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BIM国际标准培养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模式研究

2018-12-22 03:32葛贝德张建华朱琳琳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建设项目院校

葛贝德,张建华,朱琳琳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基于“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型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场所,其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要具有相应工作岗位的实践技能。职业标准是客观反映职业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其明确了职业的活动范围、内容以及技能要求等。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高了我国国际建设市场的地位,但是相应地暴露出我国建设项目信息化国际化管理人才的匮乏,因此,针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构建以BIM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深化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 BIM国际标准与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的关联分析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是当前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BIM技术对建筑项目进行管理不仅是降低建设工程成本、提升施工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低碳工程管理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国际化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建筑市场竞争中。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就必须要按照国际标准执行。BIM国际标准是指导我国国际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依据。职业标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专业型应用人才必须要按照相关行业的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因此在职业教育新常态背景下,BIM国际标准与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首先BIM国际标准确定了人才培养的内容。BIM国际标准详细确定了职业人员所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与能力,从而为高职专业人才教学提供标准依据。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按照BIM国际标准确定教学内容,以此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避免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出现技能匮乏的问题。其次,BIM国际标准为人才培养设定了具体目标。BIM国际标准详细规范了专业人才的要求,其也是用人单位判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因此,根据BIM国际标准开展人才培养规划是高职构建“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1]。

2 对接BIM国际标准培养专业化人才所存在的问题

构建以BIM国际标准的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是高职院校适应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实践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建筑行业BIM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加大了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高职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对建设项目行业用工需求的分析,我国建设项目国际化人才比较匮乏,所以高职院校在近些年加强了与BIM国际标准的对接,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越来越多的院校参与到BIM国际标准的研究中,在教学中引入BIM国际标准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职院校在对接BIM国际标准中所存在的缺陷[2]。

2.1 对接BIM国际标准存在机械性,缺乏与我国BIM标准的结合

虽然对接BIM国际标准是培养国际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我国BIM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某些细则的差异,导致高职院校在对接BIM国际标准时存在机械性,缺乏与国内标准的融合: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对接BIM国际标准时存在照搬的现象,导致学生所学习的BIM标准体系与我国相关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学生的就业技能不广泛。例如我国编码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性,而高职院校在对接国际标准时往往会忽视国内与国际的差异性,导致学生所接触的知识难以适应不同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不能客观地分析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差异,出现唯国际标准至上的观念。虽然对接BIM国际标准是培养国际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在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使得我国的建设信息化管理存在自我特点,但是在具体的对接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差异性,过重BIM国际标准。

2.2 对接BIM国际标准形式单一,平台匮乏

对接BIM国际标准并不是简单的学习国际标准,而是要将BIM国际标准应用到学生实践锻炼中。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其存在以下问题:(1)高职院校对接BIM国际标准形式单一。根据调查,高职院校对接BIM国际标准的主要方式是利用课堂讲解BIM国际标准的相关条文,而没有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培训中。例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BIM国际标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2)对接BIM国际标准的平台匮乏。高职学生掌握BIM国际标准的关键就是在实践中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由于在实践锻炼中由于我国相关标准与国际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很难真正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2.3 高职教师专业素质不足,“双师型”队伍结构不合理

对接BIM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的引导,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师构成大部分是来源于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缺乏国际实践操作经验,这样所培养的人才必然难以适应市场就业岗位的要求。

高职院校在对接BIM国际标准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还存在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教学教材内容枯燥等问题。

3 基于BIM国际标准的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人员培养途径

BIM国际标准与建设项目信息化人才对接是我国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主要举措,因此,实现BIM国际标准与专业人才的对接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结合国内岗位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人才

虽然实现BIM国际标准与专业人才的对接是当前我国适应国际人才匮乏的主要举措,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就业地域不确定,因此,高职院校在对接BIM国际标准时必须要紧紧围绕学生:首先,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我国BIM标准体系。加强我国BIM标准与国际的对接是我国BIM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在当前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国内BIM标准制定修改中,以此增强BIM国际标准的区域化。例如通过教师参与国际标准体系研究,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以此重视BIM国际标准的学习。其次,结合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接BIM国际标准虽然有助于提升我国BIM管理人才素质,但是毕竟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就业区域选择不同的对接方式。例如,针对主要从事国内BIM岗位的学生则只需要对其进行简单的知识讲解就可以。

3.2 丰富BIM国际标准对接形式,创新合作机制

“校企共育、分段培养”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对接BIM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新合作机制,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1)高职院校要采取多阶段多层次的教学方法。由于BIM课程学习属于系统的课程体系,单独依靠一两门课程难以提升学生的BIM技术,由于BIM国际标准处于不断地变化与丰富过程中,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构建动态化的教学策略,形成不同阶段的教学体系,以此为学生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教学模式。(2)高职院校要合理引进国际标准。根据相关的调查,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之间具有一定的不同,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开展教学。例如对于不愿意或者没有打算参与国际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学生,可以在BIM国际标准教学中采取相对比较简单的方式开展。(3)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工作实践环境。对接BIM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重视实践锻炼,由于国内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与国际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高职院校学生要尽可能选择具有国际背景的项目作为实践,以此可以实现对国际标准的灵活应用。

3.3 提升“双师型”队伍素质,实施有效对接

对接BIM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双师型”队伍的支撑,尤其是熟悉职业标准、岗位规范的技能型教师。针对当前高职院校BIM国际标准教室匮乏的现状,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提高对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高职院校要利用国际建设企业的优势,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到国际项目的BIM技术管理中,以此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经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对接。考核评价体系是激发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重要条件,因此,高职院校要将教师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建筑行业国际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接BIM国际标准,以此为建筑行业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建设项目院校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CTTC中纺标:国际标准诞生记
我国参与编制多项光伏逆变器国际标准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最新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