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手机相机功能验证微小形变

2018-12-24 03:39黄治海
物理通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对准桌面投影

黄治海

(常州市第三中学 江苏 常州 213000)

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可以直观地呈现出弹力的作用效果,为认识微小形变提供感性素材,可加深对弹力产生条件需要发生弹性形变的认识.肉眼一般无法直接观察到微小形变,实验上利用放大思想,将微小形变转化成肉眼能观察到的信号,传统方式有:液柱变化法,带细管的装满水的封闭玻璃扁瓶,通过按压扁瓶不同部位,可发现细管中的液面上升或下降;激光反射法,当桌面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激光笔发射出的激光通过平面镜两次反射,光点在接收屏的位置会发生明显移动.由于准备和操作较为困难,传统演示效果难达到直观、清晰地效果.笔者利用同屏技术和手机相机功能,能将水平桌面的微小形变直观、清晰地让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观察到,解决了传统演示方式的不足,同时此方式还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有较高地推广价值.此创新实验设计获得笔者所在市区创新实验大赛一等奖.

1 灵感来源

生活中用手机拍摄远处物体,很难获得较清晰的画面,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拍摄时手持手机难免会有微小的抖动,此时手机相机放大倍数很大,易导致手机屏中画面有明显的移动.反之,若将手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放大数倍的手机摄像头对准远处的参考点,若参考点位置在手机屏中有明显的移动,可反映出手机位置处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

要将手机屏上的画面“放大”,需借助同屏技术将手机屏画面同步到投影屏上,便于教室里所有同学观察.何为同屏技术?简言之,在同一局域网中,将手机屏实时同步到电脑屏上,进而同步到投影屏上,实现3屏同屏.同屏技术可将手机变成微型移动展台,教室里的学生可通过投影屏实时地、直观地看到手机屏中的画面.

2 实验操作及结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笔者利用Total Control软件实现同屏技术[1],让手机、电脑、投影屏3屏同屏;

(2)如图1所示,实物装置图,摆放好手机和粉笔盒,调节手机相机放大倍率至最大,并调整手机和粉笔盒的位置,使“静”字处在手机屏适中的位置;

图1 验证桌面微小形变实物装置图

(3)如图2(b)所示,用力按压手机前的桌面,手机会向前微小倾斜,对准位置从O点下移至A1点,观察“静”字在手机屏中是向上还是向下移动;

(4)如图2(c)所示,用力按压手机后的桌面,手机会向后微小倾斜,对准位置从O点上移至A2点,观察“静”字在手机屏中是向上还是向下移动.

图2 验证桌面微小形变的原理图

未按压桌面的手机屏中“静”字如图3(a)所示.当按压下手机前面的桌面时,可知手机对准位置下移,而手机屏、电脑屏中的“静”字会上移少许,具体效果如图3(b)所示.当按压下手机后面的桌面时,可知手机对准位置上移,而手机屏、电脑屏中的“静”字会下移少许,具体效果如图3(c)所示.

图3 未按压、前面按压、后面按压

同屏技术可实现手机屏、电脑屏、投影屏画面实时同步,最终在投影屏上将“静”字上下移动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便于教室里所有同学获取微小形变的感性认知,进而确定,下压桌面时会使桌面发生下凹的微小形变.

3 实验改进

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手机侧边圆滑,无法直接立在桌面上;二是,从图3可看出,硬质桌面的形变信号并不太明显,能否有更明显的形变信号呢?

问题一的解决方案:如图4(a)用两个长尾夹从侧面分别夹住手机,即可立于桌面上.不管是何种侧边形状的手机,都可采用此方式来固定手机,可完美地解决不同手机类型固定的问题.

问题二的解决方案:两手机结合,前后放大两次.具体思路为,用手机拍摄参考“静”字,放大一次,另用一手机拍摄前一手机屏中的“静”字,再放大一次,实现两次放大.如图4(a)所示,将手机竖立在水平桌面上,打开手机相机并调节到最大放大倍数(6倍),这是第一次放大,可将整个“静”字显示出来;再将另一个手机竖立且调节相机倍率至最大(5倍),靠近并对准前面手机的屏幕,这是第二次放大,不再显示整个“静”字,显示静字的部分笔画.

图4 二级放大实物图及未按压、前面按压

连接好仪器后,按压手机前面桌面,前面手机屏中的画面有不太明显的上移,后面手机屏中的画面有较明显的上移,具体效果如图4(b)、(c) 所示.实验时,利用手机同屏技术,可将手机画面动态变化过程呈现在投影屏上,直观地视觉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了物理实验的魅力.

4 总结展望

本实验灵感来源于手机拍摄远景不清晰现象,发现了手机相机放大功能,可验证放置手机的水平桌面的微小形变,并利用同屏技术将微小形变的“放大”信号动态地呈现在投影屏上,便于教室里每位同学观察.本实验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符合刘炳昇教授“瓶瓶罐罐做物理实验”的理念.该理念要求原理简单,学生易于理解,实验器材来源生活,制作难度小,实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用小而简单的实验解决大问题、复杂问题,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此,实验可更加贴近学生、更易于接受,更具有亲和力.

(2)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成本低、易推广.本实验中,手机不可或缺,间接反映桌面微小形变,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实验深度融合.本实验中所利用的同屏技术借助免费APP,同一局域网通过移动手机4G热点搭建,无需耗费流量,不用增加经济成本.如今社会,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且都能熟练操作,使用无需培训学习,教师学习成本很低,因此手机融入实验教学具有成本低、易推广等接地气的特点.

(3)能解决“放大”教室硬质讲台桌面微小形变的真问题.真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提出了“侧边圆滑的手机如何站立”“如何使放大信号更明显”等实际问题,通过课后师生的交流讨论、不断地尝试,找到了用长尾夹固定手机、二级放大形变信号的解决方案,将物理学习自动延伸到实际问题研究当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还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选取怎样的参照物,可以使放大信号更加明显,便于学生观察?不同手机的选取以及前后位置不同,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

猜你喜欢
对准桌面投影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基于APP在线控制双挤出头FDM桌面3D打印机的研制
桌面云技术在铁路行业中的应用
找投影
找投影
对准提升组织力的聚焦点——陕西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桌面装忙
一种改进的速度加姿态匹配快速传递对准算法
INS/GPS组合系统初始滚转角空中粗对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