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M EXPO 2018演艺设备应用技术交流 呈现新趋势、新业态、新技术

2018-12-21 09:40
演艺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演艺剧场灯光

8月23日~25日,PALM EXPO 2018(音响灯光展)全面实施了由展会向会展转型的办展形式,逐步形成“以会促展,以展带会,会展结合”的新格局。展会主办方进一步突出了以会促展、技术服务的宗旨,根据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聚集演艺装备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新业态、新技术,分享演艺创作新理念、制作新手段;并进一步探索国际合作新路径,邀请国际知名展商和专家团队在展会现场开展沉浸式、互动式的视听新体验。一场接一场的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会纷至沓来,在全面反映行业的同时,展现形式也在与时俱进,使参观者应接不暇。

PALM国际舞台设计高峰论坛——透过欧歌赛解析视频世界的过去与未来

比利时视频工程师Hans Cromheecke分享了“魔幻的景象——论视频技术和应用”,通过欧洲电视网的歌唱大赛(简称“欧歌赛”)、奥运会开闭幕式、汽车演唱会以及中国的商业项目所做的视频设计案例,解读视频技术的过去与未来。他通过雅典、莫斯科、基辅、里斯本的欧歌赛现场舞台设计的经验来说明,如何在有限预算等前提下应对现场设计的挑战,比如灯光变化无常、时间空间紧张等困难,以及如增强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各种仿真软件的运用;分析了亚洲国家举办亚歌赛的可能性。作为几届奥运会视频技术负责人,Hans还讲述了他在伦敦奥运会、索契奥运会开闭幕式中关于現场视频设计的经验,特别是在现场观众人群中安装LED灯、为出租车3D建模、3D投影和地面视频融合、俄式LED森林的制作过程,展示了一系列丰富、有趣、高难度的设计尝试。最后,他分析了视频设计的未来趋势,包括网络协作、增强现实、显示屏硬件的不断突破、LED机械化运作等各种元素给视频呈现带来的革命性的改变。

2018 PALM 演艺制作大咖分享会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技术部副主任倪宁宁分享了“江苏跨年演唱会”作为电视IP、行业标杆的打造过程,呈现了舞美、灯光、音响、视频、传输、配电等各个方面的制作。他以2017年和2018年跨年演唱会以例,展示了虚拟灯光秀、(多人)地屏实时跟踪、AR鲸鱼跳、AR猛犸秀、天地屏及轨道车、AR蝴蝶秀、大屏舞美开场秀、伸缩塔等一系列视觉创新实验;同时,在视觉享受提升的情况下增加更饱满的三维立体声音互动,力求“耳孕”效果,实现更多的艺术突破。最后,他介绍了视觉团队的建立和电视管理心得,吸取欧歌赛视觉团队的经验,从人员数量、分工、团队素质等方面打造出高品质的视觉团队。

中央电视台高级灯光设计师、光影艺术家、视觉导演曲国军以大型沉浸式魔术演出“满秀”为例,展示了用灯光讲故事的光影创作过程。他提出了独特的“光影秀”理念,把城市作为背景,以天为幕以海为舞台,打造城市名片,再现历史,让视觉影像不再屈居剧本之后,而是直接参与内容表现;并介绍了包括全息投影、水火特效、背投在水幕上成像等光影技术的运用,以戏剧式灯光突显人物角色的性格刻画;音效设计也把观众席包裹在音响之中。如此一来,“满秀”这样的夜游体验将成为旅行经济的新引擎。

原中央芭蕾舞团首席灯光设计师邓文,做了“城市名片——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灯光设计理念分享”,表达了技术为效果而生、为艺术作品服务的理念。“知音号”是以20世纪初武汉民生公司“江华轮”为原型,把传统的剧场舞台转到漂移的江轮上面,演绎民国时期的武汉故事。为创造真实的体验空间,二层舱位让观众在其中穿行,成为把控节奏的主宰,因而精心打造观众区域的灯光设计成为一大特色,使演员和观众互为背景。这一制作采用特殊的蜘蛛网式轮船电力、树网结构的灯光控制布置点位,并由一个控制台完成全部演出的组成控制。

