的目标,而21世纪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对于实现这一目标以及提高我国政治文明程度具有重大意义,因而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状况是有必要的,进而提出完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措施。网络空间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干净美丽的网络空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08-04.

[2]陈亚惠.新常态大学生政治参与引领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3]陈朋亲.“互联网+高校官方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8).

[4]程文静,尤晓蕾.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探析与研究——“两微一端”平台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7(3).

[5]阳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6]邹琴.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7]杜洁.互联网对政治参与的影響及政府应对[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1).

[8]周明星.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J].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