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地域性城市照明打造城市名片
——以山地城市重庆为例

2018-12-26 02:56吴云涛向姮玲
灯与照明 2018年3期
关键词:夜景名片载体

曹 馨,吴云涛,向姮玲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5)

21世纪,是一个科技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生活已不再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所描绘的“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简单状态,人们的社交活动变得更丰富多彩,活动时间也从古时的“日落而息”延长至夜间甚至凌晨,这也意味着需要城市照明(urban lighting),即城市户外公共用地(体育场、工地除外)的永久性固定照明设施与旨在形成夜景观的建筑室外或室内照明系统,在夜晚为人们营造另一个与白日截然不同的新天地。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艺术形式的追求也在逐渐提升,城市照明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不仅仅是简单“亮起来”,更是进入了展现城市魅力,体现城市发展水平的新阶段,要用辨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城市照明,明白城市照明是一项随社会同步发展以满足不同时代对照明需求的综合性设计任务。

1 城市照明现状的反思

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成功研制出第一盏“碳化棉丝灯”,这盏电灯的灯丝在连续用了45 h之后才被烧断,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盏真正有使用价值的电灯,此后,电灯不断改进完善,逐渐代替了照明效率低的煤油灯及蜡烛,将人类真正从黑暗中解放出来。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缺乏系统的城市照明理论,城市“亮化”工程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各城市在夜间的辨识度不高,标志性不强,甚至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直到2008年11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首次编著了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中国城市照明才逐渐驶入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我国的城市照明仍处于待完善的发展阶段,城市照明工程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盲目追求亮度,不思考照明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重视地域性因素等导致城市特色缺失的问题亟待改善。在这个全球化日益吞噬传统与历史的年代,如何保存本土性与多样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思考。从2017年普利兹克奖授予兼具本土精神和国际特色的RCR建筑事务所的3位西班牙建筑师,2018年普利兹克奖授予印度本土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中不难看出,随着建筑国际化趋势的负面影响逐渐明显,地域性设计理念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愈加受到重视,当然城市照明的规划与设计也不例外。只有以城市自身的地域性特点与历史文脉为依据进行照明设计,才能传达出独属于每座城市自己的语言与魅力。

2 运用地域性城市照明打造城市名片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在历史长河中,每座城市都从绝对的矛盾变化中积淀下了各自相对稳定的城市名片,这些城市名片传承历史文脉,展现地域特色,同时也能反映一座城市的价值。如,北京城市名片“紫禁城”,展现了北京作为封建王朝都城的历史底蕴,西安城市名片“明城墙”,一墙内外,分隔古今,留住了无数当地人穿行于城墙根儿的记忆,天津城市名片“五大道”记录了天津作为租界而留下的独特西式建筑群景观。当然城市名片并非只是历史遗留下的文物古迹,一些能充分体现当地自然景观或历史文脉的新建筑、新街区,包括新城市照明设计也可成为一座城市的新名片。如,宁波历史博物馆利用残砖碎瓦为当地人找到了归属感,留下了曾经生活的印记,也自然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新名片,桂林的夜游“两江四湖”,利用城市夜景照明在夜间重塑了这座山水之城,彰显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自然山水景观,成为桂林的新城市名片。

夜晚,世界本是一片黑暗,运用光对城市形态进行重新勾勒,才有了城市在夜间的新形象,所以探索地域性城市照明的方法,以寻求一座城市在夜间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性特色,打造城市新名片是十分必要的。

3 塑造地域性城市照明的照明载体分析

“城市性质定品味,城市规模定尺度,历史文化定文野,自然环境凝风格”张锦秋先生如是说。城市照明的打造必然与自然及人文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充分结合当地地理特征、环境条件,且能展现其地域文化、历史文脉、时代特征的照明工程,才能成为个性鲜明的地域性城市照明工程。在城市照明中能用于展现其独特地域文化的载体,笔者认为可分为自然载体、人文载体两大类。

自然要素是城市结构中最为基础又极重要的元素之一,更是夜间照明设计中不可替代的部分。重庆市作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其两江穿城、群山环抱的独特自然环境,具有丰富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从空间性、标志性、观赏性等各方面赋予了这座城市不同的魅力,对这些不同的景观因素进行照明设计能加强这座山地城市在夜间的可识别性,影响人们对这座山地城市的夜间景观印象。