3位演讲者不约而同地认为,视听是演艺表现的关键因素。

中国演艺场馆建筑改造研讨会

近几十年是中国演艺场馆建筑改造的高峰期,演艺场馆建筑的改造成为中国建筑发展中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研究所所长、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技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石慧斌从音乐厅、讲堂改造的角度作了“演艺场馆建筑改造研讨”主题演讲,围绕国外演艺建筑发展史的追溯、20世纪中国演艺建筑的发展、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背景噪声控制、舞台工艺设备更新等的重要性。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祺则从剧场建筑学的角度做了主题为“大音希声,声色并茂——剧场建筑设计创作思考与实践”的演讲,指出依据建筑对人的精神和行动指向的作用,剧场设计尤其关注两件事,一个是在营造良好的室内外空间形态的同时,关注室外的戏剧性效果;另一个是要保证厅堂的声学效果对观演空间设计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声学研究所工程师石哲从混响系统的角度做了“实时人工混响与剧场改造”的主题演讲,解释了实时人工混响系统使用的必要性,用视频呈现了传统人工混响和现代数字型人工混响在剧场运用的区别,并通过现场播放音频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施罗德混响器、摩尔混响结构等混响器造成的声音差异。

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杜宝民做了“建设理想好用的剧场”的演讲,以驻场剧院等为例,探讨如何将不同的功能房间、工作区组织在一起,建造一个理想好用的剧场。

旅游小镇中的演艺场馆建设交流峰会

石慧斌从旅游小镇的市场、如何整合旅游小镇资源以及建立服务型旅游小镇三个方面出发,发表了“旅游小镇中的演艺建筑”的主题演讲,和观众分享了张家界黄龙洞剧场、铜官窑演艺中心的设计思路,以及集声光电为一体的光雕投影技术的应用。他在介绍黄龙洞的设计中指出,设计中白色晶岩装饰实贴与钟乳石造型呼应,玻璃造型后设计落水系统,经观众席侧走道流向舞台乐池,设计依山就水,不仅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与张家界的山水交相辉映,赏心悦目。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旅游与风景区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彬汕则从市场规划的角度发表了“旅游项目中的演艺场所规划设计”的主题演讲,指出门票收入仍然是景区的主要收入,目前景区急需转型升级,吸引观众住宿是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并以拉斯维加斯秀和万达秀系列、印象系列等国内外实践经验为例,总结其成功要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副系主任王之纲则从公共艺术的角度谈了“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围绕什么是公共艺术、公共空间的意义以及公共空间需要什么样的新媒体艺术三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还与大家鉴赏了很多艺术家的设计作品,比如美国艺术家埃利亚松开发纽约市瀑布的案例,内容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引人深思。

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胡熠从照明设计的角度发表了“用光共创价值——文旅.夜游”的主题演讲。她指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家对灯光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而且灯光呈现在文化旅游中也越来越重要。

建声与电声统筹设计 创造优美音响效果——马可音乐厅多功能设计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顾克明以“马可音乐厅多功能设计”(改建)为例,结合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声学理论知识,向观众介绍了音乐厅建筑声学与电声学统筹设计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及解决办法。他介绍,音乐厅建声装修设计有非常多的要求,做好吸声,使混响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因为混响时间决定了音乐的丰满度,应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还要考虑到音乐厅的多功能性以及空调等设备的噪声影响。基于理论及实践,顾克明提炼出音乐厅建声设计的20字方针:前场反射、中场扩散、后场吸声、顶棚强吸、门窗隔声。

各种技术交流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业者提供了学习、分享、交流的平台,使他们在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得到了思想的启迪。参会者纷纷表示,将会进一步消化吸收,把会上所得用于工作中。

(编辑 杜 青)

猜你喜欢
演艺剧场灯光
水中灯光秀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今晚的灯光亮了天
来一场灯光派对
欢乐剧场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论《日出》的剧场性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