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饲粮添加丁酸钠对蛋雏鸡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2018-12-27 05:18张李荣杨海明
中国饲料 2018年23期
关键词:盲肠梭菌菌门

张李荣, 杨海明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动物肠道寄居着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最多)、古菌、真菌、原虫和病毒。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形成受个体、年龄、健康状况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刘彩虹,2013)。微生物对宿主肠道结构功能、物质消化吸收、肠道免疫调节等具有重要影响(Stanley,2014)。 吴娟娟等(2015)研究发现,盲肠内容物对无菌鸡小肠黏膜、绒毛及脾脏发育等均有显著影响,同时可调控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周作勇等(2011)研究报道,鸡肠道微生物表面分子结构 (PAMPs)可与模式识别受体PRRs(如Toll样受体)相互作用,激活相关免疫信号路径。鸡盲肠每克粪便大约含有1011个微生物,同时与其他肠道相比,盲肠微生物的种类多且复杂,菌种含量更高,所以盲肠成为了研究焦点(王丽凤,2013)。目前,微生物研究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多样化,特别是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及运用以来,准确而全面地了解微生物成为可能(Ansorge,2009)。

丁酸钠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维护肠道健康、平衡肠道菌群和为机体后肠细胞提供能量等一系列功能 (陈小兵等,2007)。郭传珍等(2009)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钠后,可降低肉鸡消化道各段pH及提高肠道后段短链脂肪酸浓度,同时丁酸钠对肠道菌群具有明显的平衡作用。邹杨等(2010)研究表明,丁酸钠能够提高肉仔鸡的饲料转化率,改善生产性能,降低肠道pH,且能够提高肠道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因此,本试验选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饲粮中添加丁酸钠对蛋雏鸡盲肠微生物的影响,通过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比较,了解样本间微生物组成差异,以期能更好地指导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罗曼褐蛋公雏由金湖县永祥种鸡有限公司提供。丁酸钠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试验在扬州大学实验动物房进行,饲粮参照NRC(1994)营养需要配制,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按常规饲养和免疫程序进行饲养管理,自由采食和饮水。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2 试验设计 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罗曼褐蛋公雏1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0.1%丁酸钠饲粮,试验期42 d。于42 d时,每个重复分别随机取6只鸡,测定其生长性能,再从中选出体重相近且状态良好的3只作为测序样本,收集盲肠食糜,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盲肠微生物。

1.3 样品采集 选取的鸡只处死,在无菌条件下打开腹腔,结扎盲肠两端,剪下后转移至超净工作台,用无菌剪刀剪开盲肠肠壁,采集食糜置于冻存管中,迅速投入液氮后转至-70℃保存,备用。后将样品送往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16SrDNA高通量测序。

1.4 DNA提取和扩增 食糜样品采用OMEGA公司的E.Z.N.ATM Mag-Bind Soil DNA Kit试剂盒提取样品的总基因组DNA,具体步骤参照说明书,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定性检测和测定浓度。以提取的DNA为模板,对16SrDNA V3-V4可变区进行PCR扩增,融合了Miseq测序平台的通用引物序列:341F(CCCTACACGACGCTCTTCCGATCTGCCTACGGGNGGCWGCAG)和 805R(G ACTGGAGTTCCTTGGCACCCGAGAATTCCAGAC TACHVGGGTATCTAATCC)。 扩增体系 30 μL:2×Taq master Mix 15 μL,Bar-PCR primer F(10 μM)1 μL,Primer R (10 μM)1 μL,模板 DNA 20 ng。扩增条件:94 ℃ 3 min,5 个循环(94 ℃ 30 s,45 ℃20 s,65 ℃ 30 s),20 个循环 (94 ℃ 20 s,55 ℃ 20 s,72℃ 30 s),72℃延伸5 min。 PCR产物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用Agencourt AMPure XP试剂盒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并回收,利用Qubit3.0 DNA检测试剂盒对回收的DNA精确定量。采用标准Illumina TruSeq DNA文库制备流程构建所需的宏基因组上机文库,测序系统为Illumina MiSeq平台,最终上机测序浓度为20 pmol。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用CASAVA对原始图像数据文件进行碱基识别(Base Calling)分析转化为原始测序序列(Raw Data)。再通过去杂拼接、质量控制、筛选并去除嵌合体序列步骤后,使用Usearch软件将干净序列按97%相似水平聚类成操作分类单元。计算丰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并进行热图和主成分分析,利用R软件作图。将数据导入SPSS19.0,进行方差分析(ANOVA),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和分析

