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阅读推广体系优化方案研究

2018-12-22 10:55陈晨李毅博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3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大数据图书馆

陈晨 李毅博

摘要:在信息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如何使学生少玩手机多阅读成为阅读推广中的一个瓶颈。该文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一种有优化的阅读推广方案,并且阐述了有效的实施方案和研究内容。

关键词:大数据;阅读推广;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3-0006-02

1 背景

朱永新教授是“全民阅读的形象代言人”,他提出把“营造书香校园”作为十大行动之首,用书香校园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据调查,99%的高校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大学生成为“趴屏一族”的主力军,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4小时,游戏,社交软件,视频占手机使用时间的80%以上,只有少部分的手机使用时间用于电子资料,新闻,电子书的阅读。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用于阅读的时间将越短。

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图书馆是主要的信息资源聚集地、文献资料的存储中心。如今,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盛行的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失去了信息中心的地位。高职院校图书馆惯用的阅读推广方式:读书月、图书漂流、征文比赛、读者知识竞赛等已经不能再更好地吸引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高职院校图书馆必将依托大数据且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一个更快捷,更个性化的全方位阅读推广体系。高职院校的新阅读推广体系将继续秉承原有阅读推广的成功之处,再凭借大数据分析技术,融入移动互联网阅读推广方式。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搜索发现近五年来,其中大部分的阅读推广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但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文献也在逐年递增,其中关于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阅读推广的相关文献是496篇,利用手机app进行阅读推广的相关文献是31篇,利用微博进行阅读推广的相关文献是292篇。其中发现高校图书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阅读推广的实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根据在微信中输入各学校图书馆名进行公众号搜索,发现几乎所有高校都有开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大多都以阅读推广信息推送为主,但公众号的推送活跃度、关注度、推广的效果参差不齐。

在国外很多图书馆都提供了专门用于手机访问的Wap网站或是开发移动图书馆APP等。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早在2008年就建立了学科图书馆博客,该博客提供新书推荐、书评及咨询相关服务,同时提供移动阅读服务。南洋理工大学利用博客、微博、facebook等多种社交工具与读者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有效的推广了阅读活动。2017年一年时间内的访问人数到达18万人次,读者留言19.6万条,通过博客的开通,读者能第一时间获得新书推荐,通过书评等能更深层次引导读者阅读。

3 基于大数据的阅读推广体系介绍

图书馆作为阅读和传递知识的中心,传统的服务模式是通过流通借阅,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提供相对单向的服务。现在的年轻人慢慢对图书馆的兴趣减退,在这大数据时代,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阅读推广体系,为了民族的将来,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多阅读。图书馆必须不断创新,提升服务品质,通过移动互联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多方位的阅读推广。

注重个性化,每位读者的阅读需求都不同,即使同一读者每个阶段的阅读需求也不同,依据读者的搜索历史、借阅历史、教育背景等多方面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推测特定读者目前需要的阅读信息和将来可能需要的阅读信息,再通过移动互联网保证时效性,同时对相应阅读推广后的反馈信息进行搜集,在强调个性化的同时注重用户体验。阅读推广在传统模式上创新、创优,同时利用移动互联工具:微信、微博、app、短信等多种形式不断向读者推送个性化服务。

根据《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25.4%。

由上述数据可看出,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的改进势在必行,利用大数据技术,通過移动互联网全方位阅读推广,提供给读者方便快捷、实用的服务,但在此基础上要保证信息和知识的时效性,有效地将新信息、新知识、新热点推送给有需要的读者,减少读者的盲目性,节省读者时间,提高读者的阅读积极性。通过对读者大数据的分析,对不同领域、不同需求层次的读者设置不同的标签,为各个层次的读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阅读推送,这样既可以节省资源,还可以消除读者寻找有用资源的烦恼,提高读者的兴趣,实时地将新消息、资源动态传送到读者手中。

4 研究的具体过程

4.1 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思路从调查高职院校传统的阅读推广模式的学生接受程度,阅读推广的效果,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对大数据的认识,对移动阅读推广的建议等,根据调查结果研究传统阅读推广的优缺点,改进传统阅读推广模式,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新型阅读推广体系。

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传统阅读推广的基础上,从图书馆现有系统和网站入手,通过微信公众号和App的开发,实现手机端的文献检索,书评,个人图书借阅管理(预约、续借、当前借阅查询、历史借阅查询等),利用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推送相关新书和相关活动信息,通过推送即将到期图书、预约轮到通知等功能。

4.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和阅读推广方式的创新发展进行研究梳理,通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微系统的开发,个性化数据的提炼算法研究。通过微信,App问卷和用户统计,利用比较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理论分析法等完成大数据背景下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在高职院阅读推广体系的优化策略研究。

4.3 研究的基本内容

在传统阅读推广中去芜存菁,融合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形成一套高职院校专门的阅读推广体系。研究的重点在于微系统的开发,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读者推送个性化的阅读信息和服务信息。该系统不仅有普通图书管理系统的检索,新书推荐,读者登录后的续借、借阅历史查询、当前借阅查询、预约等功能,重点在于根据读者大数据推送相关信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节约读者的信息搜集时间。例如:推送信息依据数据可来源于学校各种系统: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宿舍系统等,通过学生的专业、年龄、选课情况、成绩、检索记录、借阅历史等数据设计算法分析学生的阅读偏好推测,进而为读者推送相关个性化信息,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根据微系统的运营,收集统计用户对系统体验方式,体验感受,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高职院校阅读推广体系的实施效果,进一步优化推广体系,更好地吸引和引导读者积极阅读,更大化的发挥高职院校阅读推广的作用。

4.4 研究的创新之处

1) 传统高职院校阅读推广信息推送采用广播式,学生参与实体感强,但没有具体用户针对性。本课题首次采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根据具体用户需求特征,推送对用户有价值的个性化阅读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广服务。

2) 传统的阅读推广采用单向推广模式,推广效果反馈很难搜集。基于大数据的阅读推广采用双向模式,阅读推广后针对读者阅读信息采集,然后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相关推广后的一系列信息反馈给图书馆平台,从而能进一步优化推广内容、推广形式、和推广范围。

3) 本研究将沿用传统阅读推广中的成功部分,例如,传统阅读推广读者参与的体验感强,征文比赛等读者可亲身体验。在传统推广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推广,使读者能方便、快捷、准确的接受的閱读推广信息。

5 总结

该研究有助于研究高职院校当前图书馆的服务现状、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现状和高职院校新阅读推广体系的实际效果。解决传统阅读推广只有推广的过程,对于实际效果没有有效的反应途径的问题。有效减少阅读推广的经费的投入,通过个性化的推广,全方位,多维度的解决高职院校师生的阅读需求与阅读信息供应间因信息滞后和信息无针对性导致的脱节问题。

参考文献:

[1] 陆瑶.大数据思维对高校图书馆化解阅读危机的启示[J].图书馆界,2017(6):79-81.

[2] 龚军.大数据时代我国阅读推广特点及措施探析[J].兰台世界,2017(24):74-77.

[3] 谷诗卉,罗丽,杨新涯,许天才.大学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的调研与发展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06):24-30.

[4] 栾雪梅.“微时代”的经典阅读推广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8):115-121.

[5] 黎彬,郝雅琪,赵瑞芹.新媒体时代微信平台的医学书评阅读推广研究[J].今传媒,2016,24(12):16-19.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大数据图书馆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