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惠:华光社区那些事儿

2018-12-27 01:16赵廷虎
当代党员 2018年23期
关键词:华光北碚区阵地

赵廷虎

★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40年来,重庆不断夯实社会发展基础,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018年11月1日,北碚区北温泉街道华光社区。

早上8点过,华光社区老年服务站站长吴长惠便推着自行车走出家门,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

骑行在社区内,干净整洁的林荫道旁,众多社区居民活跃在广场上,各自组队跳着健身操,打门球,练习舞蹈……

两旁休闲椅上,不少老人正闲话家常,一片欢声笑语流入耳畔。

眼前此景,让吴长惠心生感慨:“现在啊,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服务越来越完善,与从前比,简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起初那阵儿,社区管理是大爷大妈把活儿忙,全凭一副热心肠”

今年69岁的吴长惠曾是国营华光仪器厂的一名职工。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国家工业布局调整,国营华光仪器厂整体搬迁至重庆市北碚区。

吴长惠和其他5000多名职工、家属落户华光社区前身北泉镇华光村,开始了新的生活。

“当时,改革开放东风劲吹,政府正在提倡社区建设,为了便于科学管理,华光村被分为两段,分别成立了居委会。”吴长惠说。

然而,当时的人们对“社区”没有概念,对居委会的事务也不关心,仍像在农村大院生活一样。

但是,公共环境卫生、居民事务办理、政府政策宣传等一系列事情总得有人来做,于是大爷大妈们便走马上任,成为最初的“小巷管家”。他们没有工资拿,做事全凭热心肠。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年每天都有戴着红袖章的大爷大妈拿着大喇叭走街串巷吼‘防火防盗、‘搞好清洁卫生,看到散养鸡鸭的邻居,还要上去说教一番。”吴长惠说。

而在空闲时,社区也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居民大多聚在一起散散步、拉拉家常。

“那时的华光村正处在转型为社区的发展过程之中,缺乏服务阵地、缺少人才队伍,没有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也是那时多数社区的景象。”北碚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赵磊说。

改革大潮风起云涌,华光村就这样跟随时代的脚步走进了新世纪。

“有了这块阵地,社区工作有支撑,群众干啥都方便”

2018年11月1日,吴长惠骑行到华光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他的办公室就在这里。

踏入便民服务中心,宽敞整洁的办公大厅随即映入眼帘,再往里走,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等一应俱全。

“这是社区修建的办公阵地,足有500多平方米,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跟以前比,真是‘鸟枪换炮。”吴长惠说。

早在2004年,为了响应中央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号召,华光社区党委正式成立,专职社区工作者开始上岗,吴长惠也被北温泉街道党工委选派到社区担任党委副书记。

“那时,华光厂恰逢政策性破产,居民要办理的事项十分繁杂,社区就缺块办事阵地。”吴长惠说。

而此时,全市正在大力推动社区阵地建设。不久后,北温泉街道就为华光社区配置了办公用地,社区因此建起了会议室、档案室、居民活动室等。

办公阵地逐渐扩建,社区承载的服务事项也在逐年增加,从单纯的计生、综治到城市管理、宣传文化等工作,“小巷管家”的名号越来越响亮。

此后,在街道党工委的统筹下,华光社区的办公阵地进一步扩大,成立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成了一站式办事大厅,增设了咨询室、调解室等多个功能室,服务群众的功能大大增强。

“阵地建强了,功能完善了,受益的还是咱广大居民。”吴长惠说。

“文艺活动变多了,精神生活丰富了,大家也聚得更拢了”

2018年10月28日,华光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上午一大早,吴长惠便赶到中心多功能室整理起内务来。

不一会儿,数十名群众陆续赶到多功能室,原来今天是华光社区“方凤富雷锋书画班”上课的日子。

要说这“方凤富雷锋书画班”,那可是华光社区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

在过去,华光社区由于场地、人才等因素限制,十分缺乏文艺活动,居民聚则聊天打牌,散则各顾各家,退休赋闲人员又为数众多,久而久之,邻里矛盾十分突出。

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对文艺活动的需求与日俱增,加之社区有了阵地和专职工作者队伍,社区党委也开始思考如何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凭借背靠西南大学的地理优势,社区党委主动借力,跟西南大学部分学院开展合作,办起了工作室、兴趣班等,而由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大师方凤富及其弟子亲自教学的“方凤富雷锋书画班”正是成果之一。

为了搞好书画班,吴长惠还当起了“班主任”,动员妻子周秀芝和社区其他居民前来上课。

没曾想这一学,周秀芝就彻底爱上了国画,本来枯燥无聊的退休生活开始有了新的乐趣。

前不久,在北碚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书画班举办了一次正式的书画展览,周秀芝所作的《荔枝图》入展,还得到了方凤富的鼓励,令她欣喜不已。

而在书画班之外,华光社区还根据居民的兴趣爱好,组建了“门球队”“合唱团”等十七支文艺团队,设置了“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队伍。

“有了这些组织,居民凭爱好自愿参与,社区矛盾少了,精神生活丰富了,那可不是以前能比的。”吴长惠说。

“‘年轻血液涌入社区,队伍更有活力,工作更有激情”

最近,华光社区又添了一件喜事:三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社区参加工作。

看到“年轻血液”涌入社区,吴长惠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而他们也给社区带来了不少惊喜。

就在今年10月,社区将一项登记工作交给刚来的社保员左莎莎负责,但在办理中却出了一个“小插曲”。

那是10月底的一天下午,社区居民王治福特意从外地赶回社区完善此项登记工作,却在登记途中遗失了重要证件。

看到老人急得眼眶发红,左莎莎立即将此情况报告给了社区和吴长惠。

得知情况的社区工作人员马上奔赴街道,协调出具相关证明。而此时,左莎莎则细心地安抚老人。

等到王治福的相关证明送回社区,再办理完成登记事项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

此时准备离开的左莎莎,意外发现老人的身份证件遗落在了柜台,二话不说,她又赶紧和工作人员一起把证件给老人还了回去。

“折腾”了一下午,老人拿到证件时满心感激,给他们深深鞠了一躬。

“以前大爷大妈处理社区问题时,就缺年轻人这股眼明手快的干劲,很多小问题没及时解决就成了影响社区和谐的矛盾。”吴长惠说。

迈进新时代,曾经满是大爷大妈的居委会也已“改头换面”,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進入社区,他们为社区带来了知识与活力,也激发起了社区建设新浪潮。

猜你喜欢
华光北碚区阵地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Negative self-feedback induced enhancement and transition of spiking activity for class-3 excitability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前进中的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吴华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