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概念本质,提升分数意义

2018-12-21 12:32徐奎
教育界·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概念单位

徐奎

【摘要】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认识、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础。许多教师对于概念教学,重视的是教,而不是让学生去悟,在一节课中,可能讲了几分钟就把概念直接教授给了学生,甚至有的老师一开始就直接让学生翻开书本,读一读这个概念,并且要背下来。数学概念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正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层层推进,让学生不断探索,使学生真正实现对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概念;分數;单位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数学概念,小学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石,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材,数学的概念有几十上百个。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讲,数学概念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数学概念则是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数学概念得到了教学者与学习者的重视。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一步,也是让小学生认识知识与应用知识的关键。关注数学概念教学,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助于数学概念教学目标的实现。

许多教师对于概念教学,重视的是教,而不是让学生去悟,在一节课中,可能讲了几分钟就把概念直接教授给了学生,甚至有的老师一开始就直接让学生翻开书本,读一读这个概念,并且要背下来。本人以《分数的意义》这一课为例,采用概念教学层层推进,让学生不断探索,逐渐地感悟出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分数的意义》作为一节概念课,它在教学编排方面与《小数的意义》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学生初步认识了之后再进一步进行学习的,是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

一、概念唤醒,回顾含义

分数相对于整数而言,是非常抽象的。整数非常直观,它所表达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可以通过数数的方式数出来,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而分数是在用整数无法表达的时候产生的,它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一部分,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

教学片段1:

课件出示:

师:认识它吗?你能举例说明的含义吗?

生1: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

生2:把1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线段的。

师:同学们可以在练习纸上表示出,也可以用身边的物品来表示它们的。

基于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即学习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这里的学生能很好地表达

出来。通过这种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比较发现,从而得出结论。把学生的所思、所讲、所听都表现出来,给学生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这正是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概念落实,凸显本质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认识、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然而数学概念比较抽象,且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教法比较机械单一,往往就“概念教概念”,所以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学生常常体验枯燥之苦,经受乏味之困。怎样才能使数学概念教学变得充满趣味,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教学片段2:

(课前准备了一些学具:苹果、水彩笔等)

师:我们再分别请这几位同学来说一说它们表示的。

生1:我把4个苹果看作是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1个苹果就是这盘苹果的。

师:你真聪明!把一盘苹果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生2:我把一盒水彩笔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

师:1份是几根水彩笔?

生2:3根。

师:3根是谁的?

生2:是一盒水彩笔的。

师:你是把谁看作是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生2:我是把一盒水彩笔看作是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师:你说得真好!

师:无论是一个蛋糕、一条线段,还是一盘苹果、一盒水彩笔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数学上通常把这个整体叫作单位“1”。(板书:单位“1”)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可以看作是单位“1”呢?

数学概念的建构必须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知其意义,沟通抽象概念与理解感知之间的载体,以具体实例的方式呈现,助其把握本质。

本环节的教学以为切入口,通过操作、观察、比较

让学生感受一个物体和多个物体的,经历从具体数量到抽象

的单位“1”的知识形成过程,由小及大,层层递进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数学概念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正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描述性的概念,主要揭示它的本质属性,在概念的内涵上下功夫。对定义性的概念,不仅要准确地揭示它的内涵,而且要讲明它的外延,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逐步达到完善。即在引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概念。探究分数的意义的本质,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片段3: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单位“1”,想一想,这里的分数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是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3份。

师:说得太棒了!你还想表示几分之几呢?

生2:我想表示。是把一个物体看作单位“1”,平均

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4份。

师: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这样的例子能说完吗?你能用这个方法表示所有的情况吗?

生3:我把单位“1”平均分成x份,表示这样的2份,就是。

师:那表示这样的a份呢?

生4:就是。

教师小结分数的意义。

在学生已经认识单位“1”,并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时,又组织学生自己举例说出分数,并借助已知的单位“1”概念,具体说出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从实践教学来看,学生能很好地表述出来。学生在举例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材料,对分数的意义已经呼之欲出,再加上此时有学生提出我把单位“1”平均分成x份,表示这样的2份,用分数表示就是,进而再得出,此

时学生的思维已被推向高潮,分数的意义就在学生嘴边,信手拈来,不费功夫。

概念只是以一种结果的形式存储在学生的脑海里,总有一天会忘记。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其本质,才能融会贯通,形成数学素养。

三、概念提升,拓展广度

从分数的起源来看,“度量”也是认识分数的重要途径。本教学片段结合了数轴的知识来教学,主要是因为数轴上表示分数一直是五年级认识分数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对于数轴认识但不熟悉,所以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深入理解“分数单位”这一含义,我借助数轴这一载体,让学生尝试把三个分数写上去。让学生形象而又直观地感受到了分数除了代表“局部与整体”的抽象关系,还和自然数一样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也能像自然数一样1份1份地去数,这样较好地沟通了整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片段4:

师:如果把数轴上的0到1这一段看作单位“1”,你能用点来表示、、这三个分数吗?

学生开始完成。

师:在这儿,那在哪儿?

生: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数出2份就是这条线段的。

师:那1份是几分之几?

师:在找分数时,我们先把单位“1”平均分,然后1份1份去数。表示这样1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那么,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呢?

师:那谁来找找在哪呢?的分数单位又是多少?

师:如果用作单位来数,你还能数出哪些分数?怎么数?

师:那么,你现在对分数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生:分数还可以数出来。

师:看来,不仅整数是数出来的,分数也是数出来的。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點,对于学生数学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导?学生如何探?这是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都要思考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构建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概念单位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鸣谢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致谢本刊支持单位
填单位 要推敲
幾樣概念店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论间接正犯概念之消解
概念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