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妈怕不怕
——专访北京佑安医院段钟平博士

2018-12-26 03:10段钟平
中国生殖健康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携带者乙肝病毒

为什么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肝衰竭,还有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慢性病毒携带者。

乙肝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亲是家庭聚集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主体。我国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婴传播所致,成人肝硬化、肝癌80%以上是因为婴幼儿时期感染上乙肝病毒。

妊娠会引起肝脏疾病的发生吗?

孕育生命会增加女性身体与心理的负担与压力,妊娠使孕妇整个身心发生一系列变化,也加重了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的负担,可能引起一些肝脏疾病的发生。同时,妊娠期肝脏疾病对孕妇的安全也构成一定的威胁,比如,妊娠期严重的肝脏损伤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乙肝是如何在母婴之间传播的,最危险的是哪个时间节点?

传染病的传播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垂直传播,另一个就是水平传播。大家一直认为母婴传播就是垂直传播,其实不然,乙肝的宫内传播只占很小一部分,怀孕期间胎儿被传染乙肝的概率只有百分之几。大部分新生儿乙肝是在产时和出生后与母亲的密切生活接触的水平传播。产时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胎儿通过产道时接触妈妈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破裂,母亲血液进入胎儿血循环造成。

患乙肝的女性能否怀孕?

乙肝患者完全可以孕育宝宝,但是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需要特别重视。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有乙肝预防及阻断干预措施与不实施相应措施相比较,效果大不一样。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首先,需要对夫妻双方特别是孕妇的身体状况有全面了解,尤其在一些卫生条件及健康理念相对落后的地区,孕前优生检查和孕期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分娩过程尽量防止产伤及新生儿损伤、羊水吸入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新生儿出生后尽早肌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

主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10ug,生后第1个月、6个月再分别注射10ug。新生儿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良好,体内产生抗HBs抗体,可有效保护肝脏不受HBV的感染,免疫成功率达75%以上。

被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肌内注射HBIG100~200IU,可减少或阻止HBV进入肝脏。

联合免疫: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使用,可有效阻断HBV的母婴传播,有效保护率达95%以上。

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哺乳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母婴间的水平传播主要是由于生活密切接触。

母乳喂养是否是传播的重要因素呢?有研究证实,在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母乳中可检测到HBV和HBVDNA,说明乳汁存在着传播HBV的可能性。但统计调查发现,母乳喂养和婴儿HBV感染并无明显相关性,母乳喂养并不是传播的重要因素。

因此,HBsAg阳性母亲不要有太多顾虑,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对婴儿进行正规的预防接种后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但需要注意,在有乳头裂伤和破损的情况下,要暂停哺乳。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携带者乙肝病毒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童光东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常用药对举隅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前列地尔联合拉米呋啶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下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