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金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职业素养培育

2018-12-21 12:46刘元发
赢未来 2018年15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培育金融

摘要:金融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岗位对从业者的学历、能力、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了横亘在金融专业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人立足于高职金融专业就业岗位的职业素养,以《宏观经济学》为例,探索了如何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金融;职业素养;培育

广义的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个体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很灵活很有用同时又很难学通的课程,对金融专业学生今后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职业发展、学历提升都非常有益。

一、高职金融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素养要求

(一)高职金融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高职金融专业面向金融行业的证券期货、银行、私募基金等金融企业业务部门的以金融营销和金融服务为主线的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综合柜员、交易员等岗位。

(二)金融职业素养要求

1、专业通用能力与素养

(1)沟通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素养、商务礼仪等知识与对方进行交流与沟通,有效地传递双方信息并及时反馈。

(2)商务文书写作能力:能够运用商务专题制作所学知识,利用现代办公软件,撰写符合商务文书规范的作品。

(3)客户开发能力:能够熟練运用市场营销知识和技巧开发新客户、开拓新渠道.

(4)财经数据处理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现代办公软件相关知识,查询所需财经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基本的分析。

(5)金融操作技能:能够运用商业银行、现代办公软件相关知识熟练掌握金融企业相关岗位需要的“点钞”、“传票算”、“五笔打字”等基本技能。

2、核心岗位能力与素养

(1)客户服务与管理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按照行业规范向客户传递有效信息,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

(2)金融产品营销能力:具有熟知金融产品相关特性,并能运用一定的营销技巧,制定金融产品营销策划,按照行业金融产品营销规范向客户推介、销售金融产品的能力。

(3)金融市场分析与咨询能力:具有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知识,对宏观经济、市场行情进行娴熟分析,并能为客户提供一般的咨询服务。

从以上分析可知,高职学生从事的金融行业岗位主要是一线金融营销岗位和客户服务岗位,除需要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营销技巧等基本职业素质以外,更需要专业的服务能力,这就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财经数据处理与分析、金融市场分析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等职业素养。这些职业素养的培育与专业基础课程《宏观经济学》息息相关,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分析思维、数据解读都与此联系紧密。因此《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高职金融专业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金融营销与金融服务工作必备的金融产品营销、证券投资分析与咨询以及银行、保险业务处理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开发、维护与管理金融市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与理财服务、协助控制投资风险的的能力,培养良好专业品质和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服务专门人才。

一般来说,金融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的培养,除了公共课程以外,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等。专业基础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而设置的系列课程, 在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基本职业素质。

三、做好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助推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一)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1、针对高职特色优化教学内容。高职学生高中基础不够扎实,日后工作一般从事的也不是理论研究,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按照“够用”原则,对重要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重点讲述,对于难懂的模型可以用经济学语言描述,而且要与所学专业结合,能解释当前一些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让学生觉得容易学而且有用。

2、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兼顾学历发展与职业能力双重需求。金融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对学历、能力要求较高。本专业学生日后就业,无论是从事金融营销还是投资顾问工作,乃至未来职业生涯拓展,特别是学历提升,宏观经济学知识不可或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职业发展规律,既要满足就业岗位需要和职业发展需要,也要满足学历提升需要,注重原理讲解,突出“(解)读”“写”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讲解要覆盖大部分知识点,要打通与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突出学生解读政策、撰写宏观经济时评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尽可能缩小学校理论学习与职场技能需求之间的距离,又能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日后的学历提升和职业拓展打好基础。

3、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对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一般采用课堂基本知识讲授、学生自主讨论、信息化技术传递主要信息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导入,可以多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如视频、网络等,能够传递更多新的信息,让学生更有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宏观经济知识讲解,特别是在讲解公式推导、图形讲解过程中,由于单张PPT容纳的信息有限,非常有必要运用传统板书结合PPT进行讲解,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在课后,还可以安排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阅读、再通过ISAS方式进行讨论,将“教”与“学”有机结合。

4、完善考核体系,统筹结果导向与过程管控。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很灵活很有用同时又很难学通的课程,为了保证学习效果,不能仅凭期末考试作为考核依据,而应将课内课外、平时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课内学习包括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等,课外学习包括课程预习(可以通过点名回答预习内容的方式)、课外作业等;平时考核可以将上课考勤、平时小测试(周期可以设置为每一单元,也可以按月),期末就是期末考核(可以用闭卷,也可以用课程小论文答辩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就能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养成预习、复习的好习惯,多学习多思考,避免学生为应付期末考试“临阵磨枪”、“突击学习”的弊端,从而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让学生从被动变成主动,真正体会到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乐趣。

(二)加强学生学习指导

1、首先,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要紧紧围绕宏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三个中心主题。学好原理,是为了打好理论基础;同时要学会分析宏观经济指标,以此来判断宏观经济现状;最后是运用经济学原理解读宏观经济政策(基本要求)、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金融市场(包括金融产品、市场板块等)的影响。

2、其次,了解学习内容与专业能力之间的关系。第一,经常关注宏观经济指标,了解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第二,学好必要的经济学原理,明白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运行、宏觀经济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系(预判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最后,熟知宏观经济政策,提升宏观经济政策解读能力,解读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的影响,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

3、最后,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多学,即看书学习原理,夯实理论基础,为分析宏观经济奠定基础;(2)多看,即多上网看经济新闻,了解专业名词和专家分析思路,借助权威观点洞悉宏观经济问题,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多查,即通过专业网站查经济数据,了解宏国经济现状,常用的权威网站有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国研网等;(4)多写,这就要求自己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数据以及分析思路撰写宏观经济短评或报告,以此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反思与建议

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数学理解能力较弱,教学资料比较单一,只有教材,学生无法获得更多的新的知识点;鉴于课时的限制,课程的讲解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一些想考本科、研究生的学生,只能在课余进行辅导。

基于以上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①引导学生多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增加学习深度; ②将宏观经济学知识贯穿于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期货投资实务等课程中,更好地夯实经济学基础,提升宏观经济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端忠等. 以《工程经济学》为例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

[2] 耿荣 张斌.职业素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的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0)

[3] 李专. 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12)

[4] 张舸.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融性探讨[J].职业时空. 2015(06)

本文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职卓越校建设项目”《现代商务服务群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元发,1972年8月出生,湖南郴州人,讲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培育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P2P金融解读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