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8-12-21 11:13方强
世纪桥 2018年9期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共产党宣言

方强

【摘 要】《共产党宣言》中的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科学的理论,在历史发展进程的长河中不断被运用并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继承、发展和创新《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新体现。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伟大命题,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可以更好地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關键词】《共产党宣言》;十九大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9-0053-04

2018年是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世界第一个共产主义的纲领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回顾和研究《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定位;有助于我们认真学习、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坚定理想信念与发扬艰苦奋斗相结合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成为引导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地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回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沧桑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实现共产主义,让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就必须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也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理想信念是引领人们前行的灯塔,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火炬,是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理想信念是否正确关系着行动的成效,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党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P.51)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始终对党保持绝对忠诚,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对党保持绝对忠诚,不是静态的,这是对党成立近百年年来这段苦难辉煌历程的所有历史智慧、历史经验、历史启示的尊重和掌握。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是孤立的,这是始终对党绝对忠诚的根本保障,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13亿多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有奋斗、所有实践、所有探索的尊重和延续;要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要更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坚定理想信念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情。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保持政治立场上的坚定;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保持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与时俱进。即使共产主义目标离我们还比较远,征途中还有许多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用一生坚守去努力实践。

伟大事业源于伟大梦想,成于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P.12)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我们党成立近百年来之所以能够完成一次又一次伟大壮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就在于始终有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在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艰苦奋斗对于一个人、一个政党、甚至一个民族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抛弃了艰苦奋斗的思想,就会一步步陷入恶性循环,无法自拔,为失败、消弭乃至灭亡埋下伏笔。我们提倡艰苦奋斗,但决不反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因此,正常合理的消费是无可指责的,而且还应该鼓励。但是,如果消费超出了合理的限度,甚至把炫耀、纵欲作为消费的目的,导致畸形消费,那就成了铺张浪费。更重要的是,当今时代下艰苦奋斗更着重精神层面的不畏艰难、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就更需要前赴后继地艰苦努力。身处伟大的新时代,只有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苦干实干巧干,就必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学习、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文明一直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的共产党人无法回避和必须思考的问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然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之所以能成为历史的必然,就是因为“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消灭后,最终目标的实现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422)因此,学习、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是我们“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那种“凡是资本主义搞过的,我们就要反对,就要扫除”的思维不是科学理性对待资本主义文明应有的态度。同时,我们也不能走上一条“改旗易帜的邪路”。那种认为凡是资本主义的都应该全盘吸收,不吸取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资本主义出现问题的不予以警惕的倾向同样是不可取得。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P.372)是对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的姓“资”还是“社”问题的精辟总结,“三个有利于”也应该是我们学习、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时代所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的判断标准。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进一步阐述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条件,“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P.3)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多次经历经济危机但依然在做出适当调整后焕发出新的生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這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基本矛盾,具体而言就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只要这个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就逃脱不了必然灭亡的最终命运。我们应该看到实现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转变必须拥有一定的“物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于国情分析,认识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我们生产力不发达,缺少实现共产主义的“物”的条件。邓小平曾形象地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事实上不够格,就是不发达阶段”。因此,要解决好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的问题,就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3](P.272)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清醒认识和研究从自己所处的现实出发,制定出符合现阶段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战略,是我们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P.23)新时代的“两步走”战略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30年的崭新蓝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谋划和使命担当。在新时代“两步走”战略中,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跃升,二者既紧密连接又层层递进,既任务明确又路径清晰。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指明发展建设的目标;要善于把长期发展分解为多个中期发展规划,给出目标的实施路径;同时将中期规划分为短期目标,明确近年的发展任务,保证了探索中不断矫正航向,将长期发展战略逐步落实,为最终实现建设目标打下基础。

历史已经进入新时代,在《共产党宣言》发布170周年之际,我们更应以更加广阔、开放和包容的历史视野和国际视角学习、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而且可以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1](P.46)这是既对《共产党宣言》中科学理性认识资本主义文明思想的创新和升华,更体现出国家的责任与义务,政党的胸襟与担当,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三、立足我国国情,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500年、十月革命100周年的历史沧桑已被时光洪流甩在了身后。但“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21世纪的东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在新时代的中国大地上展现出了它历久弥新的魅力。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P.8)这是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励精图治,在对当今世情、国情、党情深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科学判断,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伟大历史判断,是今后一切工作都必须牢牢遵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变化所取得的全方位和开创性的成就以及深层次和根本性的变化做出地深刻总结和科学判断,更是对《共产党宣言》中蕴藏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最好地诠释。

“认识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民主革命时期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以此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同样也必须从认清我国当今的国情开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P.9)唯物辩证法表明,每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矛盾,其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的是社会主要矛盾。可以说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根本的原因。只有紧紧抓住、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才能找到破解其他问题的方法。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78.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85元,人民温饱问题亟待解决。4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增至827 122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9 660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分别为1978年的224.84倍和154.96倍。这说明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在物质文化上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这使得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变得更加广泛,层次要求变得更高。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的主要因素。因此一味地保持原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正如《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P.376)

新时代决定了新的历史使命,新矛盾决定了新的战略方向。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党和国家的奋斗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对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P.10)社会主要矛盾从一定层面上可以理解为在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表明阶段性任务特征的定位和判断。它相较于与基本国情来说,会因完成阶段性的任务或者出现影响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而出现一些变化。可以说,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国情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量变,导致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部分的质变,但实质上仍然是社会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虽然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这还不足以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还不足以改变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这一最大实际。当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就会发生总体上的质变。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之间“变”与“不变”,“部分量变”到“总体量变”,“总体量变”到“部分质变”,“部分质變”到“总体质变”之间的发展变化,就要求我们仍需将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结语

列宁曾说“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5](P.6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定位,认真学习、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无疑才是我们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最好的行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马雅兰]

猜你喜欢
十九大报告共产党宣言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贡献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