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60例

2018-12-28 01:11刘经州高英杰刘宝林贾国璞谢双喜宋春侠李丹丹杨红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气机功能性

刘经州,高英杰,刘宝林,贾国璞,谢双喜,宋春侠,李丹丹,吕 胶,杨红群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及回顾性研究显示[1],我国老年人便秘患病率为18.1%,儿童的患病率为18.8%,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的8.2%;农村人口患病率为7.2%,显著高于城市人口的6.7%。功能性便秘是以排便困难、大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为临床特征的疾病[2],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笔者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探析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120例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男53例,女67例;年龄41~65岁,平均(53.0±3.2)岁。纳入标准:符合罗马III中关于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3],且同时符合2012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中医科诊疗常规》关于肝郁气滞型便秘的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生活不能自理者和其他严重系统疾病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将粘贴式三导腹前斜肌体表电极与纵行的插入式肛管电极,分别置于体表和肛门外括约肌的内侧,以便形成回流通路。连接便秘生物反馈治疗机器,在计算机显示屏幕上观察患者在排便中的波形。配合测得的肛门直肠测压的数据,选择与之匹配的治疗课程。1次/d,每次30 min。每周5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选择穴位:天枢、水道、归来、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支沟。针刺深度为1.5~2.0寸,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30 min,1次/d。每周5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观测指标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应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和便秘的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价疗效和生活质量[5-6]。便秘症状和疗效评估问卷主要包括6个方面:排便费力程度、大便性状、大便时间、大便频率、大便不净感、腹部胀满程度,每一项评分都分为0~4分,得分由低到高提示病情由轻到重;便秘生活质量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担忧度和社会满意度,得分低提示生活质量高。

1.4 疗效判定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7],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共4级。(1)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2)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3)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4)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便秘症状 治疗前两组便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治疗组每一症状在治疗后的1周、1个月、3个月便秘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便费力:F=3.15,P<0.05;大 便 性 状:F=3.62,P<0.05;大便时间:F=3.45,P<0.05;大便频率:F=3.43,P<0.05;便不净感:F=3.66,P<0.05,腹部胀满:F=4.02,P<0.05)。见表2。

2.3 便秘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的便秘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P>0.05)。治疗组每一症状在治疗后的1周、1个月、3个月便秘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状态:F=3.56,P<0.05;心理状态:F=3.95,P<0.05;担忧度:F=4.01,P<0.05;社会满意度:F=3.27,P<0.05)。见表 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及疗效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同期相比,aP<0.05

症状 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 1周 1个月 3个月 治疗前 1周 1个月 3个月生理状态 2.69±0.34 2.32±0.24 1.87±0.68 1.76±0.72 2.71±0.21 1.92±0.29a 1.45±0.09a 1.41±0.11a心理状态 2.68±0.33 2.31±0.31 1.86±0.67 1.79±0.65 2.73±0.23 1.89±0.31a 1.46±0.12a 1.42±0.11a担忧度 2.59±0.35 2.35±0.23 1.78±0.56 1.69±0.43 2.68±0.19 1.87±0.32a 1.39±0.08a 1.39±0.07a社会满意度 2.65±0.34 2.29±0.19 1.93±0.36 1.81±0.23 2.69±0.22 1.92±0.28a 1.43±0.13a 1.42±0.12a

3 讨论

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武汉)》[8]指出,便秘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坚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净感、排便费时及用手法辅助排便。便秘作为症状,常见于多种器质性疾病,如结直肠肿瘤、肠腔梗阻或狭窄、脊髓损伤、脑卒中和糖尿病等;还可作为功能性疾病独立存在,主要包括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阿片诱导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排便推进力不足、不协调性排便)等[9]。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调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幼龄化,严重影响民众健康。伴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应激反应剧增,都会影响气机,而肝主疏泄功能在应激反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气机郁滞是当今社会慢性功能性便秘的重要病机,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目前不十分的明确,可能和盆底功能异常、慢性炎症刺激、药物的滥用等因素有关,但其中的心理因素和精神因素越来越引起重视[10]。

便秘之症首见于《黄帝内经》,其被称为“大便难”、“后不利”。东汉末年中医学巨匠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便秘称为“脾约”。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将便秘分作阴结、阳结。清代沈金鏊所著《杂病源流犀烛》一书中首见“便秘”之名,并一直沿用至今。中医学认为,便秘多由饮食失节、情志失衡、久坐少动、劳倦过度、年老体虚、病后产后所致,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肝、肾诸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11]。基本病机是大肠通利不降,传导失司,病理性质包括寒热虚实四个方面,且常相互兼杂和转化[12]。

目前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有三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和手术治疗[13]。一般将药物治疗作为首选,虽然短期内效果较好,但长期应用后一旦停药,往往再次出现长时间的无排便状态[14]。王成伟等[15]研究发现,长期应用泻药,容易引起泻剂性肠病。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绝大多数患者不会采用手术治疗,因为便秘术后存在很多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的不确定性。生物反馈治疗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60年代,它以电子设备捕捉到人体意识不到的某些生物信息,这些信息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并将此类信息转化成可控的声、光、电等信号,使人体学会并能够掌控自身的心理和生理行为,以便改善机体机能,并能治疗疾病。近些年来,生物反馈治疗胃肠道功能障碍性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上应用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刘田田等[16]研究发现,生物反馈联合抗焦虑抑郁治疗,能有效缓解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症状,且生物反馈具有操作简单,非侵入性,无不良反应,费用低,可门诊治疗等优点。宋玉磊等[17]在研究中提出,生物反馈治疗存在远期的不确定性。刘梅娟等[18]同时指出,提高患者依从性,可提高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

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便秘是针灸治疗的一级病谱。针灸治疗可以促进便秘患者的肠蠕动,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19],其发生机制可能和针刺可以调节人体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促进机体平衡、调节肠道运动有关。针刺刺激相应腧穴所在部位的深层感受器,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并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外周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冲动传入后在中枢实现整合与调制,然后再经传导通路作用于脏腑器官从而实现针刺的治疗作用[19]。本研究中,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针刺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针刺选取主穴天枢穴、水道穴、归来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阳陵泉穴、支沟穴。其中天枢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募穴,通利腑气,亦为气机运行之机枢。选择此穴行针刺治疗,可以通调脏腑气机,导滞通便。此外,天枢穴配合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可以合治内腑,加强大肠通调腑气的能力。研究发现[20],针刺足三里穴可刺激远端结肠的肠蠕动,并通过骶交感传出神经通路(盆骨神经)加快结肠传输。王艳英[21]认为,针刺足三里、天枢、水道、归来具有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和胃肠道腺体分泌的作用,可增加肠道液体容量,增强盆底肌收缩力,提高肛门括约肌的运动协调性,促进排便。目前,社会医学和行为医学研究认为,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心身性疾病。《灵枢·本神》云:“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针刺治疗便秘,具有心身同治的调节作用。

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具有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明显的临床疗效,且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费用低廉,可门诊治疗,远期疗效肯定等诸多优势。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气机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便携电子打气机
LNG加气机现场检定方法的解析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