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龙应台《目送》中的生命哲学

2018-12-27 01:16周艺
北方文学 2018年30期
关键词:生命哲学龙应台

周艺

摘要:龙应台出生于台湾,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目送》是龙应台的晚年作品,通过细腻的写作手法,独特的魅力使文章总体展现出浓厚的亲情、友情、爱情及个人思绪,向读者传达出对生命的感悟和体会。本文对《目送》中的生命哲学进行探索,为高中语文散文学习提供写作素材。

关键词:龙应台;《目送》;生命哲学

《目送》的体裁是散文,全文以“情”贯穿整个文章,通过对去世的父亲、逐渐衰老的母亲及与儿子相处的点点滴滴进行记录,为我们描述了生命的哲学。龙应台曾因为作品《野火集》登上文坛,但在20年后创作《目送》时,却一改常态,运用深情的语言情境拨动我们内心最脆弱的情感。

一、《目送》的创作背景

龙应台的父亲于2004年离世,她的人生从光明一下子变得黑暗。由于龙应台的祖籍在大陆,当时移民到台湾时只有父母亲及兄弟,知命之年的她从未经历过至亲的生离死别。这一因素使其面对生死一时间不能接受,她在文章中写道,如果她在祖籍那里生活,在青少年时期能够经历过祖父母过世,就不會在五十岁才能够初次经历别人十几岁就经历的人生必修课。龙应台父亲的过世使她明白:没有一个人可以陪自己一辈子,有些事情必须一个人经历,有些路必须一个人走,一个人面临着目送和被目送走完人生,由此写出了散文集《目送》[1]。

龙应台曾说过,面对生死,社会中的任何事情都是细小而无关紧要的,无论她以什么为主体进行文学创作,都会有一个主要的中心思想。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两者可以相互一直依托的,有些事只有自己去体会和承担,像文章中说的,第一次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目送便是永别。

二、探索龙应台《目送》中生命的哲学

(一)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无常

龙应台非常痴迷于散文创作,对她来说散文就是她在黑暗中的一盏照明灯,为她前行的路提供光亮,消除她的恐惧。龙应台把散文比作她逃离社会喧嚣的门,是她的世外桃源,在散文的世界中,她可以很安静、可以很从容,可以让她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无常。龙应台在创作《目送》的过程中,从心出发,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人们看到的悲欢离合越多,需要承受的痛苦就越多,龙应台的观点是用温和美好的角度来看待人生的无常,即使知道前行的路很难,也要在艰难前行中以不同的角度来开辟新的路径,用自身参悟到的哲学,为自身开辟更多的出路。

龙应台在书中说到:“父亲的死亡像海上突来闪电把夜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破,让你看见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父亲的离世让她第一次近距离面对死亡,她开始对生死进行探索;也是父亲的离世把她拉回到生活现实,让她重新的审视世界和人生。父亲的爱非常无私、不需要回报、永远不会结束,但在父亲去世之前,龙应台并没有感受到这份爱,她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总是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也不理解父亲不能与祖籍老家亲人团聚的思乡之情。直到将父亲长眠土中,才突然明白自己对父亲的亏欠;父亲的离世让她懂得了珍惜,母亲也在父亲走后变得神志不清,眼神越来越迷离,龙应台为了不留下遗憾,开始陪伴母亲,用余下有限的时间把平淡的生活变得富有生机。除了要赡养父母,龙应台还要面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和其他兄弟。对于孩子,龙应台固然心痛但必须放手,给与彼此自由的空间,因为没有空间的爱是不会被认同的。

生活中的种种,让龙应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她用这段经历创作了《目送》,要以自身的经验来告诉读者,父母和孩子的背影终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要学会放下和目送,人生无常,在有限的时间应该与两三好友坦然相处,享受人生阅历带来的智慧。

(二)生活的“陌生”美

龙应台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在社会中发现美。在对《目送》进行创作中,采用了陌生的用词来表述她对生活的关注和情感。陌生就是“让其陌生”,简单来讲,就是以陌生的角度看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美,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美。例如在《薄扶林》中,描写粉蝴的形态用了一个“闹”字,这个“闹”使粉蝴变得非常特别,房子、小花猫、牵牛花、太阳光线以静置的形态相互和谐的相处,但粉蝶的“闹”,让安静的环境中增加了一丝生机,将读者带入其中,缓解了心中的沉重[2]。

(三)尊重爱与生命

尊重爱与生命是人类价值、尊严的体现。作为公共环境下的知识者,龙应台时时刻刻以女性的主观意识进行创作,她作品中的文字与社会热点相关,写作角度不仅是以自身的出发,是一个标准知识分子独有的对社会大众的人文关怀,对弱势群体产生怜悯,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手舞足蹈。龙应台对生命的尊重不仅仅针对于某一类人,她的宽厚、仁慈可以给予各种类型的生命,例如:罪犯、动物园中的动物等等。她的心中对世间万物充满了热爱,对所有生命和爱的尊重都能从文字中感受。

以抒情为主要感情形式的作品《目送》,文章中的情感极其细腻又带有深沉。龙应台通过手中的笔杆记录了她在世间看到所有美好的事物,用心感受生命的伟大。这本书是她对时间无言的目送,包括爱与生命。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她的意志以及对未来的追求;龙应台在《目送》中,描述了思索生死难题的过程,渴望生活安稳,亲人常在;但现实社会的残酷让她成长,使她可以利用平常心来面对爱与生命,帮助她理解亲人的爱和生命的哲学。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们不经意之间,生命已悄悄流逝,来不及与父母进行亲密接触,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这就是生命生长不得不经历的过程。父母亲与子女之间今世的缘分,是需要彼此不断的目送,渐行渐远。作为高中生的我,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努力学习,在还未流逝的时光中,努力孝顺父母,不留下任何遗憾。

参考文献:

[1]顾玮,孙春梅.龙应台《目送》中的生命哲学[J].枣庄学院学报,2014,31 (06):21-24.

[2]王来东,唐长华,尹妍妍.论龙应台《目送》对生命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 (05):123-128.

猜你喜欢
生命哲学龙应台
有价值的善良
质疑是最好的学问
艺术意境中生命哲学的静照及其表征
从熊十力的生命哲学看人的生命观
《银色仙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