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标英语

2018-12-28 20:52赖叶红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优势教材

赖叶红

摘 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是由于肤色、地域的差别,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有很大差异,语言不通成为国际沟通交流最大的拦路虎。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它不仅是国际之间沟通的桥梁,更是拉近国际关系的纽带,所以掌握好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新目标英语;教材;优势

英语的学习主要是在英语课堂上,教材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载体,又是国家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教材的编写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的学习情况。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以来,各地的英语教材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是地方教材的编写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教育情况,所以不同教材在难度、进度的设定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地方教材中所呈现的问题也比较明显。编写合理的英语教材不仅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一门语言,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面对这种情况,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在该集团出版的教材Go for it!基础上编写出《英语(新目标)》。

一、教材编写理念与思路

随着交际教学思想的兴起,近几年来,任务型语言教学逐渐成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英语(新目标)》根据我国大部分地区初中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以任务型语言教学为编写理念,把基于生活任务的语言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的英语教学领域,让学生运用语言完成各种任务,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语言、体会语言,最终做到掌握语言。它的总体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

二、教材主要特点

1.划分难度层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受遗传、家庭环境以及后天的教育与努力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基础知识的储备量、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等多种方面都有明显差异。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普遍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势必会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造成很多困难,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英语(新目标)》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突破传统的单层次的教学编写模式,把每个单元分为Section A和Section B两个部分,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Section A为本单元的基础部分,主要是基本词汇和基本语言结构,Section B是在Section A基础上的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运用。教材的双层次性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基础选择教学侧重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地调整学习进度。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教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重视文化发展,以文化促语言

学习语言最基本的目的是与人沟通和交流,而交流过程都离不开当地的文化。语言与文化就像水和鱼,它们之间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促进语言的发展。学习英语也就离不开学习英语文化,学习英语文化有益于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中国,当有人夸奖一个人的衣着漂亮时,中国人的回答大多是含蓄谦虚的随便穿穿一类,同样的问题如果是在美国,那么大多回答是非常直截了当的谢谢!所以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也就避免了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并且即使是没学习过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文化、习俗猜测出合理得体的回答。《英语(新目标)》在展示语言知识的同时,又注重文化传统的介绍,用文化为学生创设出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英美式”思维[1]。这套教材不仅加入了很多原汁原味反应西方文化的文段,而且在教材第4、5册的每单元之后专门设计了阅读专栏,用于介绍西方文化,加深中西文化的交流。

3.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编写模式,加深教材内容的实用性

曾经,中国的英语都是语法教学、单词教学,这样的教育方式逐渐显现出它的弊端,就是单纯的哑巴英语,学生可以看懂英文杂志,甚至是科学论文,但是他们仍然无法和外国人进行交流,哪怕是日常生活的简单对话。《英语〈新目标〉》专门选取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模式,来改善这种学而不能用的情况。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所从事的各类活动并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活动的背景下进行语言的学习,把语言教学与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同时兼顾学生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一种教学模式[2]。但是它不是反对单词教学和语法教学,而是在单词和语法的学习上进行延伸,增加语言的实用性。

总之,学习是一个发展的、能动的过程。《英语(新目标)》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程度的学习者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但是本套教材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部分教材设置的话题不符合当地学生情况,教材的阅读材料信息量大、生词较多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海燕.《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白建萍.基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材分析[D].中北大學,2016.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优势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矮的优势
教材精读
画与话
发扬优势 有所作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