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先锋

2018-12-27 03:03曹蔚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商贸城小商品经营户

“敲糖帮”“货郎担”,鸡毛换糖送海外……会做生意的义乌人早就名声在外。改革开放40年,在党建这个“红色引擎”的强力驱动下,义乌人把小商品城从露天马路市场,开到了如今有着640余万平方米的国际商贸城。从小产业到大市场,从闭塞小城走向全世界,义乌人把一个简单的“小”字做出了“大”文章,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

10月23日,中国小商品城“商城先锋联盟”在义乌成立,下设6支队伍,146名党员和志愿者为中外客商提供市场商位导航、投诉纠纷协调、商标注册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义乌就开始了市场党建的探索,今年,为更好地调动市场经营户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义乌创新尝试在上线的义乌市场信用APP中突出党建引领,设置市场党建模块和党建园地,把党建元素转化成市场经营户的信用资产。

目前,中国小商品城党委下辖31个党支部,其中驻外支部5个,在册党员465人,流动党员1500余人。这张鲜亮的红色覆盖网,如今已成为助推市场转型、业态发展、服务创新的一面旗帜。

1.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义务消费维权服务队”投诉站内,工作人员正在翻阅维权记录。志愿服务是党建联盟的重要元素,义维队主要解决市场内消费矛盾纠纷。

2.义乌稠城小商品市场于1982年9月5日正式开放,市场从北门街移至湖清门。人们称其为第一代市场。(黄昌根供图)

3.2002年,小商品市场内的“共产党员”红牌文明摊位。(楼子荣摄)

4.如今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商贸城供图)

5.有着20年党龄的何海美,是义乌最早拥有营业执照的商户之一。作为第一代商户,何海美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同时也带领了身边的经营户共同致富。

猜你喜欢
商贸城小商品经营户
因地制宜、臻于至善
深入市场调研,推进“以展荣市”
中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另一面
让经营户的“小确幸”再多一点
300架无人机刷爆朋友圈岳塘国际商贸城惊艳全城!
简约而不简单,寓个性于细节中
金华风物志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成都北部新城建设
给小商品找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