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2018-12-21 12:46龚云萍
赢未来 2018年15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有效性

龚云萍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是重点的学习项目。通过合唱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学生乐感的形成,并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更好发挥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具体分析了课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达到分享交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内容的不断完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音乐教学作为艺术课程,其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合唱教学方法,以其极高的参与程度,在课堂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通过合唱让每个学生都加入到音乐学习当中,在音乐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存在畏难情绪

合唱是集体进行配合的演唱方式,要求对高、低声部有明确的划分,并在演唱时进行区分,需要一定的音乐基本功。在合唱教学中,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声部进行演唱,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习的难度。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对乐理知识理解的不清晰,容易在合唱教学中出现不理解的情况。再加上没有演唱的基本功,进行分声部的合唱练习难度很大,需要的的练习量也很多。所以,在不断重复的枯燥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烦、畏难心理,加重心理负担,降低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影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不科学

在很多音乐课堂中,合唱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不断的机械重复,教师的一次次纠正完成的,没有传授科学的演唱技巧,这样的课堂也不可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合唱是十分讲究技巧和配合的,通过这种重复式的练习,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之间的配合,但对演唱技巧毫无帮助,甚至会助长部分学生滥竽充数的应付心理。所以,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是无法实现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的。

二、加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目前的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学生的参与程度很高,基本实现了全员参加。但,仔细研究后就不难发现,在合唱中大多数学生都是处于被迫参与的状态,并不是真正的喜欢或热爱合唱。所以,教师要想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寻找办法改变这一现有状态。

首先,教师要尝试改变教学的内容,把学生们喜欢的歌曲引入到合唱教学中,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绝大部分歌曲都是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老歌,虽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但相比较流行歌曲来说无法引起学生的演唱兴趣。所以教师在挑选合唱素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尽量选择受学生欢迎的流行歌曲作为教学素材,展开教学,例如,选用内容积极向上的《青春修炼手册》进行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其次,要丰富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例如,教师组织合唱教学时,可以将班级分成两组,进行对唱练习[1]。还可以适当的安排男女对唱、女声合唱、男生合唱,以此活跃课堂上的气氛,增加学生参与感,提高学习效果。

(二)完善教学方法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丰富教学方法,改变原有“以练代学”的单调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演唱技巧的引导,在提高合唱配合默契程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演唱基本功[2]。

歌唱最主要的基本功就是对气息的掌握。学生在唱歌时不会控制自己的呼吸节奏,没有掌握合理的换气技巧,往往会出现气息不够用的情况,甚至会破坏音准。在此,教师要针对性更强的对这一突出问题展开单项练习,例如,先从简单的深呼吸动作进行练习,让学生体会气息在身体里流动的感觉,找到发音的部位,逐渐掌握唱歌中换气的技巧。同时,发音的准确性也是影响合唱效果的主要因素,能否准确的发音,直接影响整首歌的质量。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基本音節开始,指导学生对每个音阶做单独的发声练习,从而保证音准,提升合唱技巧、质量。

(三)减低教学难度

在实际教学中,课程难度和教学的效率是成反比的,课程的难度越高,教学的效率就越低。所以在音乐课的合唱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降低其难度,避免因难度过大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失去学习信心。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应该秉承由浅入深的阶梯式教学理念,在合唱教学中也是如此。在合唱的内容上,教师要先教学生曲调比较简单的歌曲,掌握基本的技巧之后,再提高合唱的难度。同时,在整个教学的流程上,也要按照由浅入深的教学思路开展整体的教学计划。

例如,在合唱课堂的第一课,教师先教学生们基本的换气技巧,然后练习发音,等学生彻底掌握技巧之后,教师开始教学生《雪绒花》、《欢乐颂》一类曲调简单的歌曲,让学生在合唱中运用学到的换气、发音知识,然后尝试着划分高、低声部,彻底掌握合唱的基本技法。通过这一系列简单的练习,让学生不断的积累经验,并结合演唱的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演唱技巧,大大的加强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四)利用乐器进行辅助教学

乐器以其自身的特点,在音准和音高上有着独到的优势。在合唱教学中,利用乐器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发音与合唱,增加音乐课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在使用乐器进行辅助时要注意,要对乐器的类别进行合理的选择,保证乐器在音准、音高上能清晰的表现。

例如,在进行《送别》教学时,在其二声部的分别练习中,教师可以使用钢琴、长笛分别进行辅助教学。首先,用钢琴对《送别》的一个声部进行弹奏,然后再用长笛演奏另一个声部,通过这种方法区分别对两个声部做的不同表现,帮助学生更快的学习。利用乐器的分离声部法,可以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不同声部的音准,同时,找到各个音部的音高,更快的实现分声部的练习,展开合唱训练,实现音乐课堂中合唱的有效性。

总结:

利用乐器进行辅助教学,是实现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同时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降低合唱教学的难度的方法,优化在实际音乐教学中的阻碍问题。不仅实现了合唱教学在因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马万美.小学音乐有效合唱教学课堂构建思考[J].中华少年,2017, 9(25): 196

[2]杨启.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做好学生合唱训练[J].中华少年,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 1(01): 180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
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路径探究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