人文要素是历经岁月洗礼后遗留下的历史产物,是体现城市地域性特征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反映一座城市文化底蕴最为活跃的元素,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代代相传的文化精神,包括城市历史、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说等。虽然传统民俗、城市历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要素不能以某一具体事物来呈现其独特内涵,但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却能作为历史文脉的载体,体现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最为独特的形象,如洪崖洞吊脚楼群、重庆人民大礼堂、磁器口、中山四路等均能反映重庆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独特形象。故在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的城市功能定位、历史角色定位以及艺术形态定位,给予其能展现各自独特魅力的高质量夜景照明,使其不论是白日还是夜晚都能展现重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4 基于地域特征的城市照明载体照明策略及措施分析

4.1 自然载体

4.1.1 山体

据《重庆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相关数据显示,重庆市8.24万km2范围里,山地面积占比达到75.33%,大量的山体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层次,成就了重庆的山城特色。故无论在白天还是黑夜,对山体进行针对性设计都是十分必要的。重庆的山体层峦叠嶂,山形秀美柔和,是富有极大地域性特色的自然景观,在夜间更应对其进行独具一格的夜景照明设计。如,以夜空为背景,利用灯光对山体的色彩、质感、形态等进行渲染,凸显山体清新明快的节奏韵律,丰富城市轮廓。

4.1.2 水体

重庆市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悠悠江水,缓缓流淌,成为充斥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城市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笔,也是城市照明设计中最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气息的一部分。在夜晚,静态水体宛若无波明镜,倒映灯光照射下的周边景物,水中世界与现实世界一虚一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而动态水体结合不同色彩灯光,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传达着各自不同的情绪。如,在音乐声中与色彩斑斓的灯光一起舞动的公园喷泉,传达着轻松愉悦的氛围,淡雅灯光照射下的林间清流,则渲染了宁静致远的意境。

重庆市渝中半岛长江滨江路、嘉陵江滨江路、北滨路等地,均结合水体进行了大量夜景照明设计(图1),灯具经过特殊处理,白日里或隐于景观绿化中,或作为小品自身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夜晚则利用灯光照射水体、景观及周边建(构)物,在山水间勾画出一幅现代滨江都市繁华夜景图。

4.1.3 植物

重庆市内的植物包括城市行道树、绿化隔离带、公园内观赏性植物、居住区绿化、山间自然植被等。植物种类会随地域不同而发生改变,且其形态与颜色也会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故植物也成为地域性照明的自然载体之一,在城市夜间照明中扮演着一个充满生命力与活力的角色。只有根据植物的形态、色彩以及对光照的喜恶程度等来选择灯具与照明方式,才能真正做到丰富城市夜景观,提高城市环境艺术品位。对常绿阔叶树运用绿色等自然色系进行照明,展现植物的勃勃生机,对落叶树在秋季运用点式照明,突出其枝干的艺术形态,而对较大面积的主题绿化景观可以进行多角度照射,以丰富其结构层次。

4.1.4 道路与桥梁

重庆市多山的特点导致城市道路线型复杂,部分城市道路坡度陡,转弯急且交叉口多,故做好道路的城市功能性照明十分重要。道路照明设计首先应符合国家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在亮度上满足交通安全照明要求,并应对光源灯罩进行合理设计,防止产生眩光。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探讨道路照明的地域性设计,可提取重庆传统元素融入路灯的造型设计,也可通过协调立体交通各层次路灯的布局、亮度及色彩等,打造山地城市的地域性道路照明。

图1 重庆滨江路夜景

重庆市山环水绕的独特地理环境,决定了用于跨越水体和山谷的桥梁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内现有各类桥梁4 500多座,其中主城区横跨长江和嘉陵江的大型桥梁也有22座之多,重庆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桥都”。桥梁照明设计在满足功能性要求后,还应对大型桥梁和具有艺术、历史价值的中小型桥梁进行针对性照明设计,突出桥梁自身风格和造型特色,并与桥梁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桥梁除应进行专门的景观照明设计外,还应考虑与其连接的道路照明协调。重庆千厮门在满足功能性照明的前提下,仅仅利用几盏投光灯与4条由点光源连成的线光源进行桥梁照明,勾勒出千厮门大桥独特的结构造型,成为重庆的标志性构筑物。道路与桥梁均属于照明设计中极其重要的线性元素,不同之处在于,桥梁常常与水体同时出现,而山城重庆的道路则多与山体密切联系,故道路与桥梁的照明设计也可结合水体与山体的地域性照明设计一并考虑。

