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任务型课程设计

2018-12-26 08:36杨德全
地理空间信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外业工程设计规划设计

杨德全

(1.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90)

2015年,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员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部分本科高校正式开设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专科院校对应开设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课程是国土测绘与规划、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中的核心专业课。因此,《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任务型课程设计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任务型课程就是以一系列学习性任务(task for learning)作为载体(carrier)来组织课程内容,学习者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达成学习目标的课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课程具有操作性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特点。长期以来,该课程在课堂以理论讲授为主,课后安排2周的土地整治综合实习,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研究《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任务型课程设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1 任务型课程设计流程

1)认真阅读人才培养方案,确认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

2)阅读课程标准,弄清楚课程“典型背景工作工程”。

3)根据课程“典型背景工作工程”,梳理“工作任务内容”。

4)选择包含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项目载体。

5)按照项目(任务)分解总体目标,形成单元,完成课程整体设计。

6)确定单元目标,细化“学习任务”,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完成课程单元设计。

由上面流程可以看出,技能目标是设计任务型课程的重要前提,而且前后关联、环环相扣。搞清楚技能目标,分析工作过程,提取工作任务,归纳学习任务,通过以上环节,完成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2 《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任务型课程设计与实施

2.1 课程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与价值分析

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提供与本专业面向的初始岗位(比如土地整治外业踏勘)、目标岗位(土地整治规划设计项目负责人)相关的基于“工作过程”[1]的部分工作任务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如正确做事,做正确事,估算、预算数据不能弄虚作假;杜绝凭私人感情或假公济私、收取贿赂,把国家资金随意安排;团结协作精神—互帮互助,共同探讨与学习,完成项目任务;规范安全操作能力—外业踏勘按规范操作;上机操作规范—正确使用相关工具,如卷尺、手机GPS定位软件,手工绘图的记录规范、外业调查手簿规范填写等;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如利用网络、外业踏勘调研等获取项目信息,并能有效处理信息;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外业踏勘中,表述问题与回答问题要正确、简洁;学习能力与能力迁移,如土地整治规范、标准以及各地土地整治实施办法,随着时间、地域不同有不同的规定,另外土地整治技术也不断更新,所以要有学习能力。

为更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向发展岗位即土地整治项目经理发展)、学历提升(专升本、本升研)提供必要的土地整治基本理论,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职业提升能力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2]。

2.2 课程目标分析

1)学习结果分析。能完成土地整治项目踏勘报告编制;能完成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与布局;能完成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与设计图件的编制;能完成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能完成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报告编制。

2)知识目标分析。掌握土地整治规划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准备工作、实地踏勘及收集资料方法;掌握土地整治项目外业踏勘报告编制方法;熟悉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掌握项目区土地整治效益分析;掌握土地整治总体布局方法;掌握土地整治中土地利用布局、灌溉排水、道路工程以及其他工程布局形式;掌握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掌握典型田块(条田、梯田)设计标准;掌握灌溉工程设计、排水工程设计标准;熟悉田间道路设计、生产道路设计;了解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设计标准;掌握土地整规划设计文本编制方法;熟悉土地整治项目成果呈报内容、程序[3]。

3)技能目标。能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外业踏勘、数据处理与分析;能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外业踏勘报告的编制;能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能进行土地整治总体布局;能进行土地整治土地利用布局、灌溉排水、道路工程以及其他工程布局;能对典型田块进行设计;能对灌排渠系工程进行设计及纵横断面图件编制;能对道路工程进行设计及纵横断面图件编制;能对农田防护林工程进行设计以及图件编制;能编制土地整治项目报告[4]。

4)态度目标。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

2.3 提炼课程“典型背景工作工程”

按照外业踏勘、可研设计、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变更几个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典型背景工作工程”如图1。

图1 课程“典型背景工作工程”

2.4 梳理“工作任务内容”

1)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涉及土地整治项目外业踏勘、数据处理与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外业踏勘报告编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土地整治效益分析。

2)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主要内容一是总体布局、土地利用布局,即土地整治项目总体布局、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利用布局(旱改水、坡改梯、迁村腾地);二是灌溉排水工程布局;三是田间道路工程布局;四是其他工程布局,如防护林、治坡、治沟、嗮谷场、堤坝等工程布局[5]。

3)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主要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防护林工程设计。

4)土地整治项目报告编制。

2.5 选择包含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项目载体

1)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选择“湖北省荆门市官庄湖农场林湖等3个分场2014年度土地整治项目”为本课程的综合训练项目。结合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经过学院教学团队与合作企业的充分研讨,从实际土地整治规划设计项目抽取了适合教学的 10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该课程的教学项目,内容涵盖项目的外业踏勘、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与布局(田、水、路、林、村)、简易设计单体图设计、土地整治规划图与施工图编制和土地整治项目报告编制等典型工作任务。

2)学习任务设计。任务一: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分析(其中子任务为土地整治项目外业踏勘、数据处理与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外业踏勘报告编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土地整治效益分析);任务二:总体布局、土地利用布局(其中子任务为土地整治项目总体布局;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利用布局,如旱改水、坡改梯、迁村腾地);任务三:灌溉排水工程布局(其中子任务为斗渠农渠布局、斗渠农渠布局形式与要求);任务四:田间道路工程布局(其中子任务为田间道、生产路布局;田间道、生产路布局形式);任务五:其他工程布局(其中子任务为防护林、治坡、治沟、嗮谷场、堤坝等工程布局,其他工程布局布局要求);任务六: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其中子任务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典型田块设计);任务七:灌溉排水工程设计(其中子任务为渠道工程设计、沟渠纵横断面图);任务八:道路工程设计(其中子任务为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横断面设计);任务九:防护林工程设计(其中子任务为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农田防护林工程图绘制);任务十:土地整治项目报告编制(其中子任务为规划报告编制规程、规划报告编制)[6]。

2.6 按照项目(任务)分解总体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课程单元细分为如下14个单元:土地整治项目外业踏勘、数据处理与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分析;土地整治项目总体布局、土地利用布局;土地整治项目灌溉排水工程布局;土地整治项目田间道路工程布局;其他工程布局;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典型田块设计;渠道工程设计;沟渠纵横断面图;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横断面设计;防护林工程设计;土地整治项目报告编制[7]。

2.7 确定单元目标

课程单元设计在单元设计重点讲解。

2.8 考核方案设计以及教法学法建议

2.8.1 考核方案设计

改变传统的通过课程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采用基于过程控制的考核模式。在每个项目当中都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考核,并按照比例系数计入最终的评分当中,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考核的体系包括:①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阶段学习效果评价、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达能力评价、团队合作及协作学习能力评价;②综合能力与单项技能考核评价;③期末考核评价,即课程总成绩=过程考核成绩+终结考核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与课堂表现以及10个技能训练任务考核。终结考核成绩采用线下考核,即期末基本理论的考核。过程考核成绩、终结考核成绩各占50%。

2.8.2 学法建议

1)在知识储备上,采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引导案例分析、方法指导;在学法上,加强课堂练习,及时发现问题。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共享网上资源,时时处处学习。

2)在综合技能应用上,包括土地整治规划设计、采用教师示范、模拟训练互设故障、小组竞赛;在学法上,学生分组,每组1份综合资料。小组互设故障,通过排障练习提高综合技能。

3 结 语

因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是2015年才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正式命名的专业,土地整治技术人员是近几年才明确的职业岗位,因此,《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课程体系如何确立十分必要,而任务型课程设计更是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作为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在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上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外业工程设计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市政管线外业采集命名规则和辅助软件开发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
规划设计
公路外业测量中GPS RTK测量技术的应用探究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