2.1 丁酸钠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饲粮中添加丁酸钠对蛋雏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ADG)、料肉比均无显著影响(P > 0.05),但丁酸钠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丁酸钠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 1.52%(P < 0.05)。

表2 丁酸钠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盲肠食糜测序结果 由表3可知,对两组盲肠食糜样品进行测序,分别获得52153和60027条平均原始序列,在97%相似水平上分别平均归类成997和1008个操作分类单元。构建稀释性曲线,由图1可知,随着测序深度的增加,曲线趋于平坦,说明测序数据具有合理性,各样本能够真实反映微生物组成情况。

表3 盲肠食糜测序结果

图1 稀释曲线

2.3 门水平分析 由表4可知,两组雏鸡盲肠菌群主要存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合计分别占99.39%、97.98%。两组间变形菌门含量差异极显著(P < 0.01),Synergistetes(互养菌门)含量差异显著 (P<0.05)。变形菌门含量较对照组降低44.8%。同时,两组存在一定量放线菌门和极少量的疣微菌门。

表4 盲肠菌群门水平分布

2.4 属水平分析 由表5可知,在属水平上,两组主要存在拟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瘤胃球菌属、梭菌XⅣa类群、梭菌Ⅳ类群、Barnesiella等菌属。其中,拟杆菌属、梭菌XⅣa类群、Dorea、梭菌XⅧa类群等菌属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与对照组相比,丁酸钠组乳酸杆菌属显著提高38.6%(P<0.05)。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含量极显著降低71.4%(P<0.01)。未归类菌属含量差异极显著(P < 0.01)。

表5 盲肠菌群属水平分布

2.5 Alpha多样性分析 本文选用 Chao1、Ace、Shannon、Simpson指数和覆盖率来评估样本中微生物Alpha多样性。Ace和Chao1指数用来估计物种丰度;Shannon和Simpson指数用来估计微生物多样性,多衡量群落异质性,两者值越大,则说明群落多样性越高。Coverage指数表示各样品文库的覆盖率,实际反映了本次测序结果是否代表样本的真实情况。

由表6可知,两组覆盖率均为0.99,接近于1,说明两组数据结果能反映真实菌群情况。从Chao1和Ace指数上看,丁酸钠组菌群丰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丁酸钠组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综上说明,饲粮中添加丁酸钠后,雏鸡盲肠微生物不仅丰度增加,而且菌群多样性也显著提高,微生物种类更多,均匀性更高。

表6 盲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2.6 Heatmap图和PCA分析 Heatmap图 (图2-A)显示了不同处理组盲肠菌群属水平物种丰度,颜色从红到蓝,代表菌种丰度由低到高。由聚类树可知,各组样本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同时,对不同样本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由 PCA(图2-B)分析可知,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45.57%,第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38.61%,累计为84.18%。对照组和丁酸钠组的样本点分布区域不同,说明处理间群落构成存在差异性。

图 2 盲肠微生物Heatmap分析图(A)和主成分分析PCA图(B)