4.2 人文载体

4.2.1 历史建筑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历史建筑是指“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构) 筑物。”历史建筑也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的地域、时期和社会背景下, 人们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技术条件以及对美的认识不尽相同,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下的建筑形态、建筑功能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最终留存下了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如,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兴建的土楼,江南传统民居中因其气候条件而修建的“四水归堂”天井式住宅,西南传统民居中顺应环境而生的吊脚楼,这些传统民居在建筑风格、构造形式上均有很大的不同。在夜间对不同的历史建筑应采取不同的照明方式,建筑造型简洁但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可用冷色灯光渲染出庄重引人深思的氛围,而立面造型丰富的古建筑可以采用轮廓照明,直接勾画其独特建筑轮廓。

4.2.2 历史文化街区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款中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故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夜景照明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各单体建筑、历史街道与整个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艺术造型特色等因素,采用重点突出、点线面相结合、聚散相协调、动静相衬托等照明手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艺术水平的夜景照明系统。

中山四路是重庆最能体现抗战文化的一条街,街道两边保留了大量民国时期的历史遗迹,除了中国民主党派博物馆的特园外,还有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张骧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历史建筑。在恢复中山四路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过程中,除保留街道两侧部分民国骑楼建筑外,还将部分沿街建筑也改造为青砖黛瓦、拱窗拱廊的骑楼建筑。中山四路夜景照明设计(图2)分为历史建筑、骑楼与街道及历史街区3部分,其中对骑楼与街道以每间为单位,将LED灯带与射灯分别布置于骑楼立柱表面与拱间,道路照明与沿街立面照明遥相呼应,使整个街区照明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骑楼建筑每柱上均布置一盏复古壁灯,与街区历史建筑的民国风格外立面照明相互烘托,使历史建筑既能融入街区照明复古雅致的整体风格,又能在某个不经意的蓦然回首间成为街区夜景照明中的一个亮点。

图2 中山四路骑楼夜景

4.2.3 城市标志性建筑

目前对标志性建筑的含义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志性建筑(iconic architecture)其本源意义与地标(landmark)相似,但随着城市结构的逐渐丰富,标志性建筑的界定范围也得到了相应拓展。通常情况下,标志性建筑表征了大众心理对城市物质空间的集体认同。凯文·林奇教授在《城市意象》中指出:“标志物是从一大堆元素中挑选出来的,其关键的物质特征具有单一性,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或是在整个环境中令人难忘,要么标志物拥有清晰的形式,要么与背景形成对比,要么占据突出的空间位置。”每座城市在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会产生富有不同历史特征、政治特征、地域特征的建筑,在这些建筑中若某个建筑因其独特性而令人印象深刻,那这个建筑就会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北京颐和园、西安钟鼓楼、青岛天主教堂、天津劝业场等。

标志性建筑与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区别之处在于,即使一些运用现代建造手法建成,但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现代建筑,只要其能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就能称为标志性建筑。如西安大唐芙蓉园、苏州博物馆,再如“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项目,以最具西南传统民居特色的“吊脚楼”建筑群为主体,依山就势,沿崖而建。因其充分结合地理环境、传承传统民居文脉,打造了独特的建筑群体布局,塑造了清晰的建筑形式,成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在夜间选用轮廓照明手法,沿着建筑轮廓连续布置暖黄色灯光带,将其具有西南传统民居特色的坡屋顶清晰勾勒出来,再以几盏民间大红灯笼点缀其中,并在外立面辅以几束投光灯,使整个洪崖洞建筑群体的照明设计完美展现了山地建筑群的参差错落感,打造了仿佛置身于“千与千寻”童话世界中的奇幻夜景(图3),已然成为重庆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之一。

图3 洪崖洞夜景

5 结论

重庆市结合其独特的自然载体与人文载体进行照明设计,打造出了如洪崖洞夜景、滨江路夜景、渝中半岛夜景等极具个性且不可取代的城市名片。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进行城市照明设计时,应先充分发掘能表达城市地域性特征的自然载体,如山体、水体、植被、桥梁、道路、公园等自然元素,然后将其与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传承地域文化基因的人文载体相结合,并在夜间选择合适的灯具与照明方式,对照明载体加以刻画与表达,最终达到展示城市地域性特色,成为新城市名片的目的。

猜你喜欢
夜景名片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不妨写夜景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Lightroom让夜景照片更通透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城市夜景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