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8-12-21 12:32王征河
教育界·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人本主义措施

王征河

【摘要】以人为本的思量理念随着现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深入人心,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学校等都存在以人为本的生活理念。在中学中,班主任占主导位置,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进行班级管理,可以建立以高中班主任为领导,学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把学生的个人思想发挥最大,同时尊重了学生,让学生有较大的发挥,这样既满足了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也能提高班级的管理。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中班级管理;措施

一、人本理念的内涵

人本理念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同时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人特点提出不同的管理办法。对于班主任来说,要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需求,让高中生明确自我意识在管理中存在的意义,这样才能培养高中生的责任心,提高高中生的自我素质,发挥其特长,满足个性发展。这是人本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价值,能满足我国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标准,弥补传统教育理念的不足,实现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机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地运用人本理念的策略

1.以学生为本,民主带领班级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以学生为本,做到民主管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对班级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划分,从而明确每一名同学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创造机会。例如,在选举班委时,班主任可以由学生通过毛遂自荐的方式進行选举,然后由全班学生共同投票决定,投票多者当选。并在每月月底组织班干部换届大会,让同学给予前任班干部评分,合格的班干部继续留任。此外,为了让班级形成合力,培养学生的凝聚力,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上设置一名班长,四名副班长,以此类推,让班级每一名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从而带动班级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2.尊重学生

在现在学校中,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高中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望受到他人的重视与尊敬,而高中生的班主任要抓住这一方面,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真心地加入到班级的管理上来,从而班主任才能顺利地开展管理工作。只有班主任懂得如何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学生才能更尊重班主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是一味地以学习为主,而是各个方面都要加强发展。学生做错了事情是情有可原的,谁都做过错事,班主任应当从根本下手,懂得学生为何这样做,教育学生为何不能做,不能体罚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从心里反思做过的错事。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当多给学生鼓励,让学生增加自信心,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

3.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以宽容之心感化学生

教育不仅仅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而对班主任来说,教育和管理学生更是一门需要认真研究、细心琢磨的方法和技巧。在担任高中班主任的期间,我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方面,感触最深的就是要将“严格的要求和宽容的感化”相结合,也就是所谓的刚柔并济。马卡连珂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这句话强调了严格的必要性,确实在管理班级时,班主任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能太松散,如果太松散,学生就会像一盘散沙,这对于学生成长没有好处。但班主任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感化教育,要以一颗宽容慈爱的心来教育学生。

例如班上有一名无视班级纪律时常调皮惹祸的学生,在他违反班级纪律时,我严格地批评了他,并按照学校和班级规定对他进行了惩罚,但学生并未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我这个班主任也没有信任和敬畏。为了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内心深处感化他,我与他进行了交流谈话,引导他吐露心声,心平气和地劝说他,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地关心他。一段时间后,这名学生明显被我感化,学习和行为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并且主动帮助我维持班级秩序,而这名学生之所以会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我严格与宽容结合的教育方式。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和学生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同时又要以宽容之心感化学生,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4.关注当下,让每一个学生拥有朝气

作为一个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高考的压力是无时无刻存在的,每一名高中生都在为高考做准备,无形的压力让许多学生心存焦虑,学习过程过于压抑,失去了此年纪应有的活泼与朝气。如果班主任再在班级的管理制度中过于激进,再给学生增加压力的话,会造成学生变得很极端。人本主义思想理念中“此时此刻”这种思想尤为突出,其目的是让学生们不要好高骛远,去追寻那些不着边际的空想,从实际出发,无论再难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活在当下,理想与空想不同,人要是没有理想,则没有了生活的动力,学生也是一样,只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激起奋斗的火花,应教导学生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去实现。此时此刻,活在当下,不是让学生们放弃理想,相反只有目前实现了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理想,从而成就梦想。让学生不要只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给现实的自己太大的压力。从高中的管理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在老师的眼中都是一成不变的,好的学生就是一直好,坏的学生就一直坏,这样的想法过于陈旧,不切实际,如此观念影响下,坏学生无论做出什么事情都会在老师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容易造成“优重差轻”之分,许多学生从心里面感受到老师的偏心,从而带来更坏的影响。

5.尊重自我,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我

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对待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尤其是高中生,正处在一个价值观尚不成熟时期,每一件事都要自己去判断。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尤其是管理者班主任,应该指导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解决困难,每一个人的解决办法是不同的,班主任不可能对每一个人的问题都加以解决。人本主义思想强调“鼓励自己能够克服自己所遇到的暂时的困境”,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多让学生从“你该怎么做”到“我该怎么做”过度,让学生成为解决办法的主体,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戴上有色眼镜,这种做法可能带来师生之间的不信任,造成班级不和谐。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仅仅是看学习成绩,还要看除学习外的其他方面,每一个人都有不擅长的一面,也有发光的一面,在班级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自我看法,多沟通,班级的领导者要与班级同学间相互学习,不能强压自己的意愿于别人,要从实际中去思考问题,把自己放到对方一面去考虑,多为对方考虑,多听听对方的想法。如一些学生迷恋上网玩游戏,在引导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是不是最近学习压力过大,想通过网络放松放松还是单纯的迷恋上网,告诉学生网络上存在的利弊,多去引导学生,鼓励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6.以学生为本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中的转折点,他们的想法和行为慢慢趋向于稳定状态。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有很多,硬件因素有学校环境、班级、同班同学、舍友以及老师等等,软件因素有家庭教育,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等。学生的发展方向,仍然由学生自身的意志力和追求的目标来决定。

鉴于此,笔者认为,班级管理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根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笔者管理班级的唯一宗旨,同時也是笔者教学生涯的最高目标。

学生案例:

蓝某,男,15岁,入学成绩排在班上第4,可是他心气高傲,自以为是,做事情从来就没有计划过;尽管他勤学好问,但不善于总结,学习态度不怎么好。因此,他的成绩一直没有上去。曾经,蓝某问过笔者应该怎么去学习,笔者告诫说:“首先得计划,设立目标,即有了方向,然后是用心去学,合理分配时间,务必把每一个问题都得弄清楚明白;先追求质量,然后再追求数量,即先求稳再谋发展;另外还要经常对学习进行总结,逐步完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子。”

大半个学期过去了,结果,蓝某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提高反而退步了。笔者主动找到蓝某问明情况,原来蓝某没有做计划,对学习的东西也没有进行总结,对学习方法更是迷茫,好高骛远,没有踏踏实实地去学习。笔者于是狠狠地对蓝某训了一顿,并且帮忙分析其中的得与失。结果,在期末考试中,蓝某终于体会到小小成就的喜悦。

笔者认为,学生在别人的眼中无论有多坏,有多不好,只要相信学生,并且采取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哪怕是再不好的学生也会有所进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处理事情要一视同仁,但是不同的对象要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一切以学生为本。

综上所述,在以人本管理的模式下,班主任担负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班级知识的教育者、领导者,也是道德教育的引路人,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提高管理质量,才能使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山.“以人为本”的班级柔性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7(36):137-138.

[2]王文霞.高中班风建设中的人本化管理[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86.

猜你喜欢
高中班级管理人本主义措施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强化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探索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