3 讨论

研究表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杆菌门是鸡和火鸡胃肠道最大的细菌门类,超过总数的 90%(Wei,2013)。 林奕岑等(2016)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前三位共享菌门分别为拟杆菌门(70.0%)、厚壁菌门(25.4%)、变形菌门(4.3%)。本研究显示,两组雏鸡盲肠菌群主要存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及变形菌门3种,这与前人研究的结果类似。目前有学者认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两者含量的比例能够影响机体对能量的吸收。Turnbaugh等(2006)在小鼠上的研究发现,肥胖小鼠肠道富集厚壁菌门细菌,而拥有更高比例的拟杆菌门细菌小鼠相对瘦削。这可能是因为厚壁菌门细菌富含淀粉、半乳糖及丁酸等代谢酶,有助于促进机体对能量的吸收,更利于脂肪的沉积(Murphy,2010)。本试验中,丁酸钠对雏鸡生长性能改善效果明显,但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含量未显示有显著变化(P>0.05),推测可能是由试验动物、添加量、剂型及试验误差等因素造成的。变形菌门是细菌域中最大的一门,其中包括很多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幽门螺杆菌等。本试验中变形菌门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丁酸钠具有很好的平衡肠道菌群的作用。另外,组间互养菌门含量差异显著(P<0.05)。互养菌门是一种较新分类门,属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具有降解氨基酸和丙酮酸的能力。Li等(2017)研究发现,互养菌门可能对鹅的盲肠具有重要影响,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试验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丁酸钠组拟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梭菌 XⅣa类群、梭菌Ⅳ类群、梭菌XⅧa类群等菌属含量均有一定程度提高。这与孙喆等(2017)研究结果类似,其在探讨酵母发酵培养物对内仔鸡盲肠菌群的影响时,发现盲肠内容物中以拟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乳酸杆菌属为主。梭菌是广泛存在肠道的共生菌,属于组成厚壁菌门的核心菌类,由多种复杂的异质菌种构成,分类的主要特征是革兰氏阳性、杆状及能形成芽孢(Collins,1994)。梭菌具有很强的发酵能力,产生的丁酸可优先被结肠上皮细胞吸收利用,为机体提供能量,促进肠上皮细胞生长,加速肠黏膜的修复,调控肠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Mu等(2017)研究发现,纤维饲料可显著提高猪结肠梭菌XⅧa类群丰度和丁酰辅酶A的含量。同时,Ivanov等(2009)研究发现,梭菌XⅣa类群、梭菌Ⅳ类群、梭菌XⅧ能够诱导辅助性T细胞17(Th17)增殖分化,Th17能够分泌IL17、IL22等免疫因子,在机体免疫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其含量变化可能指示机体的健康状况,Frank 等(2007)研究报道,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梭菌XⅣa类群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Russell等(2012)研究发现,万古霉素治疗的小鼠肠道梭菌XⅣa、梭菌Ⅳ含量减少,从而加重小鼠过敏性哮喘。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显示梭菌类群能够机会性感染宿主,但这可能是部分或单个菌种在宿主免疫功能降低时造成的,而并不具有强致病感染能力(Nava,2011)。以上结果说明,饲粮中添加丁酸钠有助于雏鸡盲肠发酵菌的增殖,使机体拥有更强的发酵能力。另外,本试验结果显示,添加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有益菌乳酸杆菌属含量(P<0.05),而极显著降低有害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含量(P<0.01)。乳杆菌属具有促进肠道屏障发育、调节肠道免疫功能、降低腹泻风险等功能。志贺氏菌属根据抗原可分为四类,可引起细菌性痢疾,而管家基因的测序表明,志贺氏菌属应该和肠侵袭性E.coli(EIEC)归为一类,两者都能以相同方式入侵肠道,从而引起疾病(Beld,2012)。说明丁酸钠能够促进有益菌增殖而抑制有害菌繁殖。

研究发现,机体在疾病或应激状态下,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都会下降(李永洙,2015)。而本试验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丁酸钠能够提高雏鸡盲肠微生物丰度,显著提高微生物多样性(P<0.05)。这也与Heatmap和PCA分析结果相验证,即两组微生物存在差异性。说明通过添加丁酸钠可重新平衡肠道菌群,以提高雏鸡盲肠菌群种类和改善微生物均匀性,使雏鸡对抗不良因素的能力增强。

4 小结

饲粮中添加丁酸钠有利于促进雏鸡生长,且能平衡肠道菌群,提高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使微生物种类更多,均匀性更好。

猜你喜欢
盲肠梭菌菌门
不同强化处理措施对铜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野生树鼩与人工饲养树鼩消化道不同部位微生物组成的比较研究
造纸废水UMIC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纵向分布特性
种植菠菜和生菜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结肠镜下诊断盲肠憩室的临床分析
抗艰难梭菌毒素B抗体可以预防艰难梭菌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