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中父亲的三次“跌宕”教学案例

2018-12-24 10:04师宏良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背影

师宏良

摘要: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我国散文学姐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可以说是越读越有味道的作品。文章最精彩的地方也是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其将朱自清父亲的慈爱和固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以及父子之间的分离过程中的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对《背影》文章中有关背影的描述摘要进行详细的解析,了解朱自清先生是如何突出父亲的慈爱和固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以及父子之间的分离过程中的不舍的。同时以文中的“父亲”为切入点,建立三次“跌宕”的主线,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

关键词:背影;父亲;跌宕;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初中八年级的语文课程中,较多的文章是叙事性的作品,其描写的内容也大多是普通人,文字也没有很华丽,但字字入骨,很有味道。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我国散文学姐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可以说是越读越有味道的作品。其平时的语言,让亿万读者感动。重新回到作品之中,作为语文教师也会思考,该作品有何感人之处?我想那就是作者运用的朴素真挚的语言,无微不至地照顾远行的儿子,在朱自清的字里行间,父爱的高大如山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最精彩的地方也是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其将朱自清父亲的慈爱和固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以及父子之间的分离过程中的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这一篇散文,有着极大的感情深度可以挖掘,这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也对提升学生对父爱的认识建立了更多的可能。

二、案例描述

(一)了解背景,进入情境

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正处于民国时期,因为和父亲在异地,两个人多以书信交流,在1925年的十月份,朱自清收到了父亲的来信,情不自禁地想起了1917年同父亲在车站分别的场景,于是写出了《背影》一文。后来朱自清回忆说:“我写《背影》的时候,就是因为看了父亲的来信,在那一刻,我无法止住我的眼泪,我父亲平时待我有许多好处,尤其是《背影》所描述的那一次,想起来仿佛就在眼前,我这篇文章其实只是在回忆。”

(二)师生合作,进行赏析

在学习《背影》一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文章第二部分的学习,这个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哪些位置突出了父爱之情进行判断,也要引导学生尝试着读出与文章情景匹配的感情。对于《背影》这类的经典散文,倘若能够认真的、饱含感情地读,一定能够读得荡气回肠,无疑能够为增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增加科技能。教育不能是空洞地填鴨式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应当把读书明理当做语文教育的初中,让学生在进行佳作上戏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切身的感受,建立高尚的情操,形成同作者的感同身受,让文字之美能够真正地融入学生的骨髓,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文字审美的情趣,让学生获得文学素养。

师:同学们,你们能够帮助老师找一下,文中总共出现了几次背影?这些背影都有什么作用?

(老师给学生预留时间进行讨论,可以参考课后练习一中的问题进行问题编排,待明确问题后,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文中出现的几处“背影”进行纵向比较,方便接下来的教学。)

师:同学们,仔细看一下文中的第二环节中作者有流眼泪的情节,这些眼泪都出现在什么时候?他们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研读课文,文中出现了三次跌宕,你们能否从第一次跌宕中,体会一下作者父亲的心理吗?

生1:“我”去南京是为了养家户口,比较忙,没有时间送儿子,但是我又担心认识的茶房敷衍“我”,干脆还是我自己去送吧!

生2:在文中“踌躇”出现了两次,还“颇踌躇”了很长的时间,最后又“踌躇”了一会儿,最后“终”,决定去送儿子,说明这位父亲还是经过了思考决定送儿子,虽然他很忙,也很犹豫,但是最后送儿子的行动说明他心里是有孩子的。

师:除了“送与不送”之外,“走与不走”是文中的第二处跌宕,在第二处跌宕中,大家能够推测一下父亲的心理吗?

生:上车之后我帮助儿子忙了这么多,把很多事情都推掉了,儿子却让我尽快走吧,但是我确实对儿子很不舍,于是就和儿子多呆一会儿吧,毕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见儿子,步入就去买桔子给儿子在路上解渴吧!

师:在文中又一次出现了跌宕,在这次跌宕中主要是父亲的颓唐和惦记,通过这一次跌宕,大家想一下自己还是那位父亲,你们认为他们会想些什么?

生:我从少年开始就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可惜的时候老时如此的凄凉和颓唐!家庭中琐碎的事情让我操碎了心!我的身体也不好,在北平的孙儿现在多高了我也不知道,也不知道儿子现在生活的怎么样,都忘了给我写信了,唉!

分析:

因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着庞大和精致之美,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无法直接从朱自清先生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文章内容的庞大,也难以直接琢磨清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我更多的是以文中的“父亲”为切入点,建立三次“跌宕”的主线,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

案例反思

散文向来具有着“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带领学生进行散文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散文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朱自清的散文虽然语句平时,但是对于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也据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老师另辟蹊径,在文章的细节出发,建立行文脉络的线索,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以父亲的角度为切入点,同学生一起品读课文,其意义在于,能够让学生学会通过文字学会对文字情感的挖掘,懂得提炼思想感情。当学生能够对《背影》中的心理建立更加深刻的理解之后,了解文章更加深层的内涵就会更加容易。总而言之,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称之为经典,那就是他用平时的语言,表达了普遍存在的父爱,而且他表面平时的语言,却蕴含着精致之美,不断挖掘该文章的文字内涵,无论对学生文学综合素养的发展还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情感熏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背影
两个背影
背影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教学案例的内涵及其应用意义
充分整合教材资源 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