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题多解” 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2018-12-24 03:39熊锦明
物理通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动能定理初速度一题多解

熊锦明

(广州市真光中学 广东 广州 500300)

高中物理理论知识多而零碎,定理定律繁多,题型复杂多变,很多学生因找不到有效的解题方法,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部分学生产生畏难、厌学情绪,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考备考的课堂效率.而进行一题多解教学,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实际找到一种解题方法,通过知识的牵引,从而得到更多种解题方法,学会融会贯通,逐渐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通过一题多解,也能帮助学生理顺物理知识网络,建构知识体系,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例题】一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板B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左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视为质点)A,m>M,现以地面为参照系,同时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右、B向左运动,如图1所示.已知木板B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为l.若小木块A不会滑离木板,则木板的长度至少为多大.

图1 例题题图

解析:由于m>M,故总动量向右,小木块一直向右运动,木板先向左运动至最远后再向右运动达共速.设A,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木板B的长度为L,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l,向右运动l2距离达到共同速度v,小木块向右运动l1的距离达到共速,如图2所示.由于系统合外力为零,满足动量守恒,则有

m-Mv0=m+Mv

图2 例题解析图

方法一: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

设小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f,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A:f=ma1对B:f=Ma2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1)

(2)

(3)

由图2可得几何关系

l1+l-l2=L

(4)

式(1)~(4)联立得

(5)

(6)

式(5)、(6)联立得

解得

(7)

方法二:运用动能定理解题

对木板B有

(8)

对小木块A有

(9)

代入几何关系可得

(10)

方法三:运用动量定理与图像法相结合解题

设木板B向左运动的时间为t1,向右运动至共速的时间为t2.

由动量定理:对木板有

ft1=Mv0ft2=Mv

对小木块有

-ft1+t2=mv-mv0

解得

图3 v-t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木板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

图4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木板的长度

图4 v-t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木板的长度

解得

方法四:运用动能定理与功能关系解题

对B向左运动由动能定理可得

由功能关系可得

联立解得

方法五:运用相对运动解题

以木板为参照物,则有小木块的初速度为

v初=2v0v末=0

相对加速度为:(考虑两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相对位移为

s12=L

由运动学公式

解得

B向左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两式相除即得

猜你喜欢
动能定理初速度一题多解
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物理期末测试题
AGPM控制系统分析及最适初速度优化算法研究
“三问”动能定理
例析初中数学的多解问题
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分析
动能定理应用精析
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抓住重点知识 提高复习效率
一道从多方面多层次考查能力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